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二轮单元练习知识练习-第2单元物态变化(第2课时).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93000 上传时间:2021-07-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二轮单元练习知识练习-第2单元物态变化(第2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物理二轮单元练习知识练习-第2单元物态变化(第2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物理二轮单元练习知识练习-第2单元物态变化(第2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考物理二轮单元练习知识练习-第2单元物态变化(第2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考物理二轮单元练习知识练习-第2单元物态变化(第2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二轮单元练习知识练习-第2单元物态变化(第2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二轮单元练习知识练习-第2单元物态变化(第2课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中考物理二轮单元练习知识练习-第2单元物态变化(第2课时)汽化和液化升化和凝华基础知识梳理1、物质从态变为态叫做熔化,此过程要吸放热、2、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它们在熔化过程中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晶体的;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非晶体有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3、物质从态变为态叫做凝固,此过程要吸放热、4、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它们在凝固过程中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晶体的;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非晶体有没有确定的凝固温度,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等不相等、5、物质从态变为态叫做汽化,此过程要吸放热,汽化分和两种方式、6、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和等因素有关、7、液体沸腾时温度,液体时温度叫沸点

2、,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8、物质从态变为态叫做液化,此过程要吸放热、液化的两种方法是和、9、固体从态直接变为态叫做升华,此过程要吸放热、10、气体从态直接变为态叫做凝华,此过程要吸放热、典型例题分析1、汽化和液化琨象例12017南京如下图的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分析】此题考查物态变化的知识、从水中出来时,人体表面沾有一定的水,水在太阳和风的作用下迅速变为气体,即汽化吸热,人体感觉较冷,A选择正确;“白气”是水壶中的水汽化咸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B选项错误;“雪人”是固态,在寒冷的季节,固态的雪没有熔化成液态的水,而是直接变为水蒸气消失在空气中,这是升华过程,C选项不正确;

3、“雾凇”是固态,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华而成,D选项不正确,应选A、【答案】A2、汽化和液化实验例2我们已做过“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从等时记录的温度数据可知,水的升温特点是外界条件不变:温度改变是低快高慢;温度改变是低慢高快;温度改变是快慢一样、在的说法中,你认为编号的说法正确,其道理是、【分析】液体蒸发速度跟液体的温度有关,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的温度越低,蒸发越慢,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在水沸腾之前,随着加热进行,水的温度不断上升,与此同时水蒸发也同步进行着,而且随着水的升温,水蒸发速度随之加快,而水的蒸发要带走热量即热损失增大,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水获得的热量随之减

4、少,所以水的升温呈现以下特点:水温低时升得快,水温高时升得慢、【答案】后来水的温度高,蒸发加快,热损失大3、升华和凝华现象例3用久了的白炽灯泡的内壁会发黑,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A、熔化和凝固B、升华和凝华C、汽化和凝固D、熔化和凝华【分析】在此题的物态变化中,没有出现液态钨,用久了的白炽灯泡的内壁会发黑,是因为灯丝通电发光时温度达到2000左右,灯丝处于高温状态,少量钨丝直接由固态转变为气态即发生升华,灯泡内有钨的蒸气,当灯停止工作时,高温的钨蒸气在灯泡的内壁上遇冷放热,直接由气态转变为固态即发生凝华,用久后白炽灯泡内壁就会发黑、应选B、【答案】B4、升华和凝华实验例42017吉林如下图,

5、将盛有少量冷水的烧瓶放在装有少量碘颗粒的烧杯口处,并将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水槽中,不久会观察到烧杯内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红棕色的碘蒸气,这是现象;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针状的碘晶体,这是现象,同时烧瓶内水的温度会有明显升高,在此物态变化中热量、【分析】烧杯中固态的碘直接变成气态的碘蒸气,这是升华现象;烧瓶底部具有少量针状的碘晶体,这是碘蒸气直接变成了固态碘,属于凝华现象;烧瓶内水温有明显升高,说明凝华过程放热、【答案】升华凝华放出中考失分点1、审题不清,造成知识点运用错误、例1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火灾,要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办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

6、的,使用时需要注意手先握在钢瓶的木柄上,然后再打开螺帽,否那么会因液态二氧化碳在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要选填“吸收”、“放出”大量的热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错解】降低温度升华吸收【错解分析】使气体液化的方式有两种:降低温度与压缩体积、生活中绝大部分气体的液化均靠降温来实现,但像液化石油气、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等那么属于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来使之液化而装入钢瓶里的,要注意题目条件中有“常温”两字也说明不是靠降温的方法,此外,在我们所做的题目中常见是利用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升华吸热来降温,因此一些学生看到二氧化碳吸热就条件反射填升华这一物态变化,没有审清此题所考的灭火器是用的液态二氧化碳,因此此题第二

