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质服务基层行381药品管理(2023版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支撑材料解读版药品作为医疗机构的三要素之首,该项工作主要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药品,并为群众及时提供所需最优质的药学服务。提高药学服务水平,切实做到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是药事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C-Il设立药事与药物治疗管理组织,有相应工作制度并落实。机构有药事与药物治疗管理组织,制定药事管理工作相关制度,并有效执行。支撑材料:机构组建药事与药物治疗管理组织的相关文件。健全的药事与药物治疗管理学组,由药学、医务、护理、医院感染、临床科室等部门负责,工作人员具有药师、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组成,药房负
2、责人应当具有高等学校药学专业专科以上或者中等学校药学专业毕业学历及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机构内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少于本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8%。机构制定药事管理工作制度并贯彻执行,工作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工作职责、工作制度、药事管理制度、处方管理制度等。具体参考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卫医政发201111号)。 机构定期召开药事会(至少每季度1次),有会议记录。机构职能部门有完整的督导检查记录、整改措施、整改评价等工作资料。现场评价: 现场查看机构年报表、人员基本信息一览表、毕业证书、资格证书等相关资料核实人员资质及人员占比情况。 随机询问机构药事与药物治疗管理组织人员相关工作制度,查看
3、知晓率。 现场查看机构药事管理会议相关记录。 现场查看机构职能部门的督导检查工作记录。C-2药品采购供应管理制度与流程符合相关规定,严格落实“毒麻精放”药品管理,有药品贮存相关制度并执行。支撑材料: 机构制定药品采购、供应、管理、贮存制度等。机构提供供货单位相关资质、药品采购计划和审批流程等。机构完善“毒麻精放”药品的采购、供应、使用制度,并建立保管、验收、领发、使用、核对等制度,严格落实“双人双锁”,“五专”管理,即专橱加锁、专册登记、专账消耗、专用处方、专人负责。现场评价: 现场查看机构相关工作制度、流程和工作记录等。 现场查看机构药品贮存情况。 查看机构供货单位相关资质、药品采购计划审批
4、流程与记录、药品验收记录、药库药房温湿度记录、出入库记录(执行双签)等。 查看机构“毒麻精放”药品的管理与工作记录。 随机抽取5张(不足5张全部核查)“毒麻精放”药品处方,剂量、调配、签字规范性等。C-31疫苗的流通、储存、领发、登记及使用等符合相关规定。支撑材料:机构提供疫苗的流通、储存、领发、登记、使用、日清月结等相关工作制度、人员资质(上岗证)等。机构疫苗在储存、运输全过程中处于规定的温度环境,冷链储存、运输应符合要求,并定时监测。记录温度,有条件的机构可以应用自动温度监测器材或设备对冰箱进行温度监测记录。机构真实、准确、完整记录接种疫苗的品种、上市许可持有人、最小包装单位的识别信息、有
5、效期、接种时间、实施接种的医疗卫生人员、受种者等接种信息,接种信息可追溯、可查询。现场评价:查看机构相关工作制度、人员资质和工作流程。 查看机构疫苗出入库记录、疫苗销毁、回收记录,随机抽取5种疫苗,账物相符。 查看机构疫苗储存、运输中的温度监测,提供相关工作记录。C-4药品库存量及进出量、调剂室库存量及使用量定期盘点、账物相符。支撑材料: 机构提供定期盘点(至少3个月1次)的相关记录,做到账物相符等支撑资料。现场评价:查看机构出入库记录、定期盘点记录,随机抽取5种药品,账物相符。C-51中药饮片相关管理制度健全,采购验收、储存、调剂、煎煮等符合相关规定。支撑材料:机构制定采购验收、储存、调剂、
6、煎煮等相关制度,并有效执行。机构中药房至少配备一名中药师或相当于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中药饮片煎煮工作应当由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操作人员应当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机构提供与中药饮片供应单位签订的质量保证协议书,有供应单位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销售人员的授权委托书、资格证明、身份证等资料,采购国家实行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要提供注册证书。机构中药饮片仓库及调剂室具备通风、调温、调湿、防潮、防虫、防鼠等条件及设施。储存中药饮片的容器应当排列合理,有品名标签。机构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的规定进行审方和调剂。现场评价:查看机构相关工作制度、人员资
7、质和工作流程等。查看机构与中药饮片供应商签订的相关协议、委托书、采购验收记录等。现场查看机构中药饮片仓库、调剂室和煎药室的设施设备与环境等。C-61本机构应建立以基本药物为主导的“1+X”用药模式,用药目录符合相关规定。有优先配备和合理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国家组织集中采购和使用药品及医保目录药品相关规定并执行。支撑材料:机构提供优先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国家组织集中采购和使用药品及医保目录药品相关制度等。机构提供基本药物配备清单(填写附1-23),国家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数量及使用金额占比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执行。现场评价:查看机构相关工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及占比情况。B-1药品采购、贮存
8、供应实行信息化管理。支撑材料:机构药品应在国家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系统进行采购,贮存、供应等应在HIS系统执行,以上实行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现场评价:现场查看机构信息系统。B-2根据药品用量金额评估药品储备情况,药品储备适宜,与机构用药相衔接,满足临床用药需求。机构内药品储备适宜,满足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等临床用药需求。支撑材料:机构应建立药物采购供应管理制度与流程,定期对药品供应情况检查,评估药品储备情况,有分析报告和改进措施等。现场评价:现场查看机构药物采购供应管理制度与流程。定期对机构药品供应的情况检查,评估药品储备情况,有分析报告和改进措施等。B-31定期开展药师和其他药学技术人员培训。
9、药师和其他药学技术人员参加机构内及上级机构培训。支撑材料:机构定期开展药师和其他药学技术人员培训,培训资料包括培训计划、培训通知、签到表、影像资料、培训内容、试卷、成绩通报(含排名)、总结(含结果运用)。机构提供参加县级及以上机构举办的药师和其他药学技术人员培训资料。(有相关影像资料,有培训证书的提供培训证书)。现场评价:现场查看机构相关培训资料。B-4开展药品使用监测,及时准确采集报送监测数据。利用药品监测系统进行药品使用监测。支撑材料:机构提供利用药品监测系统对药品目录、出入库记录、使用记录、数据及时采集报送等相关资料。现场评价:查看机构药品数据监测相关记录等。A-1开展药品采购、贮存、发
10、放、调配、使用全过程监管,制定合理用药相应指标,并纳入绩效考核。支撑材料:机构通过信息化管理,对药品采购、贮存、发放、调配、使用等进行全过程监管。制定合理用药相应指标,对医师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监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20%,结果纳入绩效考核。现场评价:现场查看机构监管过程、绩效考核指标及相关落实记录等。LA-2能组织开展药品监测数据分析应用,用于指导合理配备使用药品。职能部门定期组织进行药品质量管理监督,应用数据分析指导合理配备使用药品。支撑材料:机构提供药品监测数据分析报告等。机构提供用于指导合理配备使用药品的相关记录。现场评价:现场查看机构分析报告及数据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