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 生物进化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45592 上传时间:2021-07-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物 生物进化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生物 生物进化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二生物 生物进化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二生物 生物进化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二生物 生物进化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 生物进化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 生物进化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二生物 生物进化导学案 新人教版 设计者:_王文翠_审核者:_刘竟韬_日期:_2012-9-18_学习目标:概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内容。评论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贡献和局限性。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学习重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种群、物种、基因频率、隔离等概念。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学习难点: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基因频率的概念。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

2、用。第一课时:第一部分:个体自学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主要观点:生物不是神造的,而是由 进化来的 生物是由 到 逐渐进化的 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 和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以长颈鹿为例的生物进化解释模型事实1:生物都有_的倾向事实2:物种内的个体数能保持稳定 推论1:个体间存在着_事实3:资源是有限的 事实4:个体间普遍存在差异 事实5:许多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推论2:具有_变异的个体, 推论3:_变异逐代积累, 生存并留下后代的机会多 生物体不断进化出新类型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观点为: ; ; ; 。达尔文进化理论的核心是 。 3、意义:(1)科学合理地解释 。

3、(2)科学地解释生物的统一性和 性。(3)给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给予致命打击,为 主义提供有力武器。 4、局限:(1)未能对 作出科学的解释。 (2)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 水平。 (3)认为物种的形成都是 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 。 第二部分:合作探究1、尝试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来说明食蚁兽的进化历程。 2、同一物种个体间的可遗传的性状差异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由于环境影响而导致的?演练:优化方案(绿本)65页第6题;第4题。优化方案(蓝本)110页第13题。第三部分:展示分享1、谈谈你对拉马克进化观点的看法。2、合作探究1。3、合作探究2.第二课时:第一部分:个体自学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4、 (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1、种群:生活在 的 的 。是 的基本单位。2、基因库: 中 所含有的 。3、基因频率 (1)概念: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 占 的比率。 (2)计算:通过基因数计算基因频率: A% = (A的基因数/全部等位基因数)* 100%; a% = A% + a% =( )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A% = AA% + (1/2) * Aa% a% = X染色体上基因的基因频率的计算: Xb% =【 Xb的基因数 /(XB的基因数+ Xb的基因数)】* 100% XB% =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1、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 、 其中, 统称为突变。2、

5、突变的有利或有害 ,它取决于 。3、由于突变和重组都是 、 ,因此它们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 , 生物进化的方向。 (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在 的作用下,具有 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种群中相应 会 ;相反,具有 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 会 。因此,在 的作用下,种群的 会发生 改变,导致生物朝着 不断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 发生变化。)第二部分:合作探究1、一个池塘中的鱼是一个种群吗?为什么?2、一个猕猴种群中的所有的A和a基因就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吗?为什么?3、基因频率计算练习:优化方案(绿本)67页例题2;第4题;第5题。 (1)据调查,某种群果蝇的基因型

6、XAXAXAXaXaXaXAY: XaY为4262428,则Xa的频率为()A16% B9% C12% D8%(2)对于基因型是AaBb的黄色圆粒豌豆,其自交后代中,黄色基因的频率应是()A50% B25% C75% D不确定 (3)课本115页“思考与讨论4、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课本116-117页) (1)19世纪中叶以前存在黑色型个体吗?为什么?当时几乎都是浅色型的桦尺蠖,说明了什么?当时的基因频率是怎样的情况? (2)到了20世纪中叶,黑色型的桦尺蠖成了常见的类型,一百年间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环境的变化对桦尺蠖种群个体和控制体色的基因频率分别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

7、3)假如树干变黑不利于浅色桦尺蠖的生存,使得种群中浅色个体每年减少10%,黑色个体每年增加10%。第2-10年间,该种群每年的基因型频率是多少?每年的基因频率是多少?发展趋势是怎样?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基因型频率SS10%Ss20%ss70%基因频率S20%s80%5、种群基因型频率改变就意味着生物进化了吗?第三部分:展示分享1、课本115页“思考与讨论”2、合作探究7和93、梳理现代进化理论相关内容及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理论的区别第三课时:第一部分:个体自学一、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1、物种的概念:能够在自然状态下 并且产生 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2、隔离: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

8、件下基因 的现象。 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 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 的现象,叫做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 ,即使交配成功,也 产生可育的后代。 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一旦形成,原来属于一个物种的就成了不同的物种。由此可见, 是物种形成的 。二、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共同进化的概念: 。2、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 、 和 第二部分:合作探究1、“狮虎兽”的出生能否证明狮子和老虎是同一物种?为什么?2、华南虎和东北虎从形态方面看有很大不同?这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 请详细说明3、尝试利用所学观点,运用文字和箭头的方式构建模型,归纳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联系。3、生物进化就一定能形成新物种吗?为什么?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二者的联系是什么?第三部分:展示分享1、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知识,形成新物种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举例说明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第四部分 巩固提升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所有内容归纳总结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