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试题库2.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1081825 上传时间:2021-06-28 格式:DOC 页数:82 大小: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试题库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中药学试题库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中药学试题库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中药学试题库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中药学试题库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学试题库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试题库2.doc(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药的性能四气和五昧一、 A1 型题(1) 中药的作用包括:答案 A A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作用 B药物的副作用 C药物的治疗作用 D药物的不良反应 E以上均不是 (2) 确定中药药性的主要依据是: 答案 B A用药部位B用药后的反应C药物的加工方法D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成分 E以上都不是 (3) 药性理论的基础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阴阳、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 A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 B 脏象理论C脏腑、经络学说D阴阳,脏腑、经络学说E以上都不是 答案 D (4 )能比较完全说明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是: 答案 E A消除病因 B扶正祛邪C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 D纠正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

2、 E以上都不是 (5) 中药四气是如何确定的? 答案 DA是从人体的感官感觉出来的B是从机体的反应总结出来的C是从疾病的性质总结出来的D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总结出来的E是从药物的质地轻重、药用部位、炮制方法等推导出来的 (6) 所谓平性药主要是指: EA寒、热之性不甚明显的药物B作用比较缓和的药物 C升浮、沉降作用趋向不明显的药物 D性味甘淡的药物E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和的一类药(7) 五味是指药物的: AA最基本的滋味 B五类基本作用 一味药不止一类基本作用C全部味道D五种不同的滋味 E部分味道 (8) 五味中属于阳的是哪一组:辛。甘。淡属于阳

3、,辛味能芳香化湿;苦酸咸属于阴。 BA辛、甘、酸 B辛、甘、淡C甘、淡、苦D辛、苦、酸E酸、苦、咸 (9) 甘味药可用于痛证,其作用是:CA温中止痛 B活血止痛C缓急止痛 D祛风止痛E行气止痛 (10) 下列哪项作用是苦味药的作用? 苦能通泻、降泄,还能坚阴、清热燥湿;咸能软坚、泻下EA行气、活血B软坚、泻下C和中、缓急 D收敛、固涩E通泄、降泄 (11) 五味之中,兼有坚阴作用的药味是:BA甘味 B苦味C咸味 D酸味E辛味 (12) 具有清热燥湿功效的药物大多具有 B: A甘味 B苦味C 咸味D. 酸味E辛味 (13) 具有芳香化湿作用的药物大多具有: A. 甘味 B. 苦味C. 咸味 D.

4、 酸味E辛味 答案 E归经一、 A1 型题(1) 善治少阴头痛的药是:少阴头痛用细辛,阳明用白芷,厥阴用吴茱萸 答案 C A羌活B柴胡 C细辛D吴茱萸E白芷 (2) 善治阳明经头痛的药是:答案 E A独活B柴胡C细辛D吴茱萸E白芷 (3) 善治厥阴肝经头痛的药是:答案 D A独活 B羌活 C藁本 D吴茱萸 E白芷 升降浮沉一、 A1 型题(1) 下列哪一组药物的性、味,其作用趋向一般属于升浮? C A甘、辛,凉 B辛、苦,热 C辛、甘,温D甘、淡,寒E. 酸、咸,热 (2) 升降浮沉的理论形成于:金元时期 D A,明朝时代B秦汉时期C魏晋时期D金元时代E宋朝时代中药配伍一、 A1 型题(1)

5、中药配伍中的相畏指的是: 答案 BA治疗目的相同的药物配伍应用B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的配伍 C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消除或降低的配伍 D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功效降低或丧失的配伍E以上都不是。 (2) 中药配伍中的相杀指的是: 答案 BA一种药物和另一种药有某些相同功效的配伍B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的配伍 C两种性能或功效相似药物的配伍D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的功效降低或消失的配伍E以上均不是。二、B1型题A性能功效相似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的配伍B性能功效有部分共性的药物配合应用C一种药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的配

6、伍D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毒性的配伍E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的功效降低或消失的配伍 (1) 相恶的定义是:E (2) 相须的意义是:A A 生南星与生姜配伍B黄芪与茯苓配伍C石膏与知母配伍D黄芩与生姜配伍E以上都不是(3) 相使配伍是: B (4) 相恶配伍是:DA黄芪配知母B当归配桂枝C乌头配半夏 D干姜配细辛E丁香配郁金 (5) 属相反配伍的是: C (6) 属十九畏内容的是:EA石膏配知母B当归配桂枝 C乌头配半夏D干姜配细辛E黄芪配茯苓 (7) 属相须配伍的是:A (8) 属相使配伍的是:E中药禁忌一、 A1 型题(3) 为配伍禁忌的是: 答案A A甘草与芫花B大戟与海藻 C贝母

