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防尘罩零件冲压成型数值模拟研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33342 上传时间:2021-07-0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防尘罩零件冲压成型数值模拟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某防尘罩零件冲压成型数值模拟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某防尘罩零件冲压成型数值模拟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某防尘罩零件冲压成型数值模拟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某防尘罩零件冲压成型数值模拟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防尘罩零件冲压成型数值模拟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防尘罩零件冲压成型数值模拟研究--毕业论文.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某防尘罩零件的冲压成形数值模拟研究 学生姓名:李家武 学 号: 2011010847 所在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1101 班 届 别:2011 届 指导教师:李路 皖西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创作诚信承诺书皖西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创作诚信承诺书 1.本人郑重承诺:所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某防尘罩 零件的冲压成形数值模拟研究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 没有弄虚作假,没有抄袭、剽窃别人的内容; 2.毕业设计(论文)所使用的相关资料、数据、观点等均真实可 靠,文中所有引用的他人观点、材料、数据、图表均已标

2、注说明来源; 3. 毕业设计(论文)中无抄袭、剽窃或不正当引用他人学术观 点、思想和学术成果,伪造、篡改数据的情况; 4.本人已被告知并清楚:学校对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抄袭、剽 窃、弄虚作假等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将严肃处理,并可能导致毕业设 计(论文)成绩不合格,无法正常毕业、取消学士学位资格或注销并 追回已发放的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等严重后果; 5.若在省教育厅、学校组织的毕业设计(论文)检查、评比中, 被发现有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本人愿意接 受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的处理,并承担相应责任。 学生(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目 录 1 绪论 .2 1.1 选题背景.2

3、1.2 国内外研究进展.3 1.3DYNAFORM软件 .4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5 2 防尘罩零件的毛坯估算及排样设计 .6 2.1 防尘罩零件的形状尺寸分析.6 2.2 防尘罩零件毛坯的模拟数值和理论数值对比分析 .6 3 防尘罩零件的成形方案研究 .16 3.1 防尘罩零件成形参数分析 .16 3.2 本章小结 .21 4 全文总结与展望 .21 4.1 全文总结 .21 4.2 全文展望 .21 参考文献: .22 皖西学院 2015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 某防尘罩零件的冲压成形数值模拟研究 学生:李家武(指导老师:李路) (皖西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摘 要: 本课题首先

4、借用 Dynaform5.7 软件对 KZ1-4.5 型角接触球轴承防尘罩进行毛坯尺寸估算, 与防尘罩的理论值进行比较,随后借用 Dynaform5.7 软件对零件进行排样,改变零件的搭边值、件 间距和板料固定宽度,观察毛坯材料的利用率。通过改变零件在成形工序中的成形参数,进行数值 模拟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改进后的参数再进行防真模拟,选取出零件成形过程中的最佳 成形参数。最后编写设计说明书,完成对该防尘罩优化研究。 关键词: Dynaform5.7 软件;防尘罩;数值模拟 A Study o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tamp Forming Process

5、of Dust Cover Student: Li Jiawu(Faculty Adviser:Li Lu)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Institute, West Anhui University) Abstract: In this paper, firstly estimated the size of the blank of KZ1-4.5 dust cover using Dynaform 5.7,compared the result with the theoretical value of dust

6、cover. then layout of parts by Dynaform5.7 software, change its build boundary value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a fixed width and sheet, obser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material. By changing the parameters of parts in the forming process of the form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analysis, put forward the c

7、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and parameters of the improved real simulation, selecting the optimal forming parameters in the process of forming parts. Finally finish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s and complete the KZ1-4.5 type angular contact ball bearing dust cover optimization research. Keywords:

