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人教新课标第18课《颐和园》教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74945 上传时间:2021-07-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四年级人教新课标第18课《颐和园》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四年级人教新课标第18课《颐和园》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四年级人教新课标第18课《颐和园》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四年级人教新课标第18课《颐和园》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四年级人教新课标第18课《颐和园》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四年级人教新课标第18课《颐和园》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四年级人教新课标第18课《颐和园》教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语文四年级人教版新课标第18课颐和园教案 丰镐西路小学 冯婷教材分析:颐和园是一座依山抱水、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典范。长于鉴赏的乾隆皇帝有诗云:“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七册第课颐和园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按旅游顺序具体描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展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文章按总分总的结构,以游览的路线为线索,把各个景点的不同特点写得具体生动,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学情分析:1、四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抓重点词句而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2、在第一单元的“自然景观”的教学中,学会了边读边展开想象的方

2、法,能够把描述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3、具备了对资料进行搜集的能力,但对搜集到的资料整理能力还有待培养4、在写游记类的文章,能够按照游览的顺序进行描写,但是在具体观察某一具体景物的方法上层次性还不够,对于这一方法的指导还应加强。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内容的优美。2技能目标通过对词句的理解,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主要内容,训练学生语言的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借助课外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优美的语言,从中得到陶冶,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二课时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颐和园中景物的特点。

3、学习本课的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习本课的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颐和园的导游示意图,颐和园中景物图片,课件。学生准备:搜集颐和园的的风光图片或文字资料。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 理顺序。1、揭题,读课题。2、自由读文,思考:作者游览颐和园,看景物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呢?(游览)3、你能看着示意图,把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说一说吗?4、教师小结:在文章中,作者介绍游览顺序时,很注意用词和语句的连接,让我们读一读。出示幻灯: (生齐读。)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

4、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5、老师板书: 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过渡:让我们跟着作者去细细游赏这美丽的颐和园吧。二、学习“长廊”特点1、首先,我们来到长廊,这条长廊有什么特点呢?请你读读第2自然段,体会语言文字,用笔画出能够体现长廊特点的词语或句子。2、交流:出示幻灯能通过你的朗读告诉大家长廊的特点吗?指名读,师范读,齐读绿漆的柱子 ,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长”:

5、你抓住了数字,读出了长廊的长。师板书:七百“七百多米”大概有多长?(熟悉距离举例,如操场),这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长廊,也是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因此1992年,被认定为“世界吉尼斯世记录”。这么长有什么感觉?(一眼望不到头)(齐读),用你的朗读告诉我,它到底有多长,好吗?小结:通过你们的朗读,长廊仿佛真的来到了我们的眼前 ,看来列数字的方法很有用。体会廊内的“艺术美” (师随机总结) “人物、花草、风景”画的内容“五彩的画”颜色多,漂亮“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作者通过比较(师板书:.没有.相同.)说明画的不仅多,而且内容丰富,其实,不止横檻上有,枋梁上,亭子内部都是,这样大大小小,加起来达到

6、了14000多幅呢。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看到什么美景就让画师画下来,都花在这上了。你说长廊美不美呢?你现在又会怎么读呢?指名学生读,齐读。过渡: 廊内的绘画艺术美通过你的朗读传达给我们了。 还有哪儿也很美呢?体会廊外的“风景美”: 生自读句子体会鲜花不败, 微风送爽的怡人风景。你喜欢花香吗?让我们吸一口气,读一读这句描写廊外的风景的语句吧。3、想不想去看看长廊呢?播放画面师:这些都是我国的古典名著啊,民族英雄,神话传说,花草鱼虫.还想再看吗?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老师怎么能放得完呢?说话:走进这样的长廊,就像 。(指名说)师引导学生练习说话。师:这里有神话故事,有民间传说,还有历史故事,“