7、与半夏D大戟与芫花E白及与瓜蒌 (4) 中药配伍禁忌包括:答案 B A相畏B十九畏C相须D相杀E相使 (5) 与乌头相反的药:乌头反瓜蒌 答案 E A白及 B天南星C大戟 D甘草E瓜蒌二、B1型题A川乌、草乌、三棱、莪术B黄连、桂枝、党参、山药C肉桂、附子、枳实、枳壳D木香、香附、柴胡、前胡E麦冬、玉竹、阿胶、杜仲 (1) 妊娠慎用药是:C (2) 妊娠禁用药是:AA辛辣、油腻、煎炸类食物B生冷食物C肥肉、脂肪、动物内脏等D鱼、虾、蟹、辛辣刺激性食物E不易消化的食物 (3) 胸痹患者最应忌食的是:C (4) 皮肤病患者应忌食的是:D中药的用法一、 A1 型题 (1) 需先煎的药是:川乌、附子、

8、磁石、牡蛎需先煎D A薄荷、大黄、番泻叶B蒲黄、海金沙C人参、阿胶D川乌、附子E以上均不是 (2) 需后下的药是:薄荷、白豆蔻、大黄、番泻叶需后下答案 B A磁石、牡蛎B薄荷、白豆蔻、大黄、番泻叶C蒲黄、海金沙D人参、鹿茸 E芒硝、阿胶 (3) 宜饭后服用的药是: 答案 B A功能峻下逐水者B对胃有刺激性者,作为消食者C用于驱虫者D用于安神者 E以上均不是(4) 宜饭前服用的药是:驱虫药、攻下药要饭前服用 答案 C A矿物类药品B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C用于驱虫的药物D用于安神的药物 E以上均不是(5)胶类药应当 胶类药应当烊化 答案 DA先煎B后下C包煎D烊化E另煎解表药一、 A1 型题(1)

9、细辛的性味是:答案 C A. 辛,微温B辛、甘,微温C辛,温,有小毒D辛,温E辛、苦,温(2) 细辛的功效是: 答案 CA发散风寒,宣通鼻窍B散风除湿,通窍止痛C发散风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D发散风寒,胜湿止痛E解表散风,通窍止痛,消肿排脓(3) 具有通关开窍醒神作用的药是:细辛可以通关开窍醒神,内服量很少 答案 D A苍耳子B辛夷 C白芷D细辛E以上均不是(4) 用治水肿兼表者当用:麻黄用来治水肿兼表者 答案 C A黄芪B木通C麻黄D茯苓 E白术(5) 桂枝治“胸痹疼痛”是因为:答案 C A 温通经络B温经散寒C温经通阳D温通血脉E行气化痰(6) 经寒瘀滞之痛经、经闭当首选:桂枝可以治痛经、

10、经闭 答案 D A益母草B丹参 C赤芍D. 桂枝E郁金(7) 风寒表证兼脾胃气滞者,当选用:紫苏可以发表行气,安胎 答案 D A生姜 B厚朴C砂仁D紫苏E香薷(8) 发汗解表兼以安胎的药物是: 答案 D A,麻黄B桂枝C荆芥D紫苏 E防风 (9) 感受暑湿,发热恶寒,呕吐泄泻,当用何药最宜?香藿治暑湿/表证有呕吐泄泻 A荆芥B紫苏C生姜D香薷E白芷 答案:D(10) 当风寒、风热表证难辨时,当选用: 答案 E A桂枝B紫苏C羌活 D麻黄 E荆芥(11) 风热外感,咽喉肿痛,可选用:荆芥治风热之咽喉肿痛 答案 E A细辛B羌活C桂枝D白芷 E荆芥(12) 风湿侵犯上半身,当选用: 羌活治风湿上半

11、身 答案 D A白芷B防风 C荆芥D羌活E紫苏(13) 风寒挟湿所致太阳头痛,当选用: 羌活治太阳头痛 答案 D A白芷 B细辛 C柴胡 D羌活 E麻黄(14) “风家润剂”指何药? 答案 EA麻黄B桂枝C紫苏 D羌活E防风(15) 风寒所致巅顶头痛,当用:藁本治巅顶头痛 答案 E A羌活 B白芷C荆芥D苍耳子 E藁本(16) 可用于破伤风的药是: 答案 C A羌活 B独活C防风 D麻黄E桂枝(17) 风寒阳明头痛,宜用:阳明头痛用白芷 答案 D A苍术B柴胡C羌活 D白芷E防风 (18) 风寒侵袭,鼻塞不通,当用: 答案 E A香薷 B羌活C防风D麻黄E白芷(19) 具有消肿排脓作用的药物是