8、Dynaform5.7;dust cover; numerical simulation 某防尘罩零件的冲压成形数值模拟研究 2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家庭使用林林总总的电器设备、道路上行驶的各种汽车和 在天上使用的航空航天仪器设备都是经过使用带有防尘罩的密封轴承。使用防尘罩的 目的是为了达到让主机的整体结构变的更简化、在损坏之后更加容易维护以及防止在 恶劣的环境下使用对所用轴承的污染和不需要经常性的去做润滑工作。中国主要生产 的是滚动轴承,这种轴承的密封方式有两种,分别是非接触式和接触式。在现实生活 中,从轴承的使用情况来看,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非接触式密封效果要比接

9、触式的密 封效果差一些。轴承的密封效果好不好对轴承的质量有相当大的影响,所以说密封轴 承既要求有很好的密封性能,还要有较高的寿命,这样才能使运转的机器降低噪声, 减少机器之间的振动。 带防尘罩的滚动轴承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使用,特别是在 工作环境恶劣的环境下,需要机械配套使用的条件下,使用更加广泛。防尘罩应用于 可卸式轴承中,它的作用在于提高轴承的寿命以及让轴承的工作环境变得更干净。现 如今的防尘罩制造方法是使用冲压。但是,在冲压过程中,如果防尘罩的边缘破了的 话,将会对其使用效果大打折扣,有时在使用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报废。 之所以采用冲压模具这一工艺设备,原因在于在生产大

10、批量的零件时,冲压加工 的机械效率高,操作方便易实施,现如今这方面已是机械化、自动化。利用冲压模具 制造的零件能够大大保证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零件的表面质量也挺好,冲压 模具寿命长,冲压制造的零件质量很是稳定,零件的互换性好,一个零件需要一个模 具。冲压能够加工出外形复杂,尺寸局限比较大的零件,冲压所得到的零件强度和刚 度都比较好。当然冲压制造同样也是省原料,节能环保的加工方式之一。 学习模具的都知道,一种模具的开发设计周期很长,令模具设计开发人员很头疼。 特别是对于那些外部形状特别复杂的零部件,在设计过程中不好预测零件的成形结果 和零件成形存在哪些缺陷。当然也可以以类似零件的工艺过程来

11、生产,但是这种生产 只能通过很多次不断的试模和修模实验才能成功,有些还不一定能成功,而且并不是 每个零件都有相似零件。现在,我们通过使用板料成形中的 CAE 软件,从产品最初 的原型设计阶段开始估算产品整个结构的毛坯形状大小、分析该产品设计的最终可行 性以及对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工艺方案的优化。这类软件的涌现并有效使用,减短了模 皖西学院 2015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3 具的开发设计周期,为开发人员削减了试模时间,直接了当的帮助企业提高了产品的 质量,为企业节省了产品生产的本钱,强有力的从源头上抬高了企业在该领域的市场 竞争力。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2001 年

12、,Batoz 运用动态有限元法,结合梯度优化法优化牵引阻力等参数的设计。 在同一年 Choi 也对此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2002 年,Hambli 运用数值模拟以及神经网格的方法,优化了模具间隙等在内的有 关参数。 2004 年,Batoz 采用梯度优化法结合有限元反演方法,对盒形件的毛坯轮廓深度 优化设计。 2005 年,Maolinyu.Du.R 运用逆向有限元的方法优化研究了方形盒零件的一步成形 问题。 2007 年,K.K.Pathak 运用大变形有限元法对弯曲回弹进行了模拟分析。 2010 年 Osman H.Mete 利用有限元结合正交,对冲压成形工艺进行研究。 1.2.2

13、 国内研究进展 我国对冲压成形的研究相比国外而言,是比较迟的。但是最近几年的发展也是显 而易见的,发展很快。 2003 年,黄菊花等人使用参数化的有限元方法,进行优化板料成形工艺参数的研 究。 2005 年,上海交大,李玉强等人提出板料成形文件优化。 2007 年,陈新平等人利用用 Autoform 模拟了发动机罩外板的板料成形经过,并对 零件的成形质量因素进行了钻研。 2009 年,湖南大学孙光勇等人首先提出了加权指数评价标准,结合实例,对优化 算法的使用和对成形过程的有限元方法进行了优化,显著提高了板材的性能。 1.2.3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根据以上所叙述的,我们可以知道,虽然有限元技

