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959352 上传时间:2021-06-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魏家佐小学 蒋亚芳教学目标:1、能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了解五指各自的特点。2、能概括说出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并说出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以及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能清楚了解并说出五指各自的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教学难点:能领悟并说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寓言小故事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 教师:1、多媒体课件、寓言小故事2、准备听写内容(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瘙痒、窈窕、纽扣、渺小、爱憎) 学生

2、:1、预习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2、复习生字,准备听写。课中:一、听写生字二、猜谜导入,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个非常简单又非常有趣的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这是什么?”(学生猜后,课件出示手的图片。)“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每只手上又都有五个手指,让我们拿出我们的双手叫一叫这些手指的名字。”(指名回答)2、导出课题:“我们的丰子恺爷爷也把自己对手指的认识写成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手指。”(板书:手指)设计意图:这样用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快地进入以下的学习。二、感知全文,了解内容1、边读边划出带拼音的生词,读正确。2、

3、标好自然段的序号,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口头完成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后分别具体写(),最后总结写()。4、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从中又告诉了我们什么?设计意图:强烈的目标意识是导读成功的关键,阅读之前目标明确与否效果大不一样,无目的的读的效果是有目的读的效果的三分之一。基于这点,让学生在阅读之前就明确学习任务是非常必要的。三、精读课文,感悟道理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大拇指的特点。(1)指名学生读这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描写大拇指特点的句子。(2)抓住“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等词语。并体会“排比”的修辞手法在这里

4、起的作用。(3)联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大拇指的优点.设计意图:用联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大拇指的优点,学生体会起来会更加深刻。2、小组合作学习35自然段,完成以下表格。(课件出示表格)(完成后汇报结果)手指名称 优点 缺点大拇指 最肯吃苦 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关节。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3、引导学生联系到我们人是不是也各自有优缺点,谈谈假如自己就是这五个手指中的一个,你觉得自己是属于哪一个手指呢?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不仅是对所学知识、道理的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更是文本中的道理与实践的一次碰撞,更重要的是为下面理解中心句,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作了铺垫。4、

5、分角色读一读25自然段,体会各个手指的不同特点。三、感受内涵丰子恺先生是怎样理解五根手指之间关系的?从哪里知道的?(最后一句-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板书:团结一致,根根有用,根根有力。(这里可以相机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结构-总分总)设计意图:这句以手指的全体比喻人的全体,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是文章表达的主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总结能力。四、拓展延伸,启迪思维1、你能说出几个关于“团结就是力量”名言警句。2、生动地给学生讲述文具争功的寓言小故事,让学生体会其中的道理,并交流发言。设计意图:学生在课堂中不仅能学到书上的内容,而且还能积累到课外的知识,丰富、深化他们的理性认识,我又出示一篇童话让学生读一读,进一步体会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五、作业布置(课件出示以下作业)1、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2、把这篇课文改写成一篇对话式的童话,并演一演。设计意图:一题作业是学生积累课内外词句的练习。语文学习永远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脚踏实地地学好每一步,多阅读,多积累。而第二题则是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学生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六、板书设计5、手指各有所长 根根有用团结一致各有所短 根根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