12、: 答案 D A桂枝B羌活C防风D白芷E辛夷(20) 具有祛风止痛,燥湿止带的药物是: 答案 D A荆芥 B防风C羌活D白芷 E苍术(21) 风寒感冒,时作呕吐,当用: 答案 C A白芷B防风 C生姜D荆芥 E羌活(22) 散风寒,通鼻窍宜用:答案 C A紫苏B生姜C辛夷D羌活E防风(23) 祛风湿,通鼻窍常用:答案 D A羌活B防风C独活D苍耳子E紫苏 (24) 发汗解表兼有化湿和中的药是:答案 E A荆芥 B羌活C防风 D独活 E香薷 (25) 发散风热药的主要作用是 答案 A A散风热 B清头目C利咽喉D透麻疹E宣肺气(26) 疏散风热,疏肝解郁的药物是: 薄荷可以疏肝解郁,风热头痛目赤

13、咽痛 答案:D A. 桑叶 B. 菊花 C牛蒡子D薄荷E蝉衣 (27) 风热上攻发热恶风、头痛、目赤、咽痛,宜用: 答案 D A桑叶 B菊花 C牛蒡子D薄荷 E蝉衣(28) 风热犯肺,痰黄,咳嗽,当首选: 桑叶治风热犯肺咳黄痰 答案 B A菊花 B桑叶C薄荷 D防风 E淡豆豉 (29) 具有疏散风热及平肝作用的药是: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治目赤肿痛 答案 D A牛蒡子B蔓荆子 C淡豆豉 D菊花 E升麻 (30) 外感风热,目赤肿痛,应选何药? 答案 E A牛蒡子 B淡豆豉C升麻 D葛根E菊花 (31) 功能明目退翳的药是:蝉衣可以明目退翳 答案 E A. 牛蒡子 B淡豆豉C升麻D葛根E蝉衣 (

14、32) 功能息风止痉,用治破伤风的药物为:蝉蜕可以息风止痉、治破伤风答案 E A桑叶B菊花C升麻D葛根 E蝉蜕(33) 具清热解毒的疏散风热药是:除了疏散风热,还可清热解毒的是升麻 答案 E A葛根B浮萍 C木贼 D。桑叶 E升麻(34) 风热上攻,咽喉肿痛,多用:牛蒡子所治风热上攻的咽喉肿痛答案 B A桑叶B牛蒡子C葛根D柴胡E蔓荆子(35) 具有止痛作用的药物是:蔓荆子可以止痛答案 D A葛根 B桑叶 C菊花 D蔓荆子E淡豆豉(36) 具有解表除烦功效的药物是:淡豆豉可解表除烦答案 D A桑叶 B菊花 C蝉衣D淡豆豉E升麻 (37) 具有升阳解毒功效的药物是:升麻 答案 C A柴胡B葛根C

15、. 升麻 D桑叶 E. 菊花(38) 具有升阳退热功效的药物是: 柴胡答案 B A升麻B柴胡C葛根D牛蒡子E蔓荆子 (39) 具有升阳生津之功的药物是: 葛根 答案 B A升麻B葛根C柴胡D桑叶 E菊花 (40) 麻黄的性味是:答案 E A. 辛、微温 B辛、甘,微温C辛、温、有小毒D辛、温E辛、微苦,温(41) 羌活的功效是:答案 C A发散风寒,宣通鼻窍B散风除湿,通窍,止痛C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D发散风寒,胜湿止痛,止痉,止泻E解表散风,通窍止痛,消肿排脓 (42) 具有通窍止痛作用的药是:答案 A A. 苍耳子 B藁本C羌活D桂枝E以上均不是(43) 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作

16、用的药是:答案 A A桂枝B荆芥 C防风D麻黄E羌活(44) 外感风寒,恶寒发热,腹满腹胀者当选用:答案 D A麻黄 B桂枝C防风 D紫苏E黄芪(45) 桂枝治痰饮、蓄水证是因为:答案 E A温通经络作用 B温经散寒作用 C温经通阳作用D温通血脉作用 E助阳化气作用(46) 外感风寒,脘腹冷痛者当首选 答案 D A益母草 B丹参C赤芍D桂枝 E郁金(47) 风寒表证兼水肿者,当选 答案 D A生姜 B厚朴C砂仁D苏叶E香薷(48) 发汗解表兼以安胎的药物是: 答案 D A,麻黄 B桂枝 C荆芥D紫苏 E防风 (49) 风热外感,咽喉肿痛,可选用: 答案 E A葛根 B羌活 C柴胡D白芷 E薄荷