14、术在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广泛运 用,冲压成形的精度逐步的提高,计算机的普及以及其快速发展等等,各个行业都得 到了飞速发展。但是,冲压成形在使用数值模拟分析时,依然存在着许多没法忽略的 某防尘罩零件的冲压成形数值模拟研究 4 问题,主要有 CAD 建模后和 CAE 软件数据连接问题,软件计算的精度和计算的效率 问题,牵涉到很多工序的模拟研究也很难精确地实现等等很多问题都需要得到解决。 1.3 Dynaform 软件 Dynaform 软件是由美国 ETA 研发并应用在板料成形分析的模拟软件包。该软件 是在 LS-DYNA 基础上研发的。是当代市面上应用最广泛的 CAE 软件,Dynaform 联合

15、了 LS-DYNA 自身巨大的先后处理功能和强大的板料成形剖析功能。有效的帮助了板 料成形行业中模具的的开发和设计这一重要阶段,让模具开发人员明显的感觉到周期 变短,特别是模具开发所使用的设计时间和重复试模的周期。Dynaform 软件在使用过 程中很容易,软件中包含了便于我们使用的智能工具。在计算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加 方便简捷地求解出各种板料成形存在的问题。当然,Dynaform 软件也没忽视传统 CAE 技术的作用,强有力的减少了产品研发的设计成本和周期。Dynaform 软件能在使用过 程中,能真实的反应出板料在零件成形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疑难问题,分析的结果 能直观动态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16、。 1.3.1 Dynaform 软件分析步骤 Dynaform 软件对零件的分析步骤为:创建零件有限元模型,正确划分及处理零件 有限元模型网格,零件毛坯尺寸的创建,零件制造的工具定义,零件成形过程的工艺 性参数设置,提交参数并求解,显示和分析结果。 可以用示意图 1.3.1 所示: 图 1 .3.1 Dynaform 软件分析步骤 皖西学院 2015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5 目前,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主要是通过借用 CAD 软件进行模型建立,例如 Pro-E,UG 等。本文是利用 Pro-E5.0 软件对零件进行有限元模型建立,然后导出 igs 文件,最后 导入到 Dynaform5.7 软

17、件中进行模型分析。 1.3.2 Dynaform 软件的结构组成及应用 Dynaform 软件主界面包含:菜单区,工具栏,对话窗口显示区,图形显示区,提 醒区,显示开关等。前处理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对零件模型的构建和修改,或者是产生 带有单元的零件模型,还可以用来对其边界条件进行检查和修复。分析模块是将在前 置处理模块设置好的参数和应用条件完成之后,对其利用求解器求解。后置处理是快 速处理在 Dynaform 软件中生成的分析结果,然后将成形过程中各个工艺参数形成的规 律显示出来。 1.3.3 Dynaform 软件的优点 现在我们都知道传统的工艺设计大多数都是通过定性分析,大量的物理实验等方 法

18、进行的。对零件毛坯的尺寸进行估算也是根据相关设计人员的设计经验。这种设计 方法会对零件的结果造成很大误差,而且很难预料在成形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复杂问题。 由于这些原因。近年来,随着板料成形的数值模拟分析逐渐兴起,Dynaform 软件的问 世,针对上述问题有了很大的帮助,对冲压和工艺设计阶段有个先期的指导,有效的 缩短了产品的设计周期,降低了产品生产的成本,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1)第一章节为绪论部分,对本课题的选题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国内外研 究存在的问题做了大概的介绍,了解 Dynaform 软件,介绍了利用 Dynaform 软件的分 析步骤,Dy