7、空应填汽化这一物态变化、【正确答案】压缩体积汽化吸收2、对液体的沸腾条件不理解,凭主观想像答题例2如下图把装有水的试管浸在沸水中,并继续加热,那么试管中的水()A、不能达到沸点,不会沸腾B、能达到沸点,可以沸腾C、能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D、是否沸腾要看加热的火力大不大【错解】B或D【错解分析】水是否沸腾,关键要看是否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要达到沸点,二是要能继续吸热,题目中虽不断对沸水加热,但沸水的温度保持在100不变,试管中的水放入沸水中后,吸热升温,当升到100时,试管内外没有温度差了,热传递不再进行,试管中的水不能继续加热,由上面分析可知,试管中的水只能满足一个条件:“达到沸点”,缺

8、少第二个“继续吸热”的条件,所以试管中的水不能沸腾、【正确答案】C习题精练【一】基础训练1、今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干旱,气象部门多次用火箭弹向适当云层中抛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实施人工增雨、在人工增雨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凝华B、升华C、液化D、熔化2、对于淡水严重短缺的海岛,海水淡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如下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海水淡化流程图,在这一过程中海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汽化B、汽化、液化C、汽化、升华D、升华、液化3、两只相同的杯子放置在窗前,分别盛放等高的水和酒精,一段时间后,两杯子液面如下图、这个事例说明液体的蒸发跟液体的()A、表面积大小有

9、关B、温度高低有关C、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D、种类有关4、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下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5、实施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是飞机在高空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于是高空水蒸气便成小冰晶或成小水滴,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从而形成降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6、如下图是两种降温方法:冰块降温和喷雾降温、冰块降温,是因为冰块变成水的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过程需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喷雾降温,是因为水雾在过程中也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二】提高训练7、小明同学认真观察烧开水的过程,初步发现当水沸腾时,不断有“白气”出现;但通过

10、进一步的仔细观察发现“白气”的位置总是与壶嘴有一小段距离,而在水壶嘴位置什么也看不见,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上面两个现象、8、一天晚上气温20左右,某市一辆运送液化石油气的汽车发生了交通事故,导致车上气罐内的液化石油气泄漏,泄漏的液化石油气急剧汽化,消防队员在施救过程中,无意间发现泄漏孔附近潮湿的棉纱结了冰,于是消防队员用潮湿的棉纱堵住泄漏孔,不一会儿棉纱居然结了冰堵住了泄漏孔、小明同学猜想泄漏孔附近的温度应不高于0;而小明的母亲那么猜想泄漏孔附近的温度仍然为20左右、(1)根据描述的现象,你认为谁的猜想是正确的,这样猜想的依据是什么?(2)请你解释为什么堵泄漏孔的潮湿棉纱会结冰?9、江阴南

11、金中学物理兴趣小组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这样的猜想:“保温瓶内的水温下降快慢可能与保温瓶中所盛热水的多少有关”,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他从总务处借来了8个容量相同的保温瓶做实验,在8个保温瓶中分别装入初温相等、质量不同的热水,在同一环境同时测量,以保证环境温度相同、8个小时后再测量水温,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1)同学们回顾实验的过程,确认读数正确无误,但他们发现6号保温瓶中水的温差与其他保温瓶中的水的温差趋势明显不一致,你认为实验的时候,在器材选择上还存在什么问题?应该做怎样的改进?(2)分析表中数据后你觉得保温瓶水温下降的快慢与保温瓶中水的质量存在什么关系?(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采用如下方案:

12、选用同一只保温瓶连续进行多次实验,每次实验时,保温瓶内装入温度相同、不同质量的热水,经过较长相同时间后,测出保温瓶中水的温度,然后将其比较,从而确定保温瓶保温效果与盛水量的关系,请分析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有何优点和不足,并说出理由、参考答案【知识梳理】1、固液吸2、不变熔点升高没有3、液固放4、不变凝固点下降没有相等5、液气吸蒸发沸腾6、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周围空气流速液体的种类7、不变沸腾1008、气液放加压降温9、固气吸10、气固放【习题精练】【一】基础训练1、B2、B3、D4、C5、升华凝华液化6、熔化汽化【二】提高训练7、离水壶嘴近处温度较高,水蒸气不易降温发生液化现象,离水壶嘴远

13、处温度较低,水蒸气容易降温发生液化现象、8、(1)小明潮湿的绵纱结了冰,其实是水凝固的过程,而冰是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和凝固点,也就是0,继续放热就会凝固、(2)棉纱结冰的更主要原因是液化石油气急剧汽化,汽化过程需要吸热,使得周围温度迅速降低,降到了不超过0,因此棉纱向周围放热,0的棉纱上的水放热,凝固为晶体冰、9、(1)与其他保温瓶相比,6号保温瓶保温性能特别差;另选用保温性能相同的保温瓶、(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保温瓶中水的质量越大水温下降得越慢、(3)优点:采用同一保温瓶,可确保每次实验时保温瓶的保温性能完全一样;缺点:不能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所有实验,环境温度的不同对实验结果也会造成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