17、(50) 疮疡初起兼有表证者,当选用:答案 C A白芷B防风C荆芥 D羌活E紫苏(51) 感冒头痛,风疹瘙痒,当选用:答案 B A细辛 B防风C白芷 D羌活 E紫苏 (52) 风寒感冒,咳嗽痰多者,当选用: 答案 E A白芷B防风C荆芥D羌活E紫苏(53) 桂枝的性味是:答案 B A. 辛、微温 B辛、甘,温C辛、温、有小毒D辛、温E辛、微苦,温(54) 紫苏的性味是:答案 D A. 辛、微温B辛、甘 C辛、温、有小毒D辛、温E辛、微苦,温(55) 防风的性味是: 答案 A A. 辛、甘,微温B辛、甘,温C辛、温、有小毒D辛、温E辛、微苦,温 (56) 热泄热痢及脾虚泄泻者可选用:葛根 答案

18、A A葛根 B羌活 C柴胡 D防风 E薄荷(57) 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疼痛者可选用:答案 C A葛根B羌活C柴胡D防风 E薄荷(58) 无论风寒头痛或鼻渊头痛均可选用: 答案 C A麻黄 B香薷C辛夷 D藁本E桂枝(59) 无论风湿痹痛或风疹瘙痒及疥癣麻风均可选用:苍耳子 答案 C A生姜B香薷C苍耳子D藁本E桂枝(60) 解表药主要归:答案 CA肺、肝经B肺、膀胱经C肺、肾经 D肺、脾经E肺、大肠经(61) 麻疹初起、透发不畅或风疹瘙痒及疮疡初起兼有表证者可选用:答案 EA桂枝B麻黄C香薷 D紫苏E荆芥(62) 在下列病证中,不宜使用麻黄的病证是:答案 EA风寒感冒B咳嗽气喘C风水水肿

19、D风寒痹症E阴虚气喘(63) 桂枝用治风寒表实证,常与其相须为用的药是:答案 DA荆芥 B防风C细辛D麻黄E香薷(64) 既能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又能升阳举陷的药物是:答案 D A牛蒡子 B蔓荆子 C桑叶 D柴胡 E薄荷(65) 既能外散风热,又能内解热毒的药物是: 答案 BA薄荷 B牛蒡子C蝉蜕D桑叶E柴胡(66) 外感风寒而兼喘咳者,宜选用:答案 AA麻黄B桂枝C紫苏D防风E荆芥(67) 外感风寒而兼胸痛胸闷者,宜选用:答案 BA麻黄B桂枝C紫苏D防风E荆芥(68) 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作用的药物是:答案 CA香薷 B桂枝C麻黄 D紫苏E荆芥(69) 具有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

20、消肿作用的药物是:答案 AA香薷 B桂枝C麻黄 D紫苏E荆芥(70) 既可疏散风热又能疏肝解郁还可利咽的药物是:答案 DA 牛蒡子 B 桑叶C 蝉蜕 D 薄荷二、A2型题(1) 患者,男,26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鼻塞,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用解表法治疗,应首选:答案 BA香薷 B麻黄 C薄荷 D苍术 E细辛(2) 患者,女,30岁,症见恶寒发热不渴,咳嗽气喘,痰多清稀,无汗,浮肿,脉浮等,治疗停饮,应首选:答案 AA麻黄 B细辛 C桂枝 D白芥子 E茯苓(3) 患者男,20岁,症见发热头痛,汗出恶风,或鼻塞干呕,身痛舌苔薄白,脉浮缓,解表应首选:答案 CA麻黄 B细辛 C桂枝 D香

21、薷 E鹅不食草(4) 患者男,32岁。外感风寒,症见恶寒发热,不渴,无汗,身体疼重,胸痞,干呕,咳喘,脉浮,与麻黄配伍治疗内停水饮,应首选答案 BA芍药 B细辛 C桂枝、 D香薷 E鹅不食草(5) 患者男,40岁,恶寒发热,咳喘,眼脸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小便不利,肢节酸楚,舌苔薄白,脉浮滑紧,宜首选:答案 BA黄芪配茯苓 B麻黄配白术 C白术配茯苓 D白术配桑白皮E麻黄配连翘(6) 患者男30岁。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而渴,苔白,脉浮,宜首选:答案 BA紫苏叶配防风 B羌活配防风 C麻黄配防风D麻黄配桂枝 E香薷配桂枝(7) 患者,男50岁。起居不慎,感受风寒,