19、naform 软件的优点和缺点。 (2)第二章节通过借用 Dynaform5.7 软件对 KZ1-4.5 型角接触球轴承的防尘罩零 件做了毛坯的估算,根据经验计算出理论值。提出了两种排样方案,根据这两种方案 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最终发现,通过运用 Dynaform5.7 软件可以改变设置参数,提 高毛坯材料的利用率。 (3)第三章节主要对防尘罩零件的成形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改变压边力, 凸模速度,翻边圆角半径等参数做对比试验,得到最优的成形参数。 (4)第四章节主要对本课题进行总结以及展望。 某防尘罩零件的冲压成形数值模拟研究 6 2 防尘罩零件的毛坯估算及排样设计 2.1 防尘罩零件的形

20、状尺寸分析 图 2.1 KZ1-4.5 零件尺寸图 根据以上零件图的图形和尺寸,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实际制作这个零 件的时候需要对外围拉深,对内孔进行翻边两道工序才能完成对该零件的制作。 2.2 防尘罩零件毛坯的模拟数值和理论数值对比分析 2.2.1 防尘罩毛坯零件的模拟估算 (1)在 Pro-E5.0 中对该零件建模,首先在草绘界面上画出零件的左面一半封闭图 形(如图 2.2.1-a) ,然后通过旋转命令得到三维模型图(如图 2.2.1-b) ,最后另存为以 igs 为后缀名的文件。 图 2.2.1-a 草绘封闭图形 皖西学院 2015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7 图 2.2.1-b

21、 防尘罩零件三维图 (2)打开 Dynaform5.7 软件,导入在 Pro-E5.0 衍生的 IGS 格式文件,如图 2.2.1-c 所示。 图 2.2.1-c Dynaform5.7 软件中导入图 (3)在 Dynaform5.7 软件的模面工程模块下建立零件的中性层,删除原来导入的 零件。对中性层在前处理模块或者在模面工程模块下进行曲面网格划分,最大尺寸为 某防尘罩零件的冲压成形数值模拟研究 8 1,最小尺寸为 0.05,通过自动修补板块对网格进行修补,直至网格没有缺陷。再通过 运用坯料工程下的预处理模块里面的毛坯尺寸估算对防尘罩的毛坯零件尺寸进行预估。 如图 2.2.1-d。 注意:在

22、操作此步骤时一定的注意零件的冲压方向,如果冲压方向不 对,需重新调整,如果调整的不对,所得到的结果会有很大差距。 图 2.2.1-d 毛坯零件估算 (4)对提取出来的边界线(如图 2.2.1-e)在坯料工程的开发菜单栏下坯料生成器 模块进行曲面网格划分,工具半径为 1(如图 2.2.1-f) 。然后在辅助工具栏下的选定 单元面积命令进行零件的毛坯面积计算,最终得到的结果为:3276.7771 平方毫米。 图 2.2.1-e 毛坯尺寸边界 皖西学院 2015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9 图 2.2.1-f 边界曲面网格及面积 2.2.2 防尘罩毛坯零件的理论值计算 如图 2.2.2 为防尘罩零件

23、的中性层 图 2.2.2 防尘罩零件的中性层 从图 2.2.2 可以清晰的看到零件的所有尺寸: d0=83.4mm, d1=85.93mm, d2=89.35mm, d3=96.05mm, d4=99.25mm, h=2.7mm, l0=1.168mm, l1=1.98mm, R=0.65mm. 运用经验公式计算可得该零件的毛坯直径为: 某防尘罩零件的冲压成形数值模拟研究 10 D= )93.8535.89(168 . 1 2)35.8905.96( )25.9905.96(98 . 1 256 . 4 65 . 0 4 . 8365 . 0 28 . 6 7 . 2 4 . 834 22 2

24、 61mm 根据此理论数据我们可以获得零件的面积为: A=2921mm2 4 2 D 由上述结论我们可以看出,我们计算的理论值和由 Dynaform 模拟软件获得的模拟 值差距不大。 2.3 防尘罩零件的排样设计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冲裁件对板料的要求特别高,关系非常之密切。在之 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对一个冲裁件能够制定合理的排样,能生产出很多的零件。之 所以这个在大批量零件的制作生产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是因为在生产大批量零件时, 材料的费用总值占零件生产总费用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如 果能够对材料的利用率控制的非常好,我们将大大的减少生产成本,特别是对那些需 要用贵金