7、走进这样的长廊,就像.”这就是世界上最长的画廊,这幅画里有风景,有人物,行走在这样的长廊里,就像.这样的长廊里,我们触摸到的是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啊。 过渡:看得出,你们都被这廊外的的美景吸引住了,廊内的艺术美,廊外的风景美,相映成趣,这就使我国的园林艺术,因此,长廊成为了颐和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作者是怎样看长廊的呢?5、 屏示:师引读整体看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看廊内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看廊外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8、小结:原来作者就是这样看长廊的,生读先整体看,再看廊内,最后看廊外游颐和园要有顺序,介绍具体的景物原来也是非常讲究顺序的。作者就是这样三看长廊,连句成段,用列数字,作比较写出了长廊的美。过渡: 游完美丽的长廊,我们就来到了万寿山, 作者又是怎么看他们的呢?又有什么特点呢?三、学习“万寿山”1、出示自学提示:自由读3-4节,想一想,作者又是怎么看它们的呢?画出表示游览顺序变化的词句。这些景物特点的词句, 再细细地品读。2交流:A作者来到万寿山是怎么看景的?(抬头一看 向下望 正前面 向东远眺)B教师引读:作者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C这些景物又有什么特点呢?(学生交流,师随机点拨、小结

9、。) “高”_“耸立”一词很准确,难怪人们无论站在哪个位置,只要抬头一看,就会说:那就是佛香阁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高“闪闪发光”“金碧辉煌”这两个词连在一起,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壮丽 光彩夺目)“排云”二字出自古诗句“神仙排云上,但见金银台”,神仙都要驾着五彩的云来了,看到了怎样的房子啊。这就是皇家建筑的宏伟,让我们捧起书,挺直腰,读出这皇家建筑的宏伟气势。(男生读)壮美:作者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看到万寿山上怎样的景象呢?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树丛 ( )琉璃瓦屋顶 ( )宫墙 一排排( )的宫殿这样的颜色配上这样的古建筑,既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美,)又让人觉得万寿山景色的壮丽。昆明

10、湖的美:“昆明湖”静清绿。屏示: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上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作者这是什么句子?(板书:像)把昆明湖比作?这样一写,你觉得把昆明湖写得怎样了?体会“滑”: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就像在冰上滑动,像在镜子上滑过,更说明水面的“静”就像镜子一样啊。如果用“划”呢?读句子,发现问题,辨别“滑”和“划”(女生读)要求读出昆明湖的静美。四、学习“昆明湖”1、(播放画面) 师述:烟波浩渺的昆明湖占整个颐和园的四分之三,我们可以登上万寿山向下看,也可以来到昆明湖畔漫步,来到湖心的小岛上,走上十七孔桥。不同的景物,在不同的角度,一定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感

11、觉,那你最想到哪儿?请你找到相应的语句去细细发现它的美吧!学生自由读2、交流:师:喜欢昆明湖吗?就连乾隆皇帝都说“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谁愿意当个小导游带着我们去游玩呢?指名介绍,我想带大家到( ),因为这里( )。谢谢你带着我们去看( ),听了你的介绍,我也想去那里看一看。“十七孔桥”狮子多,作者又在做比较,“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十七孔桥的石栏杆的128根望柱上,都雕刻着姿态各异的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玩耍嬉闹,有的你追我赶,有的凝神观景,个个惟妙惟肖。小岛:绿堤岸垂柳美3、师小结:我最想带大家泛舟昆明湖,因为昆明湖静得.绿得.两岸的垂柳,岸边的长廊,万寿山上的佛香阁,排云殿

12、倒映水中,那真是“舟行碧波上,如在画中游”啊!跟着小导游们欣赏了昆明湖的美景,深切地感受到乾隆皇帝说的(齐读)“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五、总结1、在颐和园中除了精美的长廊,壮美的万寿山,秀美的昆明湖,还有哪些美景呢?(智慧海、知春亭、大戏台、玉带桥、石舫)正像作者所说的那样:(学生齐读,师板书:美丽)“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它的美丽的说也说不尽 ” 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作者在开头和结尾赞美了颐和园的美丽,中间按照游览的顺序,移步换景分别写出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2、颐和园这座昔日的皇家园林已经被记载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了人人可以去游赏的大公园,它的美丽说不尽,说不尽的又岂止是颐和园呢,在我们陕西,可以去游览兵马俑.放眼我们的祖国, 还可以去“故宫”“张家界”“乐山大佛”.中国已经有40个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居世界第三。多么让人骄傲的中国啊,课外,就让我们搜集我国“世界遗产”的资料,漫步其中,细细游赏吧。六、拓展搜集有关我国“世界遗产”的资料,可以是图片、诗词、也可以是故事、传说,从中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板书设计 长廊 七百颐和园 万寿山 没有相同(美丽) 昆明湖 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