22、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体疼痛,鼻寒流涕,舌苔薄白,脉浮紧。宜首选:答案 AA麻黄配桂枝 B紫苏配荆芥 C白芷配防风 D荆芥配防风E桂枝配芍药(8) 患者男,20岁,有汗不畅,微恶风,身热,头昏重胀痛,肢体酸痛,流浊涕,心烦,口中粘腻,胸闷,腹痛吐泻,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宜首选:答案 CA麻黄 B薄荷 C香薷 D防风 E羌活(9) 患者女,18岁,发热,有汗,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咽痒,咳嗽,舌苔微黄,脉浮数。不宜用:答案 DA桑叶配菊花 B桔梗配甘草 C杏仁配甘草 D羌活配苇根 E连翘配薄荷(10) 患者男,35岁,外感风寒,恶寒渐轻,无汗头痛,项背强痛,脉浮者。宜首选:A葛根 B桑叶 C菊花

23、D薄荷 E苏叶 答案 A(11) 患者女35岁,初起鼻塞,头痛,微寒,身热,咽喉干痛,痰少不易咳出,舌苔薄黄,脉浮数。宜选:答案 AA桑叶B柴胡C葛根D香薷 E苏叶(12)患者女60岁,少气倦怠,腹部坠胀,脱肛,头昏目花,舌淡苔白,脉弱宜选:答案 AA柴胡 B香附 C苏叶 D羌活 E沙参(13)患者男30岁,腹部坠胀,脱肛,少气倦怠,少言,头昏眼花,舌淡苔白,脉虚无力,宜用:答案 CA香附 B陈皮 C升麻 D沙参 E藁本(14)患者,男40岁,少气倦怠,腹部坠胀,脱肛,头昏目花,舌淡苔白,脉弱宜选: CA香附 B陈皮 C柴胡 D羌活 E藁本(15)患者女。35岁,倦怠少气,腹部坠胀,子宫脱垂,

24、头昏目花,舌淡苔白,脉弱宜选:A柴胡配升麻 B茯苓配甘草 C柴胡配香附 D升麻配香附 E柴胡配薄荷答案 A(16)患者男,50岁,少气倦怠,腹部坠胀,久泻不止,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宜选:答案 BA柴胡配薄荷 B柴胡配升麻 C茯苓配甘草 D柴胡配香附 E升麻配香附(18)患者,女,21岁,微恶风,汗少,肝体酸重,头昏重,咳吐粘痰,心烦,口渴,胸闷,小便短赤,苔薄黄而腻,脉濡数,宜选:答案 DA防风 B苏叶 C薄荷 D香薷 E银花(19)患者女,25岁,身热,少汗,微恶风,肢体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粘,流浊涕,心烦,口中粘腻,渴不多饮,胸闷,泛恶,苔薄黄而腻,脉濡数,宜选:答案 AA香薷

25、配青蒿 B薄荷配防风 C防风配苏叶 D香薷配荆芥 E香薷配防风(20)患者女,33岁,微恶风,身热较著,汗出不畅,头胀痛,咳嗽,痰粘,咽燥,鼻塞流涕色黄浊,口喝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象浮数。宜选:答案 AA薄荷 B蔓荆子 C葛根 D防风 E香薷(21)患者女,35岁,身热盛,汗泄不畅,微恶风寒,咳嗽痰黄,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口渴,苔白微黄,脉浮数,宜选:答案 AA薄荷 B蔓荆子 C葛根 D防风 E香薷(22)患者男,37岁,微恶风,身热较著,汗出不畅,头胀痛,咳嗽,痰粘,咽燥,鼻塞流涕色黄浊,口喝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象浮数。宜选:答案 DA葛根配防风 B葛根配香薷

26、C蔓荆子配防 D连翘配薄荷E连翘配栀子三、B1型题A宜先煎 B不宜久煎 C宜包煎 D宜另煎 E宜后下(1) 薄荷入汤剂:E(2) 紫苏入汤剂:BA发表散风 B行气宽中 C温肺止咳 D通窍,止痛 E发汗,利水消肿 (3)麻黄、香薷都能:E (4)荆芥、防风都能:AA麻黄 B香薷 C防风 D桂枝 E白芷(5)风寒、风热表证均可使用的药物是:C(6)风寒头痛、鼻渊头痛均可使用的药物EA桑叶 B蝉蜕 C葛根 D升麻 E柴胡(7) 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胀痛,常选用的药物是:E (8) 咽痛音哑,目赤肿痛,麻疹不透,常选用的药物是: B A麻黄配细辛 B麻黄配白术 C麻黄配茯苓 D麻黄配杏仁E麻黄配石

