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全等的初中数学组卷.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66718 上传时间:2021-07-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角形全等的初中数学组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三角形全等的初中数学组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三角形全等的初中数学组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三角形全等的初中数学组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三角形全等的初中数学组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角形全等的初中数学组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角形全等的初中数学组卷.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三角形全等的初中数学组卷1(2013铁岭)如图,在ABC和DEC中,已知AB=DE,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ABCDEC,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 ) ABC=EC,B=E:BBC=EC,AC=DC:CBC=DC,A=D:DB=E,A=D2(2013台州)已知A1B1C1,A2B2C2的周长相等,现有两个判断:若A1B1=A2B2,A1C1=A2C2,则A1B1C1A2B2C2;若A1=A2,B1=B2,则A1B1C1A2B2C2,对于上述的两个判断,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A准确,错误B错误,准确C,都错误D,都准确3(2013陕西)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CB=CD,若连接AC、

2、BD相交于点O,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 A1对B2对C3对D4对4如图,AC、BD是长方形ABCD的对角线,过点D作DEAC交BC的延长线于E,则图中与ABC全等的三角形共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5如图所示,E=F=90,B=C,AE=AF,结论:EM=FN;CD=DN;FAN=EAM;ACNABM其中准确的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6如图所示,ABCAEF,AB=AE,B=E,有以下结论:AC=AE;FAB=EAB;EF=BC;EAB=FAC,其中准确的个数是( ) A1个B2个C3个D4个7已知ABC中,AB=BCAC,作与ABC只有一条公共边,且与ABC全等的三角形

3、,这样的三角形一共能作出 _ 个8(2013湖州)一节数学课后,老师布置了一道课后练习题:如图,已知在RtABC中,AB=BC,ABC=90,BOAC,于点O,点PD分别在AO和BC上,PB=PD,DEAC于点E,求证:BPOPDE(1)理清思路,完成解答(2)本题证明的思路可用下列框图表示:根据上述思路,请你完整地书写本题的证明过程(2)特殊位置,证明结论若PB平分ABO,其余条件不变求证:AP=CD(3)知识迁移,探索新知若点P是一个动点,点P运动到OC的中点P时,满足题中条件的点D也随之在直线BC上运动到点D,请直接写出CD与AP的数量关系(不必写解答过程) 9数学课上,探讨角平分线的作

4、法时,李老师用直尺和圆规作角平分线,方法如下:作法:如图1,在OA和OB上分别截取OD、OE,使OD=OE分别以D、E为圆心,以大于DE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交于点C作射线OC,则OC就是AOB的平分线小聪的作法步骤:如图2,利用三角板上的刻度,在OA和OB上分别截取OM、ON,使OM=ON分别过M、N作OM、ON的垂线,交于点P作射线OP,则OP为AOB的平分线小颖的身边只有刻度尺,经过尝试,她发现利用刻度尺也能够作角平分线根据以上情境,解决下列问题:李老师用尺规作角平分线时,用到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 小聪的作法准确吗?请说明理由请你帮小颖设计用刻度尺作角平分线的方法(要求:作出

5、图形,写出作图步骤,不予证明) 10如图,在88的正方形网格中,ABC的顶点和线段EF的端点都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填空:ABC= ,BC= (2)请你在图中找出一点D,再连接DE、DF,使以D、E、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全等,并加以证明 11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C和DBE按图方式摆放,其中ACB=DEB=90,A=D=30,点E落在AB上,DE所在直线交AC所在直线于点F(1)求证:AF+EF=DE;(2)若将图中的DBE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且060,其它条件不变,请在图中画出变换后的图形,并直接写出你在(1)中猜想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3)若将图中的DBE绕点B按

6、顺时针方向旋转角,且60180,其它条件不变,如图你认为(1)中猜想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写出AF、EF与DE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12如图,OP是AOB的平分线,请你利用该图形画一对以OP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全等三角形请你参考这个作全等三角形的方法,解答下列问题:(1)如图,在ABC中,ACB是直角,B=60,AD、CE分别是BAC、BCA的平分线,AD、CE相交于点F请你判断并写出FE与FD之间的数量关系;(2)如图,在ABC中,如果ACB不是直角,而(1)中的其它条件不变,请问,你在(1)中所得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13在AB

7、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D,BEMN于E(1)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求证:ADCCEB;DE=AD+BE;(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求证:DE=ADBE;(3)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试问DE、AD、BE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写出这个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注意:第(2)、(3)小题你选答的是第2小题14(A类)如图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请你从下面三个条件中,再选出两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为结论,推出一个准确的命题(只需写出一种情况)AB=AC BD=CDBE=CF已知:DEAB,DFAC,垂足分别为E

8、、F, = , = (B类)求证:已知,AB=AC,BD=CD 求证:BE=CF(A类)如图,EGAF,请你从下面三个条件中,再选两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为结论,推出一个准确的命题(只需写出一种情况)AB=ACDE=DFBE=CF已知:EGAF, _ = _ , _ = _ (B类)已知,AB=ACDE=DF,求证:BE=CF 15如图,ABCD,ACD的平分线CP交AB于点E,在线段CE上取一点F,连接AF要使ACFAEF,还需要添加一个什么条件?请你写出这个条件,并证明ACFAEF(只要给出一种情况即可,图中不再增加字母和线段) 16如图,在ABC中,A=90,AB=AC,直线l经过点A,

