中考历史第4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件.ppt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1093888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PPTX 页数:31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第4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考历史第4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考历史第4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考历史第4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考历史第4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第4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第4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件.pptx(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考情呈现,血肉筑长城 T31(2),4分,血肉筑长城 T14,2分,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T15,2分,血肉筑长城T13,2分,血肉筑长城T27,2分,第一部分,血肉筑长城T13,2分,难忘九一八 T12,2分,(2016-2008年),真题演练,第一部分,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1.2016,河北为纪念某重大历史事件,一首题为冬夜题的诗写道:“古都兵变动天寒,化作长城碧血丹。国共缓攻矛与盾,军民披沥胆和肝。八年烽火山河破,三载硝烟宪政残。青史每翻常滴泪,何时两岸结新欢。”“”应是( ) A.红军长征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B,根据诗中信息可知,“古都兵变”之后,“国共缓攻”

2、,而后是“八年烽火”的抗战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后,国共达成“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选B。,(2016-2008年),真题演练,第一部分,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2.2015,河北1940年,日本天皇曾忧心忡忡地说:“侵入莫斯科的拿破仑军队就是败在消耗战与游击战中,日本军在中国是否感觉到无法对付了?”这说明( ) A.中华民族最早举起反法西斯旗帜 B.中华民族的抗战使日军深陷中国战场而无法自拔 C.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消耗和牵制了日军 D.中国战场始终抗击和牵制着日本法西斯全部力量,B,(2016-2008年),真题演练,第一部分,梳理教材 夯实基

3、础,从1931年到1940年,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早已落空,因此天皇的信心发生动摇,本题间接考查了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即中华民族全民族的抗战, A项与题意无关,C项太平洋战争爆发于1941年,不符合题意,D项说法错误。故选B。,(2016-2008年),真题演练,第一部分,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3.2012,河北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前,国际条件虽然不利,但仍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坚持下来,挡住了日本百万大军的进攻。该情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B.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 C.中国抗战的正义性 D.日本的战略失误,A,此题是对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的

4、考查。所给四个选项虽然都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建立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集全国之力进行全民族抗战。,(2016-2008年),真题演练,第一部分,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4.2009,河北下列连环画反映的史实,体现了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精神的是( ) A B C D,B,解答此题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抗日战争中”,图A 发生在长征期间,图C发生在抗美援朝期间,图D发生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只有图B“血战台儿庄”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2016-2008年),真题演练,第一部分,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5.2008,河北对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表述正确的

5、是( ) 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 都是在中共的努力下促成的 都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都有利于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A B C D,D,国共两次合作分别发生在“19241927年”和“19371945年”。故不正确。,(2016-2008年),真题演练,第一部分,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6.2013,河北 探究问题。 材料一 裕仁天皇(19261989年在位)是日本战时的最高统帅。日本发动战争和在战争中的重大决策,都是在御前会议上做出的,得到裕仁天皇的批准。 材料二 迷恋带病真菌、杆菌研究的裕仁天皇一直关注着日本细菌部队和化学部队的发展,并一直给予充足的经费保障。731部队(化学和细菌战部队)1

6、936年奉裕仁天皇敕令建立。1940年裕仁天皇又颁布新的敕令,将部队扩充到3000人,并将主要基地由黑龙江肇东县、五常县移到哈尔滨南郊的平房镇。731部队培植各种致病细菌,并制造炸弹,在实战中施放撒播。1937年12月1日,裕仁天皇亲自签发“华中方面军司令官与海军协同攻克敌国首都南京”的命令。占领南京后,裕仁天皇还奖赏攻陷南京的日本军官对南京大屠杀起了推波助澜作用。,(2016-2008年),真题演练,第一部分,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材料三 由于日本政府与美国做了交易,以保留天皇制为条件实现所谓“无条件投降”,裕仁天皇因此得到了庇护,逃过了设在东京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但是,无论国际社会还是日

7、本国内,对裕仁天皇应该接受战争罪行审判的呼声从来没有停止过。 以上均摘编自世界知识2012年22期康狄的文章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裕仁天皇发动了哪些战争。 (2)根据材料二,概括裕仁天皇犯有哪些战争罪行。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对裕仁天皇的看法。,(1)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侵华战争;太平洋战争。 (2)进行细菌战、化学战;屠杀中国平民。 (3)裕仁天皇是战犯;必须受到审判。,1. 九一八事变,(1)背景: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试图侵略中国转嫁危机。(外因) 国共内战,给日本以可乘之机。(内因) (2)时间、地点:1931年9月18日;沈阳。

8、(3)经过: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沈阳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路轨(柳条湖事件),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4)结果: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陷入敌手。,第一部分,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考点突破,考点一 难忘九一八,1. 九一八事变,(5)影响: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 知识补充 局部抗战: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逐渐由国内阶级矛盾转化为中日民族矛盾。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这一段时期,抗战在中国的部分地区进行,还未形成全国性的抗战局面,是中国国内战争向全民族抗战的过渡阶段。从地理

