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4).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979745 上传时间:2021-06-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4).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学习目标1、学会“澡、械、逆、玫、域”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机械、玫瑰、领域、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三个故事在写法上和内容上的相同点;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2、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教学

2、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理解观点和用事实论证观点一、理解课题、理解论点1.有人提出这样一个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师板书:观点)读。2、有人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也是一个真理。你相信吗?(相信!)3、没人有疑问吗?(没有!)4、为什么?(因为这是别人已经证明过了的。因为课文中已经有结论了。)5、真的没人有疑问啦?6、真理不是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吗?你们一个问号都没有,真理怎么这么快就诞生了呢?敢于怀疑别人的观点,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是发现真理必不可缺的精神!没有经过质疑的真理不一定就是真理,而可能是(歪理、谬论)7、对啊!所以,你要敢于怀疑这个观点。有

3、疑问吗?(“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真理一定要在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能诞生吗?是不是所有的真理都是在一百个问号之后诞生的呢?)8、你们这么想、这么问就迈出了发现真理的第一步!打开课文,作者在提出这个观点之后是怎么解释这个观点的含义的?谁来读读第二自然段。9、理解吗?有问题吗?10、师:看来,你们真是太听话了,都成习惯了,要想有问题都很难。司空见惯理解吗?(就是看得多了就不觉得奇怪了。经常看见的事就习以为常了。见的次数多了就见怪不怪了。11、问号怎样才能变成感叹号(拉直)。这里的“?”和“!”分别表示什么?12、“?”表示对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产生了疑问;“!”表示经过不断的探索,

4、终于发现了真理。“?”表示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表示最终找到的真理。13、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意思(相机板书?!)。但是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这样说就是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表示,让别人印象深刻。)14、请同学们读读。15、为什么一定要是“一百个”问号呢?99个不行吗?101个也不行吗?(“一百个”并不是真的是100个问号,而是说很多问号,无数个问号。“一百个”是形容有很多很多问题。“一百个”是说真理的发现过程是很长的,要经过艰苦的探索。“一百个”是指那种不断探索的求真精神。)16、说得都有道理!“一百个”不是实指,而是指真理的

5、发现要经历长期而艰辛的发问、探索的过程。比如“这件事交给我,你放一百个心吧!”是不是一定要正好放一百个心?(不是!是指绝对放心的意思。)17、请同学一起读一读这个观点。(齐读课题)二、理解事例论证观点过渡:用什么来证明这是一个真理呢?请你默读课文,概括一下文中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认真默读,教师巡视并请一生将概括的事例写在黑板上。)1、课文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观点?(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花的变色,睡觉时眼睛的转动。)2、同学们读读黑板上的概括3、这三个事例有什么相同之处呢?快速默读课文,发现相同点。(都是从生活中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的。)4、这是第一个相同点。还有吗?(谢皮罗

6、教授敏锐地注意到;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那位奥地利医生是感到很奇怪,连忙叫醒儿子。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很善于从小的地方看出大的问题的,是有心人。)5、他们都是“有准备的人”!这是第二个相同点。(这三个事例中的结论都是经过不断探索才得到的。是经过反复的实验和研究才找到的真理。)6、同学们分别说说?(谢皮罗教授紧紧抓住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波义耳呢,对一连串的问题,进行了许多次的实验;那位奥地利医生带着一连串的疑问,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他们都是反复试验才得出结论的。)7、这是第三个相同点。(三个事例都是先写发现问题,再写反复试验,最后写得出结论。

7、写法是一样的。)8、你从写法上去发现的!请你写到黑板上。这是第四个相同点。同学们再想一想,每个事例中的发现问题、反复实验、得出结论,相当于我们平时写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9、同样的事例要证明不同的观点,所侧重的角度就不一样。既然三个事例基本上是相同的,为什么要写三个,写一个,或者两个不行吗?(写一个事例,别人以为那是偶然发生的。一个事例不可信,有两个事例就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了,比较有说服力,别人相信。)10、一个是偶然的,两个叫什么?(必然!)11、只有一个事例那叫“孤证”!三个事例不是多余的吗?(俗话说“事不过三”,有三个了那肯定是真的了,不会再是假的了。)12、中国传统文化中就

8、有这样的说法,也是人们普遍的看法。中国人证明观点要用中国人的办法!作者说完三个事例觉得还不够,又作了一个总结。谁来读一读?(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13、“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坚持不懈的人,追根求源的人,锲而不舍的人。)14、文中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洗澡水的漩涡、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是发现;石蕊试纸是发明。)15、发现和发明有什么不同?(发现的东西本来就有的,发明的东西本来是没有的。发明是创造了新的东西。)16、对啊!发明是一种创造,而做出重大

9、科学贡献的创造才称得上“成就”。发现、发明、创造、成就,这四个词语表明了科学贡献的层次和大小。一起读一读这个语句。(齐读)三、总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理解结论,了解议论文的结构教学过程:师:经过事例论证,最后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请你读一读最后两个自然段。生:(自由朗读后,一生读倒数第二自然段)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师:这一段告诉你,“发现真理”难不难?生:不难!师:何以见得?生:“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说明要发现真理并不像我们说的那么难。生:只要就,这个句子也说明

10、发现这里其实不太难。师:并不难!(板书)往下读!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师:这一段告诉你,“发现真理”容易不容易?生:不容易。因为这里说“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就是发现真理的能力很难具备的。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说明发现真理不是那么容易的,是要付出努力的。生:“只能给”就是一般的人是不可能发现真理的,是不

11、容易的。师:你是这样的人吗?生:有一点。(众笑)师:如果你是这样的人,那要恭喜你,你离发现真理不远啦!(众笑)发现真理并不易!(板书)师:(指着板书)你发现什么了?生:这两段话的意思是矛盾的,一段说发现这里并不难,一段说发现真理并不易。师:作者最后下了这样一个看似自相矛盾的结论,他想干什么呀?生:不知道!师:我知道你会说不知道。(众大笑)一般人都认为科学发现是科学家历经千辛万苦的结果,是望尘莫及、敬而远之的。但是作者说其实科学发现并不难,你听了会生:(接话)觉得自己也能发现真理。生:觉得真理就在我们生活当中。师:说并不难,就会增强我们探索真理的信心!让我们充满激情地加入科学探索的行列。可是,正

12、当我们满怀豪情的时候,他又说,科学发现并不易,让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不会盲目和冲动。科学发现并不难,也不易,这就是辩证地看问题,这本身也是一个真理!(众笑)一起读一读这个结论吧!生:(齐读)师:这篇文章作者先提出了一个观点生: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师:再用的三个事例生: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花的变色,睡觉时眼睛的转动。师:证明科学发现需要生: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师:最后告诉我们,科学发现中的“偶然机遇”属于那些生:有准备的人,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师:观点、事例、结论,这是一篇简单议论文的基本要素和结构,阅读这样的议论文就是要把握“观点、事例、结论”这三个要点。敢于怀疑,善于发问,勇于探索,才能最终发现真理。陶行知先生说:真理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这一百个问号,最重要的是生:第一个问号!师:这是不是一个真理呢?有待你课后去用事实来证明!本节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