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差异 (2).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04734 上传时间:2021-07-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解决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差异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如何解决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差异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如何解决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差异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如何解决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差异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如何解决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差异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解决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差异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解决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差异 (2).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何解决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差异摘要:新课程标准认定: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为非零起点。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不同环境和不同教育的影响,每个学生所表现出的个性、兴趣、意志和能力等非智力因素上呈现了很大的差异。面对这一现状,信息技术教师应针对每个学生所表现出的差异性,在课堂上应因材施教,培优补差;特别是针对信息技术课的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实施策略。正文: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水平的差异性逐渐扩大化。由于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所处环境、教育影响及个人的努力程度等方面的不同,致使各年龄阶段中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表现出其特殊性和差异性。为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有必要采取“

2、差异教学”的形式或手段进行的教学。其实质是“培优补差”,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信息技术课堂中的现状每节课把任务布置下去,基本上在五分钟之后,一部分同学已完成任务,或玩游戏,或浏览网页,或网上聊天,他们做得都很隐蔽,一般不会让老师发现;另一部分同学动作慢慢腾腾,经常犯简单操作错误,任务一般完不成,个别同学甚至任务没完成,也在玩些其他东西。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根源就是差异性。到底有哪些差异性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种:1学生基本功的差异由于在中学阶段信息技术这门课主要学习的是计算机的应用,有些学生家里没有计算机甚至学习这门课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一切从零开始;而有些学生已经是

3、计算机领域中某一方面的“小能手”、“小专家”了,这就造成了学生之间客观上的差异。如上课时学生甲比学生乙思维要敏捷;学生丙长于形象的直观记忆,学生丁则擅长于抽象的语言记忆。有的学生接受能力明显强于其他同学,有的参加过校外培训,有的甚至参加过电脑作品大赛,有的则连电脑都从未接触过。从而导致他们在学习不同的内容时就产生了差异。2学习兴趣的差异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各种能力、兴趣也不同。反映在课堂上,如有的学生指法进步很快,但学习软件操作时颇感吃力;有的学生做作品创意不错、美工很好,但对程序设计思想的理解力不强。如A类生学习兴趣浓厚,爱好广泛,求知欲强,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学习成绩稳定;B类生智力因素好,缺乏

4、刻苦精神,学习兴趣有偏差,成绩不稳,但有潜力;C类生智力或非智力因素相对差些,学习吃力,成绩不理想。只有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学习起来才会事半功倍。只有了解学生存在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对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实施“差异教学”。3学习态度上的差异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有很大差异:分为主动型、非主动型、被动型三类。不同类型的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师教导方式的要求及完成学习任务情况均有较大差异。如果对不同知识水平、情感水平的学生进行相同内容、统一进度、同一方式的教学,势必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丧失对学习的兴趣,或把时间和精力用在电子游戏上;基础差的又会“吃不了”,加剧厌学情绪,甚至放弃

5、了对这门课的学习。二、差异现状的解决方案“差异教学”素质教育首先要承认学生个性差异和个性品质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并把此作为实施教学的依据。差异性教学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因材施教。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能使低层次学生有反馈机会,有补偿的余地,使高层次学生有独立思考、发散思维的空间。如何开展差异性教学,采取怎样的教学手段来促进差异性教学呢?我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1、改善学习态度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差异很大,如在讲到文件的下载时,有些学生在完成了文本、图片、网页数据文件下载后,就会想到下载可执行文件,学习积极性高、动手能力强;而有些学生天性不愿探索,所以教师

6、就应该适时地引导学生多操作多动手,自己去探索网络上的未知世界。如:布置选做作业,让能很快完成课堂作业的学生另外加做选做作业,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提高自身知识、技能水平,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另一方面避免出现基础好的学生无事可做的情况。2、因材施教,培养个性发展在跟学生的接触中,我发现在前一段时间不显山不露水的学生,在学习程序设计的课堂上却回答问题积极、理解程序思想能力极强、编、测程序速度快、自己向更深的方向研究甚至有时经常问倒我。问他原因,原来是兴趣使然。看来兴趣真的能让普通变得不平凡!如在讲深入编程时,有的学生一接触编程就发怵,总感觉程序语句跟我们平常的思维说话不一样,从而没有了自信;我就用

7、制作移动的小汽车为例子入手,几句语句就能做到让汽车从不同方向移动,学生很有成就感也有了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此之后的教学中我更加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每个学生的兴趣都不同,虽然不能让不感兴趣的东西变得很感兴趣,但是学习过程中适时地表扬和鼓励,设计任务时尽量用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实例,能让学生耐心的将不感兴趣的知识学下去,在以后知识的积累中,才不至于成为盲点和缺憾。3、小组互助学习首先应了解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兴趣和计算机技术,重新编排座位,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组的组长由这些“小专家”来担任,组员在做练习、作业时遇到困难可以找组长来帮忙解决,这会让他们原本觉得索然无味的信息技术课变得有成就感。将计

8、算机基础很差的学生安排到各组组长旁边,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风气。4、加强计算机安全知识的讲解这些“小专家”计算机技术好,但其中一部分通常也是电脑、网络的破坏“好”手,如下载、发送病毒,破坏操作系统,卸载还原精灵。所以对他们合理使用信息技术道德素养方面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有的学生会咨询我一些木马、病毒方面的问题,我会将我所知道的全告诉他们,但也会教育他们要将学到的知识用到正途,计算机网络上的侵犯同样也是犯罪。5、个别辅导对一些家里没有计算机平时没有机会接触电脑的学生,要最大限度的让他们和电脑、网络接触。这一小部分同学可能根本听不懂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当然上机操作做练习、作业时也相当吃

9、力,比如在我教的班级里,就有学生按我的要求在IE地址栏里输入网址,但是却不知道按回车键就可以登录网站;有的甚至输入文字都很吃力。所以在给他们布置作业时,可以相对的降低难度,那怕只是打几个字、熟悉一下常用软件或是浏览一下网页。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差异是永远存在的,作为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把握好这种差异,从这些差异中如何找到教学平衡点,缩短学生间的差距,让差异转变为优势,使每位学生都有选择适合自己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在教师组织引导和激励以及学生自我约束之下,人人学有所成,有所发展。实际上,如果能把学生的差异性转变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教师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学习资源,变通方法与策略,变不利为有利,则学生差异性问题并不值得我们如此畏惧,反而会成为最有益的力量源泉。但这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高水平调控课堂学习行为,挖掘学生潜能和团队智慧,关爱学生并及时把握他们的真实需要,建设学习型课堂,在师生共同发展中彼此体验和享受学习的快乐。2012-5-10何 娟如何解决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差异何 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