9、BEl于E,CFl于F,求证:BE+CF=EF 17在ABC中,ACB为锐角,动点D(异于点B)在射线BC上,连接AD,以AD为边在AD的右侧作正方形ADEF,连接CF(1)若AB=AC,BAC=90那么如图一,当点D在线段BC上时,线段CF与BD之间的位置、大小关系是 _ (直接写出结论)如图二,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上时,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2)若ABAC,BAC90点D在线段BC上,那么当ACB等于多少度时?线段CF与BD之间的位置关系仍然成立请画出相对应图形,并说明理由 18直线CD经过BCA的顶点C,CA=CBE、F分别是直线CD上两点,且BEC=CFA=(1)若直线C

10、D经过BCA的内部,且E、F在射线CD上,请解决下面两个问题:如图1,若BCA=90,=90,则EF _ |BEAF|(填“”,“”或“=”号);如图2,若0BCA180,若使中的结论仍然成立,则与BCA应满足的关系是 _ ;(2)如图3,若直线CD经过BCA的外部,=BCA,请探究EF、与BE、AF三条线段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19(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90,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EAF=BAD求证:EF=BE+FD; (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EAF=BAD,(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

11、成立?(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C=180,E、F分别是边BC、CD延长线上的点,且EAF=BAD,(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0(2013荆门)如图1,在ABC中,AB=AC,点D是BC的中点,点E在AD上(1)求证:BE=CE;(2)如图2,若BE的延长线交AC于点F,且BFAC,垂足为F,BAC=45,原题设其它条件不变求证:AEFBCF21把两个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1放置,点D在BC上,连接BE、AD,AD的延长线交于BE于点F(1)问:AD与BE在数量上和位置上分别有何关系?说明理由(2)若将

12、45角换成30如图2,AD与BE在数量和位置上分别有何关系?说明理由(3)若将图2中两个三角板旋转成图3、图4、图5的位置,则(2)中结论是否仍然成立,选择其中一种图形实行说明 22把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重合,组成一个四边形ABCD以D为顶点作MDN,交边AC、BC于M、N(1)若ACD=30,MDN=60,当MDN绕点D旋转时,AM、MN、BN三条线段之间有何种数量关系?证明你的结论;(2)当ACD+MDN=90时,AM、MN、BN三条线段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证明你的结论;(3)如图,在(2)的结论下,若将M、N分改在CA、BC的延长上,完成图3,其余条件不变,则AM、MN、BN之间有何

13、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 23(2012斗门区一模)(1)在图1中,已知MAN=120,AC平分MANABC=ADC=90,则能得如下两个结论:DC=BC;AD+AB=AC请你证明结论;(2)在图2中,把(1)中的条件“ABC=ADC=90”改为ABC+ADC=180,其他条件不变,则(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4【阅读理解】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如图1,ABC中,若AB=8,AC=6,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小明在组内经过合作交流,得到了如下的解决方法:延长AD到点E,使DE=AD,请根据小明的方法思考:(1)由已

14、知和作图能得到ADCEDB的理由是 _ ASSS BSAS CAAS DHL(2)求得AD的取值范围是 _ A6AD8 B6AD8 C1AD7 D1AD7【感悟】解题时,条件中若出现“中点”“中线”字样,能够考虑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把分散的已知条件和所求证的结论集合到同一个三角形中【问题解决】(3)如图2,AD是ABC的中线,BE交AC于E,交AD于F,且AE=EF 求证:AC=BF 25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CDCE,A=D=90)摆放成如图的形式,使点A、C、D成一直线,我们称之为“K形图”(1)证明:BCCE;(2)如图,连结BE,取BE中点F,连结AF、CF、DF,试判断并证

15、明AFD的形状 26如图,BD、CE分别是ABC的边AC和AB上的高,点P在BD的延长线上,BP=AC,点Q在CE上,CQ=AB求证:(1)AP=AQ;(2)APAQ 27如图,l1l2,1=2,3=4,过C点任画直线交l1、l2于E、F,探究AE、BF、AB的数量关系 28我们已经学习了用“量角器”或“尺规作图”的方法画一个已知角的平分线,小明与小聪同学只利用“三角板”也能画出一个已知角的平分线,他们的画法如下,请你说明他们的画法是准确的理由(一)小明的画法如图(1);(1)利用三角板在AOB的两边分别量得OC=OD;(2)连结CD,利用三角板画出CD的中点E;(3)画射线OE;射线OE就是AOB的平分线(二)小聪的画法如图(2);(1)利用三角板在AOB的两边分别量得OC=OD,OE=OF:(2)连结CF、DE交于点G;(3)画射线OG;射线OG就是AOB的平分线 29如图:已知ABDC,BAD和AD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E,过点E的直线分别交AB、DC于B、C两点猜想线段AD、AB、D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0两块等腰直角三角尺AOB与COD(不全等)如图(1)放置,则有结论:AC=BD ACBD若把三角尺COD绕着点O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后,如图(2)所示,判断结论:AC=BD ACBD是否都还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