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计划和教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091685 上传时间:2021-06-29 格式:DOC 页数:129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计划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计划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计划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计划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计划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计划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计划和教案.doc(1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计划和教案年级二学科数学执教人 王延兴学情分析二年级一班有学生40人,二班有学生41人,在经过了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教材分析这册教材的计算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除法。这两部分内容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因此,表内除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二年级数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二年级数学生需要掌握的除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

2、在这两部分计算教学中,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出现克和千克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理解使用统一的重量单位。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观念。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和变化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数与代数”中的认识万以内数

3、及这些数的大小比较;有余数除法、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方法的多样性是重点教学内容。在“空间与图形”中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及换算,认识对称现象,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重点教学内容。在“统计与概率”中分段统计是重点教学内容。 在教学“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时,认识千米、分米和毫米的空间观念和单位之间的换算是教学的难点。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是教学上一个难点部分。在时、分、秒之间的换算是教学上的一大难点知识。 在“统计与概率”部分中,分段统计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是教学的难点。教学目标1、数与代数:、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

4、的意义。 2、空间与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3、统计与概率:、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4、实践与综合运用: 、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在“数与代数”中的认识万以内数及这些数的大小比较;有余数除法、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方法的多样性是重点教学内容。在“空间与图形”中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及换算,认识对称现象,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重点教学内容。在“统计与概率”中分段统计是重点教学内容。在教学“空间与图形”这部

5、分内容时,认识千米、分米和毫米的空间观念和单位之间的换算是教学的难点。在“统计与概率”部分中,分段统计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方法与措施1、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采取课前速算、听算、对手互考等形式。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和游戏。3、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4、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理解所学内容。例如:万以内数认识。5、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课时安排本册教科书安排了 61 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有 3 课时留做机动,便于教师创造性地安排教学。教科书中各部分内容的教学课时数建议如下: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第二单元

6、万以内数的认识-10课时第三单元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4课时第四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10课时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8课时第六单元图形与拼组-5课时第七单元混合运算-8课时第八单元时、分、秒的认识-3课时第九单元统计-3课时第十单元总复习-5课时第 一 单元教学计划 总第1课时年级二学科数学执教人 王延兴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除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会用竖式进行计算。2、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

7、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合作、交流、表达,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方法1、 小组自主互助学习形式。2、 动手操作。3、 加强计算练习。课时安排分食品 2课时搭帐篷 2课时合计 4课时青岛版二年级数学活页教案2013年 第 1 节 总第2 课时年级二学科数学执教人 王延兴课 题野营课 型练习课时2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特点。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2、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 具小黑板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二、运用情景探求新知。同学们喜欢野炊吗?想帮野炊的同学解决问题吗?野炊时大家一共带了9个面包,要平均

8、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1、 图上这些同学出去野炊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想帮助他们解决吗?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讨论一下。谁来说说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小组讨论。小组汇报。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三、试一试。四、巩固练习。五、总结。六、作业设计。2、 根据分的结果推导除法算式。教师板书:94=2(个)1(个)结果是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2个,还余1个。读作:9除以4商2余1。师:其他的食品怎样平均分呢?小组的同学互相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1 、先摆一摆,再填空。2、 自主练习第一题。3、 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

9、过这样的问题吗?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知道了平均分后剩余部分叫余数,学会了列式计算。18块巧克力可以平均分给几个人?你能说出来吗?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学生独立写出其他除法算式.全班交流自己写的算式。先小组说,再全班说。同位互相说说每道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再读一读算式。板书设计有余数除法94=2(个)1(个)课后反思青岛版二年级数学活页教案2013年 第 2 节 总第3 课时年级二学科数学执教人 王延兴课 题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课 型新授课时2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2、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

10、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 具小黑板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二、 探索新知同学们来到野外可高兴了,有的扎帐篷,有的采野果,有的采蘑菇你们想去看看吗?1、出示信息图,引导学生观察。(1) 请同学们找找图中的数学信息,想一想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解决第一个问题:每人分4条,22条鱼可以分给多少人?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学生认真看图,找到数学信息后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式。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三、总结:四、作业组织学生说一说这个

11、算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3) 教学竖式的写法。教师板书竖式 ,并讲解每一部分的名称。(3) 教学竖式的写法。教师板书竖式 ,并讲解每一部分的名称。2、练习巩固自主练习1 ( )里最大能填几?这是一道试商练习。同学们,你们真不错。这节课我们跟着图上的小朋友们一起去搭了帐篷,还学会了有余数除法的竖式的写法。课后请你们找一找在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我们今天学过的方法来解决?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写竖式。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有错的学生改错,改完后请同位检查。板书设计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224=5(人)2(条)课后反思青岛版二年级数学活页教案2013年 第 2 节 总第4 课

12、时年级二学科数学执教人 王延兴课 题有余数除法的练习课课 型练习课时2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学习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2、计算准确。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 具小黑板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回顾整理。二、作业延续。三、先摆一摆,再上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1、 要求18块巧克力可以平均分给几人,先要知道每人分几块,有很多种情况,你能列出算式吗?2、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4、你是怎样做出来的?以187=2(人)4(块)为例。1、 9根小棒,每两根一份,分了()份,还剩()根。学生尝试列式182=9(人)183=6(人)184=4(人)2(块)185=3(人)3(块)先独立观察