9、位置来讲,主要是指东北和华北等地的抗战;从抗战的主体来讲主要是指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和张学良东北军的一部分。,第一部分,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考点突破,考点一 难忘九一八,2西安事变,(1)背景:日本占领东北,又进一步侵略华北,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共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蒋介石拒绝接受建议,并到西安督战。 (2)时间:1936年12月12日。 (3)目的: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第一部分,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考点突破,考点一 难忘九一八,2西安事变,(4)结果

10、:中共派周恩来等进行调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5)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现实意义: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建立了更广泛的统一战线,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第一部分,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考点突破,考点一 难忘九一八,命题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1)原因:张、杨发动事变的目的在于逼蒋抗日,并无意杀蒋。杀蒋会导致更大规模的内战,对日本侵略者有利。和平解决、逼蒋抗日更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历史认识:中国共产党维护全民族的利益,是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第一部分,梳理教

11、材 夯实基础,考点突破,考点一 难忘九一八,考点二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考点突破,1.七七事变,(1)背景: 日军侵占我国东北三省后,继续向南进逼,企图占领华北。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是北平通向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为占领卢沟桥,日军不断进行挑衅。 (2)时间、地点:1937年7月7日;卢沟桥。,考点二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考点突破,1.七七事变,(3)经过: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附近举行军事演习,诡称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遂与中国守军发生冲突。19

12、37年7月底平津相继失陷。 (4)民族英雄: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 (5)影响: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也标志着日军全面侵华开始。促进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全民族抗战。,考点二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考点突破,1.七七事变,知识补充 全民族抗战:主要指从七七事变到日本战败投降的八年期间,又称八年抗战时期。它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族抗战。 从地理位置来讲,凡是日军侵略的地方均有抗日力量与之斗争;从抗战主体来讲,社会各政党、各阶级、各民族、 海外华侨等均加入到抗战的洪流中来。,考点二 “宁为战

13、死鬼,不作亡国奴”,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考点突破,2. 南京大屠杀,(1)背景: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把首都迁往重庆,作为战时陪都。 (2)时间、地点:1937年12月,南京。 (3)概况: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 (4)认识: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暴行之一,充分地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进一步加剧了民族矛盾,进一步刺激了民族情绪。,考点二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考点突破,2. 南京大屠杀,(5)启示: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民的历史屈辱,充分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凶残野蛮

14、的行径,揭露了法西斯反人类反社会的反动本质及战争的罪恶。日本只有对战争罪行进行深刻反省,正视历史,才能真正建立面向21世纪的中日友好关系。,考点二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考点突破,命题点:简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及作用。,(1)过程: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国民党政府也表示准备抗战。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红军改编。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作用: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下,实现了各抗日阶级、阶层联合的全民族抗战,是获得

15、民族解放战争最终胜利的根本保证。,第一部分,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考点突破,考点三 血肉筑长城,1.全民族的抗战,第一部分,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考点突破,考点三 血肉筑长城,2.中共七大,(1)背景:世界各反法西斯战场相继扭转了战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2)时间、地点:1945年4月;延安。 (3)中心任务: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第一部分,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考点突破,考点三 血肉筑长城,2.中共七大,(4)内容: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

16、民主主义的中国;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选出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5)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第一部分,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考点突破,考点三 血肉筑长城,3.抗日战争胜利,(1)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2)胜利原因 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的共同抗战;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义的、进步的;国民党正面战场与中共敌后战场互相配合,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中国军民浴血奋战,增强了民族凝

17、聚力; 美苏对日作战,加速了日本投降。,第一部分,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考点突破,考点三 血肉筑长城,3.抗日战争胜利,(3)历史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1840年以来,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取得的一次完全的胜利,它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它团结了全体国民,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不可磨灭的贡献。,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场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

1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高分技巧:小论文类题,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高分技巧:小论文类题,【答题技巧】 (1)读材料。 小论文式材料题的设问比较笼统,因此审题时,对材料的阅读要更加求精求细,力求不漏掉任何一个有效信息。要把握材料的立场、观点,理解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特点和时代特征,把历史材料的有效信息融入已学知识的体系中。,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高分技巧:小论文类题,【答题技巧】 (2)组织答案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表述成文。它是论文,不是问答题,不能像回答问答题一样。 要有史有论,史论结合,最大限度地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不论论

19、据还是观点都应与“历史”有关,抛开所提供的材料、抛开历史知识乱发挥,是不可取的。 文章应体现论说文的三要素。观点要鲜明,中心要突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清清楚楚;论据要充分,有理有据;论证要有力,有逻辑性,分清层次,条理清楚。 文字的组织要更加注意抓住关键词句,高度概括,文字简明准确。文章中主体要明确,时间、空间要清楚,层次要分明。,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高分技巧:小论文类题,【本题点拨】 材料给出的分别是卢沟桥事变的图片和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图片。卢沟桥事变反映的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表明反法西斯国家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法西斯的侵略。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

20、组成部分。因此论文可以从中国的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来阐述,可根据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贡献等方面进行阐述。,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高分技巧:小论文类题,【本题答案】 短文题目: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短文内容:中国人民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在世界东方开辟 了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七七事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东方的起点。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在东北兴起了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打击下,德国、日本相继宣布无条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牵制了日军大部分陆军和大量空军,,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高分技巧:小论文类题,【本题答案】 使其不能北攻苏联,又大大减轻了太平洋战场美英的压力,有力地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