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本研修文化重建的若干思考1.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51714 上传时间:2021-07-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校本研修文化重建的若干思考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校本研修文化重建的若干思考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校本研修文化重建的若干思考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校本研修文化重建的若干思考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校本研修文化重建的若干思考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校本研修文化重建的若干思考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校本研修文化重建的若干思考1.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校本研修文化重建的若干思考桃源县倪东成审视现状,找准问题,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基本的思维方法。那么,桃源县在建立校本研修文化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着哪些问题呢?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人的问题。我们可以具体分析下面两种现象:第一种是在教师发展中心层面上,大部分研训员普遍感觉很忙,忙什么却说不出来。这不是一个好现象,说明我们的研训员还没有学会舍弃,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第二种是在基层学校的层面上,最大的问题是教研组活动流于形式,质量不高。究其原因,就是出现了“管理团队迷失”现象。基于对这两种现象的分析,我们不难断定,校本研修文化重建的关键就在于人心智模式的重构或者说是改善。一、统一目标校本研修

2、文化的重建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所以开展这项工作的意义不在于理论的拓展,而在于对理论的理解和理解基础上想象力的激发,把一个简单的事情尽可能做到极致,那就是一种境界。因此,我们的工作目标一定要统一地指向校本研修文化的重建,指向校本研修文化的内核要素,握紧拳头朝一个地方打,而不是各自为战,整体的工作无疑会产生更大的效益。我们完全可以借助校本研修这个平台来展开我们的思路,这个思路中应该抓住两个重点环节:一是骨干教师的培养和骨干教师群的形成,审视校本研修的基本内涵,“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要素中是存在一种悖论的:校本研修文化重建的关键是专业引领,而校本研修的目标是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悖论之处在

3、于专业水平(或专业引领)同时是因又是果?如何走出这个悖论的怪圈,如何避免教师专业研修中“萝卜炒萝卜”低水平重复的现象,我认为基本策略是加大对骨干教师和骨干校长的培养培训,以点带面。从这一点来看,骨干教师和校长的培养培训就是高效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的奠基工作。二是精品活动的设计和展示,这是研修文化重建的载体和依托。也就是说,要注重对单一活动的精心设计,让活动承载文化,而不仅仅只是解决技术上的问题。从区级层面来说,要把学科研修活动也视为校本研修基地活动的典范案例来做;从学校层面来说,每一次活动就是承载学校特色文化、贯穿办学理念的平台。精品活动的具体标准是:要有明确的主题,选择恰当的形式,有充分的预设和

4、准备,有精彩的观点冲突和生成,主持者有足够的临场机智,参与者有高质量的反思小结。干训部的工作也要指向“学校文化”建设这个点上,这个方向刚好切合子重建校本研修文化的主题,与重建研修文化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干训部应该在这个方向上继续努力,采取多种形式提升活动的深度以不断扩大有效成果。对于科研部来说,要引导广大教师开展什么样的课题研究,是一个必须要明确的问题。做大课题固然可喜,但对于广大的教师来说,似乎是不大容易的事。所以,我认为应该引导教师多做课例研究、案例研究;行动研究、叙事研究等,对于教师来说,使用这些研究方法是引导教师进入研究状态的捷径。科研部在课题立项、论文评奖等活动中一定要努力体现这种导向

5、。信息技术部应该为重建校本研修文化这个核心提供技术和资源支持,比如论坛的开设、网上研修活动等。二、革新策略1求实证。开展深度调研、深度汇谈是一种基本方法。要在调研形式和调研质量上做文章,使获得的信息有足够的真实性,能触及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核,从而为学校校长和教育局领导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校本研修文化建设提供标度尺。从我们开展校本研修工作有效的角度来讲,希望深度调研能成为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促进点。2求理性。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一统天下的时候,有自己的声音。我的一个思考是:校本研修文化构建的核心是专业引领,抓不住这个关键,很可能就会使校本研修活动流于形式,变得虚无。而目前的状况是教

6、师无法进行专业引领,怎么办?能不能走出一条新的路子,比如:用课题研究(科研引领)这个具体的载体来实现专业引领,归纳起来的话,是否可以概括为:“明确主题、互动发展”。3求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在校本研修活动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校层面的每一个活动,更要注重区级层面的每一个研修活动,力争把每一个活动做成精品。一次活动,不仅仅是观念的灌输、优劣的评价,不仅仅关注活动的整体框架的设计,更要在活动的细节上展开研究,促使教师研究状态的进入,研修文化的构建才可能进入实质性的操作,才可能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才可能使研修活动呈现作为文化应有的韵味和境界。4求本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校本研修制度的建设有自己的

7、特色,特色的定位是“科研引领、研训互动”;二是专业引领力量的本土化,要加快建设本土的骨干教师和校长队伍,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专业引领队伍;三是管理机制的灵活,把刚性的教师教育管理机制(学分管理)与柔性的教科研制度融合起来,增强管理的职能,提高研修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优化载体1抓制度建设。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来讲,制度文化是从物化文化向精神文化过渡的必须环节。所以,重建新的研修文化,制度建设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建立制度的目的是什么?是利用制度的杠杆作用调整生产关系,进而影响生产力,但如果把制度用死了,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我对制度建设的基本观点是:不是要不要制度的问题,而是建什么制度的问题;制度

8、的功能是引导而不是限制,一个好的制度,是既能保证基本规范又能充满创造的活力。一是要把原有的制度利用好。包括校本研修的管理制度,基地动态评估制度,联谊会制度,教师学习制度,研训员联系乡镇制度等。二是要建立新的制度加以引导。包括示范基地的评选,示范学科的评选,反思性教学常规的建立等。2抓教研组建设。真正意义上的校本研修活动是以教研组为单位来开展活动的,坐而论道的培训方式是很难让教师进入研究状态的,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否则校本研修文化的重建就会是一句空话。中小学各学科的研修可以理解为区级层面的教研组建设。这个特殊的教研组由于学科不同规模也不同,所以在组织形式上我的一个建议是:大学科以学校层面为主,

9、区级层面为辅;小学科以区级层面为主,学校层面为辅。大学科采用校际联动或联片教研等形式大面积开展学科研修活动,小学科利用骨干班的活动带动全员,更有利于教师研究状态进入和研究水平的提高。这项工作的切入点是抓精品研修活动,也就是说,不在于活动的量而更在于活动的质。3抓研训员队伍建设。一个好的研训员就能带出一个强大的学科。所以研训员本身的素质提高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具体做法有:充实缺岗学科的研训员,建立兼职研训员队伍,建立研训员岗位责任制和合理的流动机制,健全内部业务学习制度(通过主题研讨、研修活动观摩、学术讲座、经验交流等形式),引导研训员研究状态的进入和研究水平的提升,改善研训员的心智模式,不断促进研训员学习和思考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