25、属制作的零件。合理的排样能够控制零件的生产成本,制作时的方便程度等 等,所以在零件的制作之前必须进行零件的排样设计。 对于本次使用的 Dynaform5.7 软件,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坯料条带的宽度,使用软 件系统中的缺省值编排和计算出我们想要的排样结果。在排样设置过程中,我们可以 改变零件的搭边值,零件之间的间距值,通过对比,可以看到零件制作过程中零件的 使用率问题,最终选取出最佳的排样。 (1)导入 igs 格式的有限元模型零件,并划分有限元模型零件的网格,网格最大 尺寸为 1,最小尺寸为 0.05。检查和修复网格至准确无误。具体和上述步骤一致。 (2)按照上述方法获得零件的毛坯零件,并设置零

26、件的整体厚度为 0.3mm,制造 零件所选用的材料为 DQSK36。对获得的零件在坯料工程的开发模块下的坯料形状拟 合中创建零件外轮廓的外包络线。如图 2.3.2-a 所示。 皖西学院 2015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1 图 2.3.2-a 外包络线 (3)删除无用的零件层,对所生成的毛坯零件轮廓在坯料工程的开发模块下的坯 料生成器中划分网格,设置网格大小为 1。并在前处理的模型检查模块中检查节点和自 动修复,重复几次。如图 2.3.2-b 所示。 图 2.3.2-b 毛坯网格划分 某防尘罩零件的冲压成形数值模拟研究 12 (4)在坯料工程的开发模块下的光顺边界模块下的扩大板块中对零件进行

27、扩展, 向外扩展 5mm,扩展后填充零件。如图 2.3.2-c 所示。 图 2.3.2-c 毛坯扩展 (5)对前面多余的曲线进行整理与删除,创建新的毛坯零件外轮廓线。如图 2.3.2-d 所示。 图 2.3.2-d 扩展后毛坯外轮廓 皖西学院 2015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3 (6)在坯料工程的开发模块中的板坯排样中对零件进行排样 A、在设置中设置排样方式为双排,定义材料为 DQSK36,零件的厚度为 0.3mm,密度将自动生成,设置参数:搭边值:5mm,件间距:2mm,工艺补充面: 5mm。 B、在约束中设置固定宽度为 600mm。 C、进行排样,最后得到零件的排样,如图所示 2.3.

28、2-e。 图 2.3.2-e 第一次排样 经过排样后,获得零件的排样结果,可以看出零件坯料的利用率只有 30.365。 如图 2.3.2-f。 图 2.3.2-f 第一次排样 从上述数据看出,如果要提高毛坯坯料的利用率,必须改变排样的参数值。根据 以上的步骤,零件的材料不变,将搭边改为 5mm,件间距改为 2mm,工艺补充面不变, 某防尘罩零件的冲压成形数值模拟研究 14 约束中设置的宽度改为 280mm,进行重新排样,结果如图 2.3.2-g。 图 2.3.2-g 第二次排样 从得到的排样结果可以看出,坯料利用率相比较第一次,提高了一倍以上。如图 2.3.2-h 所示。 图 2.3.2-h

29、第二次排样 D、输出排样的结果 1)输入基本材料价格:30$/kg; 2)输入额外材料价格:5$/kg; 3)输入废料价格:2$/kg; 4)输入可回收的废料:1$/kg。 排样结果报告如下: 皖西学院 2015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5 图 2.3.2-i 排样结果报告 某防尘罩零件的冲压成形数值模拟研究 16 2.4 本章小结 (1)通过运用 Dynaform5.7 软件估算毛坯零件的毛坯面积和依据经验公式计算所 得的面积,两者相比较,相差不大。在平时的设计计算时,相对一些简单的零件根据 经验公式来计算是可取的,但是,对于那些比较复杂的零件,继续用经验公式就会显 得比较繁琐,经常会产生

