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森林面积.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99045 上传时间:2021-07-12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课时 森林面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4课时 森林面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时 森林面积.docx(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教学目标:1. 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2. 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3. 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教学具准备:学生学具,计数器。1.交流收集的数据,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实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的特点,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近似数。2.出示“观察与思考”中的一组数据,重点讨论取不同的精确值后数据的变化情况,从中让学生发现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的方法。如果学生发现有困难,教师也能够补充一些其他的数据,让学生再一次实行观察,直至他们发现“四舍五入”的方法为止。然后,引出这种取

2、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的概念。活动二:第11页“试一试”第2题。1先出示三种近似数,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精确的水准,然后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实行讨论。在讨论时,重点突出选择的依据,让学生理解取近似数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懂得同样实行比较,需要用相对应的单位实行比较的方法。2.“讨论”,这是一题从逆向思维的角度考虑原来精确数的范围,出示这些题目时,重点能够展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四舍的”、哪些是“五入的”,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原数有几种可能的特点。当然,这道题目主要是供学生在课堂中讨论,在单元评价时,不一定要作为学生必需掌握的内容。活动三:实践练习。第12页第1

3、、2题,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地使用到各种近似数,本题的练习目的是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的使用是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学生在练习第1题时,先让他们讨论,通过学生的互相交流体会到近似数的作用。同样,在练习第2题时,重点讨论为什么说“血管总长”、“电话的用记量”是一个近似数,学生只有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在今后的辨析中分清近似数与精确数的异同。第3题,说说数的范围是有多种方法,本题的要求是说一说“各数在几万之间”,所以,学生在比较时,首先就按要求把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精确到万位,在此基础上,才能实行比较。教师在指导这些练习时,最好采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让学生从图像上真正理解各数的范围。板书设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1994年至2001年我国造林面积统计是224318570公顷。 精确到千公顷:约224319千公顷。 精确到万公顷:约22432万公顷。 精确到亿公顷:约2亿公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