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11694 上传时间:2021-07-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方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方案贾寨柯中学 叶佩艳教学课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背景:面向学生:七年级 学科:语文 课时:3课时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读准字音,自主解决字词。教师:将问题制成PPT课件,百度搜索相关视频。教材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书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个单元安排的是以“成长”为主题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的是鲁迅先生自己从孩童游戏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学习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了解少年鲁迅在游戏、学习中所具有的童真和童趣,发掘他对生活的情趣和感受,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的启迪,同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这篇课文的

2、教学重点,一是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课文所表现的童趣和童真;二是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理解对比和过渡的作用,三是进行练笔活动。教学的难点,一是理解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二是理解课文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及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者特征分析: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有些内容,如百草园里的故事、雪地捕鸟的活动学生可能比较感兴趣,易于理解;而有些内容,如三味书屋中的环境、学习活动,可能不感兴趣,难于理解。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处理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一些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

3、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到思想的启发。3、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理解课文中对比和过渡的作用。4、结合阅读赏析,进行练笔,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方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容量大,难点多,由于我们的学生与作者童年所生活的时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学生对课文中所写的事物可能比较陌生,缺乏兴趣,难于理解,所以要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就必须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把课文读熟,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用百度搜索的视频美文共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理清课文的层次;然后深入研读赏析,交流讨论,感悟课文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同时结合相关的内容进行练笔活动,使读写

4、紧密结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过了一个年,你发现周围的同学有哪些变化?生:有的同学个子长高了,有的同学变胖了,有的同学师:是啊,同学们都在成长啊,不仅身体成长了,而且心理也成长了,变得懂事了,变得逐渐成熟了鲁迅先生童年的成长过程是怎样的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啊?生:想!教师板书课题: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检查预习大屏幕出示,认读生字新词:攒成 拗过去 菜畦 桑葚 轻捷 蟋蟀 臃肿 脑髓 相宜 确凿 书塾 方正 博学 蝉蜕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3、整体感知播放课文朗诵视频(美文共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欣赏课文。【百度搜索http:/ ,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

5、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品读,然后写话。交流写话,看看动词使用是否准确。6、师生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7、布置作业熟读课文第九自然段到结尾的部分。第三课时1、品读赏析朗读第9自然段(过渡段),大屏幕出示问题: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大屏幕出示:揣摩下面的文字,回答括号里的问题: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吧(“我”到底知道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3、品读赏析默读写“三味书屋”的部分,大屏幕出示思考题:a、作者是从哪些

6、方面写三味书屋的?b、怎样理解学生的提问和先生的态度?c、作者为什么要写学生贪玩逃学的内容?d、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感受是什么?4、合作探究大屏幕出示讨论题:a、三味书屋与百草园在内容上是怎样的关系?b、本文对比的作用是什么?c、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小组讨论5、总结全文师:从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两方面来谈一谈学了这篇课文有哪些收获?6、布置作业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写景状物的方法,写一处景物。板书设计: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景物 环境百草园 传说(对比)三味书屋 学习 捕鸟 玩耍 自由快乐 枯燥无味教学反思:采用谈话法自然导入新课,运用美文共赏视频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理解了课文的基本内容,体会了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赏析了作者写景状物的方法,理解了课文中的过渡和对比的作用,领悟了文章的表达方法;结合阅读课文,进入了练笔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不足之处是课文读得熟练程度不多,缺乏感情。-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