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994855 上传时间:2021-06-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曹义梅教材简析: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中的一篇课文。课文开头就提出了本文的主要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接着用三个事例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学情分析:本学期学生初始议论文,而班上的学生语文基础比较差,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又不善于总结作者的写作方法,怎样设计这节课呢,我请教了其他老师,翻阅了许多资料。首先议论文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尝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教学这课时,除了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更重要的是

2、让学生多读,并且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教学中还注重引导学生自读感悟、质疑问难、追根求源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爱科学的精神。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感悟含义深刻的句子。2、通过阅读理解三个科学发现的小故事在写法和内容上的相同点,学习用事例证明观点的方法。3、学习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凡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4.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会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的事例说明一个观点。教学重点:理解课题及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难点:1.理解三个科学发现的小故事在写法和内容上的相同点,学习用事例证明观点的方法。2.学写用具体的事例说明一个观点的小练笔。教具准备:准备与本文事例相关的图片或录像资料,

3、本课格言及重点句子的投影。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这是一篇(议论文)。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板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文章中列举了三个事例:(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遇酸变色)、(睡觉时眼珠转动)来证明这一观点。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二、合作交流,互动质疑1、默读读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2、科学家们凭借着什么在这漫漫的科学长途中寻找到真理的呢?找出关键的词语划下来并联系事例理解理解。3、完成之后,小组内交流交流。人物“?”从“?”到“!”的过程“!”谢皮罗教授洗澡水的漩涡为什么总朝逆时针方向旋转?敏锐地注意紧紧抓住问号不放反复的实验和研究旋涡的方向与地球的

4、自转有关波义耳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对化学研究有什么样的意义?敏感的意识到一连串的问题进行许多实验大部分花草遇酸或碱水会变色奥地利医生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会是什么关系呢?百思不得其解一连串的疑问进行反复的观察实验眼珠转动的次数和时间与梦有关三个事例的相同点1、 都是从生活中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的。2、 他们都是“有准备的人”!3、 他们都是反复试验才得出结论的。4、 三个事例都是先写发现问题,再写反复试验,最后写得出结论。写法是一样的。三、小组汇报,交流感受,升华认识1、交流表格中的事例2、交流三个事例的相同点

5、。师总结过渡:这三个事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试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书上有一段话和你们说的意思是一样的,同学们看看是哪一段啊?(第二段)3、(第二自然段),齐读。4、文中的“差不多”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不能去掉,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造者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的。加上“差不多”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5、师: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这就是哪句话的意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同时请学生练习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6、。6、这里的“?”号和“!”号,它们各指的是什么?“?”的含义是:看出问题,不断发问、。“!”的含义是: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找到真理。师:那么把“?”拉直变成“!”表示的也就是哪一句话的意思。(再读课题)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形象、直观、易懂)7、师:你找出了哪些词语,你觉得他们找到了真理,凭借的是什么?出示: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能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1)、你读懂这句话的意思了吗?指名谈体会。“打破沙锅问到底”是句俗语,形象表达了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精神。(2)、句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能够调换顺序吗?为什么?不能,“发现”“发明”

7、“创造”“成就”这四个词按收获由小到大排列,也说明平常的事情中蕴含着真理,蕴含着伟大的成就,而这些只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才能做到。(3)、齐读这句话,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师:你还找出了哪些词语,你觉得他们找到了真理,凭借的是什么?(1)见微知著请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从谢皮罗教授的事例中,那一句话体现了谢皮罗这种见微知著的本领呢?(板书“见微知著”)读句子:“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而美国敏锐地注意到”突出敏锐再读。师:洗澡是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谢皮罗却敏锐地捕捉到一个细节并抓住了问题的本质,这种本领就叫见微知著。这种见微知著的本领在波义尔和奥地利医生身上能找到吗?读句子:“波义尔立即敏

8、感的意识到”“他感到很奇怪,连忙叫醒儿子”突出“敏感、奇怪”再指读。师:看来要想发现问题,有所成就,首先得练就一双锐利的眼睛,善于观察到生活中的细枝末节,能见微知著。(2)善于发问师:还凭借什么来找到真理,(板书“善于发问”)谁来读一读波义耳那一连串的问题。(多媒体出示波义耳的几个问题)如果你是波义耳,你会怎样问自己,问一问吧!(指读)咱们跟随着波义耳一起发问,一起思考,请齐读这些发问的句子。(3)不断探索、独立思考、锲而不舍(学生汇报时板书这些词语)师:当他们发现问题之后,谢皮罗是怎样做的?(读句子“谢皮罗抓住问号不放”)波义耳是怎样做的?(读句子“这一奇怪现象和一连串”)奥地利医生是怎样做

9、的?(读句子“带着一连串的疑问,他以妻子”) 师:他们的反复实验就体现了他们那不断探索、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的精神,也正因为他们的这种科学精神,才找到了真理,这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也就把“?”拉直变成了“!”。同学们,如果你们拥有了这样的本领,你们也一定可以找到真理的。8、在科学史上,能从生活的细小现象中找出真理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你们还能举出几个吗?(学生汇报搜集的资料)如:鲁班上山,手被植物叶划伤,后来发明了锯。牛顿在树下,被苹果砸了头,后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由开水壶的壶盖冒气而发明了蒸汽机雷达根据蝙蝠的声波原理发明的根据鱼鳔发明了潜水艇根据鸟的翅膀发明了飞机 还有根据

10、响尾蛇发明跟踪导弹阿基米德洗澡时发现浮力原理,水对物体的浮力等于物体所排开水的重量蚯蚓在美国东海岸有,在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出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了,分为两个洲。)风车学完课文,我们已经知道这篇课文围绕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列举具体事例加以证明。这样的文章叫做议论文。四、拓展阅读下面我们再来阅读一篇议论文,看一看这篇文章作者要阐述的观点是什么?怀疑与学问顾颉刚“学者先要会疑。”程颐“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

11、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自去视察。做学问也是一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

12、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要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

13、,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选自顾颉刚通俗论集)(1)自读自悟。(2)全班交流,说一说这篇文章作者要说明什么观点。(做学问首先要有怀疑精神。)五、作业1、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2、小练笔:读了两篇议论文,下面我们亲自尝试来写一写议论文。请同学们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来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失败乃成功之母”“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等等。根据“功夫不负有心人”你有什么例子或者名言诗句证明么?板书: 见微知著司空见惯 ? 善于发问 !真理锲而不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