27、膏(9)患者女,35岁。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不得平卧,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者,宜乎选:A (10)患者女25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一身悉肿,肢节酸楚,舌苔薄白,脉浮者,宜首选:EA麻黄配桂枝 B麻黄配荆芥 C麻黄配防风D荆芥配防风 E桂枝配白芍(11)患者女,45岁。恶寒发热,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 酸疼,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咳嗽,吐稀薄色白痰,口渴喜热等,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宜首选:A(12)患者男,25岁。偶感风寒,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项强,身体疼痛,鼻塞流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宜首选:CA桑叶配菊花 B桑叶配葛根 C麻黄配杏仁 D麻黄配白芥子E桂枝配苏叶

28、(13)患者女,18岁,着急,咳嗽声重,咽痒,伴鼻塞,流清涕,头痛,恶寒发热,无汗,肢体酸楚,舌苔薄白,脉浮紧。宜首选:C (14)患者男,20岁。喉燥咽痛,咳嗽频剧,咳声嗄哑,咯痰不爽,痰粘而黄常伴流黄涕,恶风、头痛、身热、口渴、舌苔黄薄,脉浮数。宜首选:AA香薷配银花 B香薷配防风 C防风配苏叶 D香薷配青蒿 E香薷配防风(15)患者男,41岁,身热,少汗,微恶风,肢体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粘,流浊涕,心烦,口中粘腻,渴不多饮,胸闷,泛恶,苔薄黄而腻,脉濡数,宜选:D(16)患者男,39岁,微恶风,汗少,肝体酸重,头昏重,咳吐粘痰,心烦,口渴,胸闷,小便短赤,苔薄黄而腻,脉濡数,宜选:D

29、A葛根配防风 B葛根配香薷 C蔓荆子配防 D连翘配薄荷 E连翘配栀子(17)患者男,55岁,微恶风,身热较著,汗出不畅,头胀痛,咳嗽,痰粘,咽燥,鼻塞流涕色黄浊,口喝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象浮数。宜选:D (18)患者女,41岁,身热盛,汗泄不畅,微恶风寒,咳嗽痰黄,咽喉乳浊,红肿疼痛,鼻塞,口渴,苔白微黄,脉浮数,宜选:D清热药一、 A1 型题(1) 治疗疟疾寒热兼感暑邪者的最佳药物是: B A柴胡 B青蒿 C黄芩 D白薇 E鸦胆子 (2)既能清暑热.又能退虚热的药是:D A 银柴胡B秦艽 C地骨皮 D青蒿 E白薇 (3)连翘除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外,还能: E A除湿止痒 B利尿消肿

30、 C活血止痛 D清肺利咽 E消痈散结 (4)鱼腥草除具有清热解毒消痈之功外,还能: C A祛瘀 B下乳 C利尿 D除痹 E通便 (5)蒲公英除消痈散结外,还能: C A生肌敛疮 B杀虫止痒 C利湿通淋 D泻肝胆火 E凉血消斑 (6)黄芩、黄连与黄柏三药功效共同点是: AA泻火解毒 B凉血止血 C清热安胎 D清热利湿 E清泻相火(7)既能泻实火,又能退虚热的药是: CA黄芩 B秦艽 C黄柏 D生地 E山栀(8)鸦胆子的用量用法是: EA 3-10克,先煎 B 3-10粒,煎服 C 0.5-2克,吞服 D 1-15粒,后下 E 10-30粒,吞服 (9)功能清热解毒,既可治疗肠痈,又可治疗肺痈的药

31、是:CA红藤B鱼腥草 C败酱草 D丹皮 E桃仁(10)功能清热解毒而长于治疗烧烫伤的药物是: CA山慈B败酱草C四季青D半边莲E白花蛇舌草(11)善治冷积久痢,对阿米巴痢疾有良效的药是: DA白头翁 B秦皮 C马齿苋 D鸦胆子 E黄连(12)银柴胡的功效是: 银柴胡 DA清血热,退虚热 B除湿热,清疳热 C退虚热,清肝热 D退虚热,清疳热 E清实热,除虚热(13)生地黄除能清热凉血外,还能:AA阴生津 B泻火解毒 C清热利尿 D安神定惊 E退除虚热(14)功能清热燥湿而长于泻肺经之热的药是: AA黄芩 B黄连 C黄柏 D龙胆草 E苦参(15)风热目疾,翳膜遮睛之证,应首选:A A谷精草B密蒙花