13、,然后小组讨论、交流。说出想法。学生在答题纸上填写,学生说说试商的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计算。四、解决问题。五、总结。六、作业。2、 把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根,还剩()根。 思考:一件衣服钉几个扣子?30个扣子可以钉多少件衣服?还剩多少个? 你学会了什么?自主练习第6题集体交流,订正。生总结。板书设计有余数除法184=4(人)2(块)185=3(人)3(块)课后反思青岛版二年级数学活页教案2013年 第 3 节 总第5 课时年级二学科数学执教人 王延兴课 题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练习课课 型练习课时2教学目标在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解答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教学重点理解

14、应用题的算理教学难点理解应用题的算理教 具小黑板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 创设情境,复习巩固二、 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谁能说一说在做有余数除法的题目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你知道余数藏在哪里吗?请把它找出来。144=32 85=13 163=51 104=222、练习巩固(1)自主练习第5题 把余数是2的涂成红色(2)解决实际问题:快乐的星期天。学生回答。(1)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说一说。(2)学生指出余数、商。(3)学生小组内说说算式的意义,并派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学生先算出每道算式的得数,然后根据要求涂色。 集体订正,有错的学生改错,改完后请同位检查。

15、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三、 综合训练,巩固拓展四、总结五、作业。题目给了4幅图,分别画的是小男孩星期天做的事情,把20枝铅笔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样分?每人分几枝分给几人还剩几枝21003456请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说一说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自主练习第6题。学生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全班交流,补充。学生按照上面的分法,在小组里分一分,并把每次分的情况记录下来。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交流。总结板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练习课144=32 85=13 163=51 104=22课后反思青岛版二年级数学活页教案2013年 第 1 节 总第6 课时年级二学科数学执教人 王延兴课

16、题第一单元-我学会了吗?课 型练习课时2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熟练的进行有关计算。2、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的道理,并能根据这个道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 具小黑板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回顾;二、梳理:三、解决:四、应用:课前谈话:同学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你都知道了哪些知识?1、交流整理结果:2、对照比较找出难点。教师提问:在回顾整理的过程中,你认为哪些问题比较难理解?在( )里最大能填几?6 52 8 61 652 852 3 19 4 950 。方法二: 学生根据数的组成,里面有几个百,进行比较,得出1200 950 。方法三:

17、学生借助标准数1000来比较,得出1200 950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分小组交流思考,然后全班交流比较方法。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板书设计数的大小比较与近似数1200 950课后反思青岛版二年级数学活页教案2013年 第 1 节 总第13 课时年级二学科数学执教人 王延兴课 题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练习课 型练习课时2教学目标1、使学生1.能正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2、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 具小黑板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基本练习。1、数字王国擂台赛。先将计数器表示的数写出,再比较大小。谁能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第一题百位上8比3大,所以803

18、大于308,第二题999是三位数,1000是四位数,三位数比四位数小,所以999小于1000)2手指裁判。(打手势判断:是的,伸出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其余手指握紧;是的,则伸出右手的拇指和食指) 1001999 12396 765769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汇报。打手势判断。学生总结。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自主练习。三、总结。四、作业。大,位数少的数就小。位数相同的数比大小,从最高位比起。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后面一位,一位一位往后比。第1题:是结合现实情境比较大小的题目。题目中出现了位数相同和不同的数的比较两种情况。第2题: 给学生规定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

19、成内容。你学会了什么?自主练习第5题。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更正。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板书设计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练习1001999 12396 765769课后反思青岛版二年级数学活页教案2013年 第 4 节 总第14 课时年级二学科数学执教人 王延兴课 题信息窗4-估计课 型练习课时2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计,初步学会估计的策略与方法。 2、经历估计事物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 具小黑板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体会估计的重要性。(1)师生交流对农村的感受

20、和印象。问:小朋友们,谁去过农村呀?说说你对农村的印象和感受吗?(2)提出问题。 课件定格三个场景,问:看着这三幅画面,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有顺序的将这些问题板贴。2、数一数,初步体会估计的重要性。(1)数一数。问:数一数,你能很快地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吗?”谈感受。学生可能提出:有多少个同学在做操? 种了多少棵大白菜?有多少棵小树苗?数一数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寻找估计策略。三、总结四、作业(2)谈体会:问:你得出结果了吗?遇到了什么问题?(1)明确问题:大约有多少个同学在做操?课件展示场景一:手拉手希望二年级数学操场。(2)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师提出要求:仔细观察画面,动脑筋、想办法,请你自己先试着估计一下。(3)小组内合作交流。你是怎样估计的?在小组里和身边的小伙伴交流一下。(4)小组汇报,你学会了什么?教材26页第5题谈体会。明确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小组汇报生总结。板书设计估计有多少个同学在做操?课后反思青岛版二年级数学活页教案2013年 第 4 节 总第15 课时年级二学科数学执教人 王延兴课 题信息窗4练习课课 型练习课时2教学目标1、能正确的估算出各种物体数量的多少。2、正确进行估算。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 具小黑板教学步骤教师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