30、人为的偶然误差。在此,通过数值模拟的分析,可以提高计 算的准确性,提高计算的速度。 (2)通过运用 Dynaform5.7 软件对零件进行排样,通过改变不同的搭边值和件间 距,可以看到不同的坯料利用率。当设置的搭边值:5mm,件间距:2mm,工艺补充 面:5mm,固定宽度:600mm 时,坯料的利用率只有 30.365左右。当转换排样的参 数设置,搭边值:2mm,件间距:5mm,固定宽度:280mm 时,零件制造时板料的利 用率提高了不少。 3 3 防尘罩零件的成形方案研究防尘罩零件的成形方案研究 根据防尘罩零件的二维零件图可知,零件的成形过程需要外围的浅拉深、内孔的 翻边两道工序来实现零件的

31、制作。为了说明影响零件的成形性能受工序中的的工艺参 数影响,例如凸凹模的圆角半径,零件弯曲圆角的半径,压边力的大小,凸模的进给 速度等等。 本次研究利用 Dynaform5.7 软件通过改变零件成形过程中的工艺参数,来探讨防 尘罩零件拉深-冲孔-翻边成形过程中最优的成形参数。 本次研究拟选取凸凹模的圆角半径设置为 1.5mm、1mm、0mm,此零件需要翻边, 由于翻边零件对制造过程具有工艺性要求,根据资料选取零件的圆角半径大小为 1.2mm、1mm、0.8mm,拟采用的压边力大小为 6000N、5500N、5000mm,凸模进给 速度为 3000 米每秒、2000 米每秒、1000 米每秒。运

32、用以下几组试验选取出最优成形 参数。 3.1 防尘罩零件成形参数分析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设计几种不同的试验方案进行对比。具体操作思路是: (1)在 Pro-E5.0 软件中建立拉深零件模型并导出 igs 格式文件,随后将此 igs 文件导 入到 Dynaform5.7 中,紧接着以此拉深零件模型创建制造该零件的凸模,毛坯外形 (此处应该注意零件最终成形需要进行修边,设置该零件的最终修边余量为 0.5mm) , 最后输入拉深成形过程中所需的各个参数,提交后进行运算,最终获得结果。 (2)在 皖西学院 2015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7 Pro-E5.0 软件中建立翻边零件模型并导出 igs

33、 格式文件,随后将此 igs 文件导入到 Dynaform5.7 中,紧接着以此翻边零件创建制造该零件的凸模,与此同时导入前一次用 以仿真保存的文件(以 dynain 为后缀的文件) 。最后输入翻边成形中所需的各个参数, 提交后进行运算,最终获得结果。下面只截取一小部分的最终试验结果进行大概说明。 A、 设置参数:凸凹模的圆角半径:0mm,翻边圆角半:0.8mm,压边力: 5000N,凸模进给速度为 1000 毫米每秒,导入进行计算,获得防尘罩零件减薄分布图 (如图 3.1.a-1)和防尘罩零件的成形极限图(如图 3.1.a-2) 。 图 3.1.a-1 减薄分布图 从减薄分布图中的数据可以明

34、显的看出看出,最上面表示零件的最大减薄,数据 为 16.422,最下面表示零件的最大增厚为 14.167(如果为“-” ) 。根据经验可知, 零件在制作过程中壁厚的增厚量小于 5左右,减薄量小于 20左右,都可以认定所 制造的零件是安全可行的。说明防尘罩零件如果在这样的成形参数下,我们可以认为 所制造的零件成形性是满足零件成形要求的。 某防尘罩零件的冲压成形数值模拟研究 18 3.1.a-2 成形极限图 从上述零件的成形极限图我们可以看到,很明显零件有起皱部分,且其起皱部分分布 在零件的最外围一侧。 经过对上述两个图的一系列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很快得出结论:零件在成形过程 中,在软件中模拟成形的