32、 C夏枯草 D青葙子 E石决明(16)既可用于肝热目赤肿痛,又可用于肝虚目昏干涩的药是: DA夏枯草B青葙子 C谷精草 D密蒙花 E枸杞子(17)鸭跖草主治除何证以外的病证? E A热病发热 B热淋水肿 C咽喉肿痛 D痈肿疮毒 E风热火眼(18)寒水石的功效是: A A清热泻火B清热生津 C清热凉血 D清热解毒 E清热燥湿 (19)长于清心与小肠经热的药物是: CA夏枯草 B石膏 C淡竹叶 D鸭跖草 E寒水石(20)治肝热痰火郁结的要药是: CA栀子 B知母 C夏枯草 D贝母 E牡蛎(21)下列除以外都是栀子的功效 E A泻火除烦 B清热解毒 C凉血止血 D利湿退黄 E生津止渴(22)芦根与天

33、花粉都具有的功效是: A A清热生津 B清热利尿 C消肿排脓 D止呕除烦 E以上都不是(23)天花粉的药用部分是: D A花粉 B花蕾 C藤茎 D块根 E花序(24) 治疗胃热呕逆,宜用: E A知母 B石膏 C竹叶 D栀子 E芦根(2) 下列除以外均是芦根的作用 C A清热生津 B清热止呕 C清热燥湿 D清热利尿 E清热除烦 (3) 既能清肺、胃实热,又能滋阴退虚热的药是:A A知母 B芦根 C石膏 D鳖甲 E黄芩 (4) 柴胡和银柴胡功效共同点是: E A解表泄热 B疏肝解郁 C退虚热 D升举阳气 E以上都不是(5) 黄柏与知母都具有的功效是: D A清热燥湿 B泻火解毒 C滋阴润燥 D退

34、虚热,泻相火 E清疳热,消积滞 (6) 功能解毒除湿,善治梅毒的药物是: D A轻粉B水银 C雄黄 D土茯苓 E土牛膝(7) 治疗传染性肝炎,降低血清转氨酶的良药是: C A半边莲 B大青叶 C垂盆草 D穿心莲 E鱼腥草(8) 肺痈咳吐脓血者,首选:A A鱼腥草B连翘 C大青叶 D红藤 E败酱草(9) 除以外均有清热利咽的作用 E A射干 B马勃 C山豆根 D板兰根 E鱼腥草(10) 马齿苋主治除何证以外的病证? A A疟疾寒热 B湿热泻痢 C赤白带下 D火毒痈疖 E热淋血淋 (11) 治温热病热毒炽盛,身发斑疹的最佳药物是: BA大青叶 B犀角 C黄连 D牛黄 E羚羊角(12) 生地黄的适应

35、证是: E A气分热炽,壮热烦渴 B湿热黄疸,淋证 C热毒血痢 D皮肤瘙痒,疥癣E热病伤阴,夜热早凉 (13) 前人称为“疮家圣药”是指: E A蒲公英 B黄连 C紫花地丁 D金银花 E连翘(14) 热毒泻痢,下痢脓血之证,当用: DA蒲公英 B连翘 C紫花地丁 D金银花 E蚤休 (15) 功能清热解毒而兼有疏散风热作用的药物是: A A金银花 B连翘 C薄荷 D桑叶 E紫草(16) 热毒炽盛而致斑疹不畅或紫暗者当用: CA浮萍 B赤芍 C紫草 D生地 E红花(17) 金银花的性味是: DA苦寒B辛凉 C苦辛凉 D甘寒 E甘淡凉(18) 丹皮与赤芍功效不同点是: BA清血热 B退虚热 C凉血消

36、斑 D活血散瘀 E消痈肿(19) 既能清热凉血,又能祛瘀止痛的药物是: A A赤芍B犀角 C三七 D玄参 E连翘(20) 蚤休的功效是: C A清热解毒,散痈消肿 B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C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定惊D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 E清热解毒,凉血消斑(21) 清解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首推: A A石膏 B生地 C 黄连 D滑石 E黄芩 (22) 玄参的功效是: DA清热、凉血、生津 B泻火、解毒、止血 C清热、活血、滋阴 D清热、解毒、养阴 E凉血、定惊、消痈(23) 既能清热养阴,又能解毒利咽的药是: B A山豆根B玄参 C土牛膝 D生地 E赤芍(47)玄参主治除以外的病证

