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草船借箭 (2).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97545 上传时间:2021-07-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草船借箭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5草船借箭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草船借箭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草船借箭 (2).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草 船 借 箭五年级 周琛毓【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会写12个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3.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的方法。【教学重点】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获得阅读名著的乐趣。【教学难点】感受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和神机妙算,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感悟周瑜的心胸狭窄、险恶用心。【教学过程】一、播放歌曲,情景导入。1.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长江边,曾经有无数的英雄豪杰演绎了无数神奇的故事,今天,就

2、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草船借箭。2.这篇课文选自三国演义,你熟悉这部书中的哪些人物?哪些故事?3.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读读21页的“阅读链接”。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利用形象思维初步感知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另外,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让学生对课文背景有大致的了解。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扫清字词障碍。(提醒注意:“擂、丞、寨”的读音;“忌、遮”的字形)交流自己在学习中的疑问或感受。3.过渡:诸葛亮神机妙算,周瑜自叹不如,他们的对话暗

3、藏玄机,“草船借箭”将乾坤扭转。下面让我们一起快速地默读课文,弄清“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借箭原因(第12自然段)借箭的准备(第35自然段)借箭的经过(第69自然段)借箭的结果(第10自然段)三、精读课文,理解借箭原因。1.通过刚才的阅读,我们知道周瑜妒忌诸葛亮,想要陷害他。周瑜是怎样逼迫诸葛亮一步一步地接受造箭的任务的?诸葛亮又是怎样接下任务的?读读第一部分。2.(1)周瑜以“公事”为由,步步紧逼,把造箭的任务交给诸葛亮。周瑜开始以“公事”为由,要诸葛亮“不要推却”,接着又以“十天”为期来刁难他,最后当诸葛亮承诺三天造好时,又逼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以便抓到字据口实,日后好堂而

4、皇之地加害于他。因此当他以为诸葛亮“中计”时,便显得很“高兴”。(2)面对周瑜的阴谋,诸葛亮为什么不当面揭穿他,反而主动立下军令状?以诸葛亮的谋略,识破周瑜的用意自然不在话下,但是他并没有揭穿周瑜。当时正处于孙刘联合抗曹的非常时期,在这个背景下,诸葛亮之所以没揭穿周瑜的阴谋,是怕伤了和气,孙刘联合战线会破裂,导致出现被曹军各个击破的危险。(3)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呢?提示:周瑜非常工于心计。诸葛亮主动请任,其目的是将计就计,不露声色地麻痹周瑜,使之觉得自己很高明,连诸葛亮上了自己的圈套都不知道。这样一来,他必然特别得意,就会放松警惕,从而使诸葛亮掌握主动权。3.分角色朗读。要充分考虑到人物的心理活动,以达到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了解人物特点的目的。4.说说周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心胸狭窄,嫉妒心强。四、教师总结。面对周瑜,诸葛亮立下军令状,那么他是如何借到箭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