35、增厚量和实际制作过程中的增厚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很 显然模拟的增厚量数值大于安全值。由此我们可以改变零件成形过程中的压边力来更 加完善零件的成形性能。 B、 设置参数:凸凹模的圆角半径:0mm,翻边圆角半径:1mm,压边力大小: 5500N,凸模进给速度为 2000 毫米每秒,导入进行计算,获得防尘罩零件减薄分布图 (如图 3.1.b-1)和该零件的成形极限图(如图 3.1.b-2) 。 图 3.1.b-1 减薄分布图 皖西学院 2015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9 从减薄分布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防尘罩零件的最大减薄为 29.067,防尘罩零 件的最大增厚为 32.264。根据经验可知,零

36、件在制作过程中壁厚的增厚量小于 5 左右,减薄量小于 20左右,都可以认定所制造的零件是安全可行的。说明这样的成 形参数下制造的零件,其成形性是不满足成形要求的。 图 3.1.b-2 成形极限图 通过看防尘罩零件的成形极限图可以知道,防尘罩零件已有很多地方有起皱现象。 经过对上述两个图的一系列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很快得出结论:防尘罩零件的最 大减薄和最大增厚都超出了安全值,模拟的增厚量和减薄量都大于安全值。且零件在 成形过程中已有部分地方起皱破裂,所以在此成形参数情况下,零件不宜成形。 C、设置参数:凸凹模的圆角半径:1mm,翻边圆角半径: 0.8mm,压边力大小: 5500N,凸模进给速度为

37、3000 毫米每秒,导入进行计算,获得防尘罩零件减薄分布图 (如图 3.1.c-1)和该零件的成形极限图(如图 3.1.c-2) 某防尘罩零件的冲压成形数值模拟研究 20 图 3.1.c-1 减薄分布图 从该零件的减薄分布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最上面表示最大减薄量,数据为 30.490,最下面表示最大增厚量(符号为“-” ) ,数据为 14.505。根据经验可知, 零件在制作过程中壁厚的增厚量小于 5左右,减薄量小于 20左右,都可以认定所 制造的零件是安全可行的。说明这样的成形参数下制造的零件,其成形性是有一部分 是不满足成形要求的。 图 3.1.c-2 成形极限图 通过看防尘罩零件的成形极限

38、图可以知道,防尘罩零件已有很多地方有起皱现象。 经过对上述两个图的一系列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很快得出结论:防尘罩零件的最 大减薄和最大增厚都超出了安全值,模拟的增厚量大大超于了安全值。且零件在成形 过程中已有部分地方起皱破裂,所以在此成形参数情况下,零件不宜成形。 D、设置参数:凸凹模的圆角半径:1mm,翻边圆角半径:1mm,压边力大小: 5500N,凸模进给速度为 3000 毫米每秒,导入进行计算,获得防尘罩零件减薄分布图 (如图 3.1.d-1)和防尘罩零件的成形极限图(如图 3.1.d-2) 皖西学院 2015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1 图 3.1.d-1 减薄分布图 从减薄分布图中的

39、数据可以看出,防尘罩零件的最大减薄为 15.001,防尘罩零 件的最大增厚为 5.534。根据经验可知,零件在制作过程中壁厚的增厚量小于 5左 右,减薄量小于 20左右,都可以认定所制造的零件是安全可行的。说明此零件在这 样的成形参数下,非常接近零件的安全值,所以制造的零件的成形性是满足成形要求 的。 图 3.1.d-2 成形极限图 通过观察看防尘罩零件的成形极限图,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零件绝大部分重要 的地方都是安全的、可行的。 经过对上述两个图的一系列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很快得出结论:防尘罩零件模拟 的最大减薄数据和最大增厚数据都和安全值都非常接近。且零件在成形过程中没有明 显的起皱破裂,所