37、E A热闭心包,神昏谵语 B痰火郁结,瘰疠痰核 C阴虚火旺,咽喉肿痛 D热毒壅滞,痈肿疮毒 E邪热亢盛,壮热烦渴(48)除以外均是丹皮的作用 C A清实热 B退虚热 C养阴 D凉血 E活血 (49)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清肝明目的药物是: CA青葙子 B龙胆草 C秦皮 D车前子 E夏枯草(50)擅长于活血散瘀,清热解毒,利尿的药物是: AA小蓟B白茅根 C川牛膝 D怀牛膝 E土牛膝(51)山豆根主治: B A热痰壅盛,咽喉肿痛 B热毒蕴结,咽喉肿痛 C风热上攻,咽喉肿痛D虚火上炎,咽喉肿痛 E肝火犯肺,咽喉肿痛(52)马勃的药用部分是: CA根茎B孢子 C子实体 D菌核 E球茎 (53) 马勃除能

38、清肺利咽外,还能: B A活血 B止血 C利尿 D降压 E排脓(54) 治疗湿热、热毒泻痢的要药是: E A黄芩 B苦参 C秦皮 D穿心莲 E白头翁 (55) 痰热阻闭心窍的神昏、口噤等证,宜用: A A牛黄 B连翘 C犀角 D冰片 E麝香(56) 牛黄的用量是: C A 1.5-6克 B 1-3克 C 0.2-0.5克 D 2-4.5克 E 3-10克 (57) 具有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功效的药物是: D A犀角 B雄黄 C麝香 D牛黄 E珍珠(58) 善治毒蛇咬伤,蜂蝎刺螫的药物是: B A蚤休B半边莲 C拳参 D穿心莲 E青黛 (59) 鸦胆子除治痢截疟外,还能: C A生肌敛疮

39、 B杀虫止痒 C腐蚀赘疣 D明目去翳 E涌吐风痰(60) 漏芦除具有清热解毒消痈之功外,还能: BA通经 B下乳 C利尿 D除痹 E通便(60)既能清暑热,又能退虚热的药是: AA青蒿 B秦艽 C黄柏 D银柴胡 E白薇(61) 白蔹除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外,还能: EA除湿止痒 B利尿消肿 C活血止痛 D清肺利咽 E敛疮生肌(62) 治疗疟疾寒热兼感暑邪者的最佳药物是: B A柴胡 B青蒿 C黄芩 D白薇 E鸦胆子(63) 治肠痈腹痛的要药是:DA鱼腥草 B薏苡仁 C芦根 D红藤 E丹皮 (64) 热毒发斑及血热毒盛,发为丹毒之证,应首选: A连翘 B蒲公英 C牛黄 D大青叶 E生地黄 (65)

40、乳痈初起,红肿坚硬,应首选 CA板兰根 B金银花 C蒲公英 D紫花地丁 E红藤(66) 蒲公英用量过大,可导致: CA急性中毒 B便秘 C缓泻 D先兆流产 E血压降低(67) 功能清热解毒并善于清心热的药是:BA金银花B连翘 C大青叶 D蒲公英 E野菊花(68) 下列除以外都是犀角的功效: E A凉血止血 B泻火解毒 C清心定惊 D安神消斑 E养阴生津(70)治疗皮肤瘙痒、脓疱疮、疥癣、麻风诸证常选用: C A龙胆草 B苦栋皮 C苦参 D苍耳子 E黄柏(71)苦参除能清热燥湿外,还能: A A利尿B凉血 C解毒 D泻火 E通便(72)治肝胆实热所致的胁痛口苦,阴肿阴痒诸证应首选:BA黄柏 B龙

41、胆草 C夏枯草 D苦参 E白头翁(72)功能清热燥湿而长于泻肝胆实火的药是: E A黄芩 B黄柏 C秦皮 D苦参 E龙胆草(74)石膏主治除下列何证以外的病证: BA烦热口渴 B燥咳痰粘 C热毒斑疹 D胃火牙痛 E肺热喘咳(75)石膏煅用可以: DA止血 B滋阴 C止痢 D敛疮 E止呕(76)知母的特点是: C A清解 B清利 C清润(清热生津)D清补 E清降(77)里热甚而津已伤者,宜用:D A石膏 B栀子 C地黄D知母 E黄柏(78)除以外均是黄芩的适应证: BA湿温、黄疸 B嘈杂少食 C壮热烦渴 D胎热不安 E血热吐血(79)治胎热不安,首选: EA黄柏 B桑寄生 C砂仁 D白术 E黄芩(80)功能清热燥湿而长于泻心胃之火的药是:BA龙胆草 B黄连 C黄芩 D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