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jiaoan.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92769 上传时间:2021-07-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伯牙绝弦jiaoan.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伯牙绝弦jiaoan.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伯牙绝弦jiaoan.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伯牙绝弦jiaoan.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伯牙绝弦jiaoan.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伯牙绝弦jiaoan.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学习者分析:我教的学生是比较偏远的农村,他们对文言文知识的掌握非常有限,为了让这样基础的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兴趣,尽快吸收消化,我准备用故事的方式把教学内容教给学生,激起兴趣;对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尽量直白地说教,让学生在通俗易懂的情景中学习。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 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

2、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一篇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的文言文伯牙绝弦。希望通过今天的 学习,同学们能进一步了解文言文,喜欢文言文。二、整体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有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2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教师随机点评 三。初解绝弦1.理解文章题目:“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用大家熟悉的表达方式说)2文章还在哪里提到了伯牙绝弦?这里的“绝弦”意味着什么呢?它向世人宣告了什么 呢(终身不 再弹琴)四、读懂课文内容,再解绝弦。 (一)何为知音1师:这是一个发生在春秋

3、战国时期的故事,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课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文言文有哪些方法?(借助课后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平时学习古诗知道学古文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读懂课文的意思)2学生再读课文,弄懂课文的意思。3通过反复的读,你读懂了什么?(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4你从哪里看出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在生与生的交流中,教师作点拨、指导,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意思,并继续强化、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学生感情朗读此句。引导理解知己: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在遇到钟子期前,他

4、会缺少赞美吗?别人对他的赞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说话练习:如果你是伯牙,当听不到子期的赞美时,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后来,当你终于遇到了子期,你的心情怎样的?5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交流。学生再一次自由朗读后交流。出示课件:“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这个“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师:相当与现代的什么?用现代的表达方式除了说“好啊”还可以怎么说?(真棒啊!了不起!真厉害!)总结:由此可以看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齐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老师赞叹“善哉”,理解“善哉”表赞叹

5、的意思。理解知己的含义:学到此时,我们能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的含义了吗?(他们之间心息相通,是知音。)四、品味知音之情1伯牙琴艺高操,所奏乐曲悠扬动人,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你如何赞叹?指导读钟子期赞叹的语句。2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那皎皎的明月了吗?你将如何赞叹?(“善哉,皎皎乎若明月!”)4一起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志在春雨、志在云雾

6、、志在炊烟子期会怎样赞叹?引导学生以排比句的形式说句子。5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而赞之,如此理解自己心意的朋友,这就叫知音。而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是志在明月、志在清风,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真正的知音!6感情诵读24句。五、深悟知音1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里,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出示诗歌学生读: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2子期

7、一死,俞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无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只有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生再次感情朗读课文。3面对伯牙的痛苦与绝望,你想对他说什么呢?将你的想法写下来。六、回味绝弦人们根据这个故事,编写了一首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播放乐曲,再读这个故事,试着背诵。板书:25伯牙绝弦伯牙善鼓琴所念绝弦(知音)钟子期善听必得之死教学反思:本课设计时主要抓住重点句“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体会知己含义,为了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设计了拓展练习,再围绕“绝弦”,让我们感受到不仅仅是伯牙、子期心灵相通的情义,最后设计了高山流水的音乐欣赏,让从教者与学生一起在美妙的音乐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教学时要多引导学生对文言文的读、思、悟,要读得充分,读得入理,读出韵味,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