40、以在此成形参数情况下,零件宜成形。 某防尘罩零件的冲压成形数值模拟研究 22 3.2 本章小结 经过上述一系列的实验分析可知,在防尘罩零件拉深-冲孔-翻边成形方案时,当成 形参数是当凸凹模的圆角半径大小为 1mm,翻边圆角半径大小为 1mm,压边力大小为 5500N,凸模进给速度为 3000 毫米每秒时,成形结果最符合零件需求。所以此成形参 数就是防尘罩零件在拉深冲孔翻边成形方案过程中的最佳成形参数。 4 全文总结与展望 4.1 全文总结 在本文中,通过使用 Dynaform5.7 软件,对防尘罩零件进行了一系列的模拟,包 括对防尘罩零件进行毛坯零件的预算,估计预算毛坯的面积,并与毛坯理论值进

41、行比 较,结果相差不是很大。通过多次试验对防尘罩零件拉深-冲孔-翻边成形工序中的参 数进行改变,最终获得此工序下最优成形参数为:凸凹模的圆角半径:1mm,翻边圆 角半径:1mm,压边力大小:5500N,凸模进给速度:3000 毫米每秒时。 4.2 全文展望 (1)本论文对防尘罩成形过程提出了改进措施,在整个模拟过程中,我们只仅仅 考虑了成形参数中的压边力的不同、凸模进给速度大小等。因素并不全,还有其他因 素也会影响其成形结果,例如摩擦系数的大小,毛坯板料与制造零件所使用的模具间 的间隙值(此次试验均采用缺省值)等等,这些因素都需要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才能 最终得以验证。 (2)毛坯板料在成形过程

42、中,其在不同的部位所受的压边力的大小会有所不同, 我们也可以考虑在不同的部位施加压边力。 (3)本课题只考虑了一种成形工序,还有冲孔-拉深-翻边等多种成形方案,可以 在做试验作为比较,最终得到最佳的成形工序及成形参数。 参考文献: 1密封轴承密封质量的工艺改进.主编:牟冬芳.2009 年; 2解决内圈带密封槽轴承压盖问题 .主编:李春彬.2011 年; 3带卷边防尘罩轴承活盖问题解决办法.主编:崔任贤,纪洪涛.2009 年; 皖西学院 2015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3 4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M. 主编:李奇涵.北京:科学出版.2007 年; 5HZK20 防尘罩扩口机设计和改进J.主编

43、:李兰英,穆军.2004 年; 6密封轴承卷边防尘罩冲模双锥面结构设计J.主编:钱坤,李兴林.2007 年; 7一种结构简单的压盖模J.主编:张海.2002 年; 8压防尘罩用缓冲装置J.主编:赵燕.2006 年。 致谢 大学四年的生活一晃而过,毕业论文答辩结束就代表着我们离走出校园不远了。 现状回想起走过的大学四年,使我的内心里感觉很充实。在写这篇论文的期间,心中 感概颇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可心中又觉得缺乏了一种东西,说不出来的感受。 之所以会感觉到不适应,可能是因为我们很快将会离开校园轻快的生活,进入压力大 的社会生活。 从入手写论文到论文终极定稿,加起来全数耗费了我一个多月的时间。

44、回想这一 个月,既要上班,又要写论文,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情,但是我内心却充满了浓浓的感 激之情。从论文的选题,开题,最终到论文定稿,每一个步骤都是在论文指导老师李 路的指导下落成的,这里面流淌着有指导老师的许多血汗,在此向指导老师表示感谢。 如果没有你的辛苦付出,一遍一遍不耐其烦的解说,我是不会将论文完成的这么好。 这四年来,拥有了我一生值得信任的朋友,视为知己的老师等等。谢谢培养了我 四年的大学校园,浓厚的研习气氛,安逸的学习环境令我毕生难以忘怀。是这样的环 境让我完成论文是那样的轻松。希望我的母校能蒸蒸日上,越来越好。 毕业之后,我会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勤劳勇敢,认真工作,做一个对祖国有用 的人,做一个让母校引以为豪的社会公民。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当代大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