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于金环.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16280 上传时间:2021-07-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中的父与子于金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于金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于金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于金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震中的父与子于金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中的父与子于金环.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 题地震中的父与子授课教师资源使用借鉴使用( ) 自主备课( )本课教案借鉴了( 齐雨洁 )老师的教学资源,在( 体会父子的了不起的精讲部分 )进行了修改。教学内容17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学情分析在本文的教学中,要力求让学生学会朗读。即通过读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读,让学生理解内容,体会出情感来,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进入文中情境。根据不同人物的特点,用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情感。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2学生通过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的描写,体会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流程教学过程自主能力训练点及具体措施复备切入主题聚焦重点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导入新课1.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美国作家马克.汉林写的这篇文章,请大家齐读课题。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有一年,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一位父亲在所有人都认为他疯了,孩子已经全死了的情况下,独自挖了38个小时,最后救出了他的儿子和他儿子的同学。)3. 围绕这件事,写了四个令人感动的场景,谁能用简

3、练的语言概括的说说。(奔向废墟 不顾劝阻 挖掘废墟、父子相拥)4.课文中又是如何评价这对父与子的呢?谁来说一说。(了不起)自主尝试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借助老师的试学提示,完成本课重点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尝试解决能力。自主交流反馈的能力:通过与小伙伴和老师的分享,培养学生自主交流反馈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归纳总结能力:通过学习文中的积累,运用赞美的形式总结父子的了不起,培养学生自主归纳总结能力。自主试学尝试解决试学提示:1. 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默读课文。2. 画出文中让你觉得这对父子了不起的语句。同伴互助分享补充小组之间汇报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从下面句子中理解和感悟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并带着自己

4、的感受练习朗读。交流讨论 精讲点拨二、抓重点语句,体会情感,领悟写法。(一)抓人物态度变化,感受父亲的了不起汇报交流;在“奔向废墟”这个场景中,你觉得父亲哪了不起?指名说。老师:从刚才的发言中,我们会发现在大地震来临之际,父亲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父亲表现发生了变化。由一开始的绝望坚定,真了不起。(二)聚焦“求助”,学习对比,感悟父亲的了不起在“不顾劝阻”这部分,你又觉得父亲哪了不起?1.引导发现反复的语言形式及其作用,感悟爱的坚守。学生发言,老师提炼从刚才的发言中,我们发现同学们找的是父亲的语言,来,我们读一读这几句话。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读着这样的语言,你有什么

5、发现和感受?(引导学生答出语言反复的,反复的背后是父亲对儿子的不离不弃、对信念的坚守)2. 回归场景,发现对比,感受父亲了不起三、聚焦 “相拥”,学写对比,感悟儿子的了不起。那我们又从哪看出儿子了不起呢?(1)父亲在废墟上挖掘儿子,他挖了8,12,24,36小时,儿子呢?儿子在废墟下等8.12.24.36小时这38小时中,在废墟下的孩子们都做了些什么呢?(2)依据文中线索想象“我告诉同学不要害怕” (3)对被埋在废墟下的儿子和他的同学们而言,在这38个小时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环境、心情、时间变了。一切都在变,没变的是儿子对父亲的坚信)(4)小朋友们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让学生先说,

6、然后按时间排)刚刚经历的大地震,被埋在废墟下的孩子们他们的心情可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仅剩的水和食物都用完了,而地上还在不断传来倒塌和爆炸的声音,此时孩子们他们的心情可能是黑暗笼罩了周围的一切,饥饿的孩子们连呼喊的力气都没有了,此时孩子们他们的心情可能是平静着急失望绝望(板书)(5)如果我们要体现出废墟下儿子如同父亲般的了不起,有哪些方法我们可以用呢?(反复,对比)(6)运用对比的写法写话到12小时的时候,小朋友的表现是什么?阿曼达的表现是什么?到24小时的时候,小朋友的表现是什么?阿曼达的表现是什么?到36小时的时候,小朋友的表现是什么?阿曼达的表现是什么?选择一处进行写话(7)评改(针对不同

7、时间段小朋友们的表现进行评改)(8)文本与练笔交融,升华情感12小时:地震发生后,父亲来到学校的废墟前,挖掘儿子。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但他坚信:儿子在等我。那么此时的废墟之下呢?24小时:又过了12小时,父亲的手都磨破了。但他依然坚信:儿子在等我。那么此时的废墟之下呢?36小时:就这样父亲挖掘了36个小时,浑身布满了血迹。但他始终坚信:儿子在等我。那么此时的废墟之下呢?(9)从你们的写话中,让我们感受到儿子同样是了不起的。 加深理解 总结提升四、整体回顾,升华情感1.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感人的场面吧。当突如其来的地震袭击洛杉矶的的时候,父亲不顾别人的劝阻,毅然决然地冲向废墟,寻求帮助,谁

8、来读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当所有人都认为他疯了的时候,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儿子在等我,于是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父亲坚持挖掘的信念没有变,这还是因为他对承诺的坚守。终于在父亲挖了38小时后,人们看到了这样幸福的场景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回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让我们一起来读出这

9、个幸福的瞬间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2.同学们,你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动吗?请再把你的感受做批注。(第三次批注。)父亲给孩子一个承诺,父亲和儿子都能够坚守这个承诺。3.同学们,知道吗?这篇文章是一篇演讲稿的一部分,马克 汉林在32个国家200万人进行4000次的演讲,给不同的人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能够鼓舞人的斗志,通过今天的学习,如果让你再给这个演讲稿起个题目你会起什么呢?(信念战胜一切 信念的力量 我们的精神)梯度精练 拓展延伸 同学们,我们都是在父母的身边长大,父母给了我们无限的关爱,而有些爱只是我们还不知道罢了。小练笔:写一写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我们就可以用上今天学习的一些写作方法,比如说:语言描写,还有反衬的方法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板书设计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父亲 8 12 24 36 爱的承诺 反复 与 对比 儿子 8 12 24 36 坚守课后小结本文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与上一篇一样,需要体会人物描写的作用及效果,所以我设计的试学工具就是希望让学生对此有所关注。本次教学重点关注学困生,调动学会的学生担任小老师,效果较好。贯穿了读写结合,给学生们练笔的机会。在这节课中,我进行了“想象写话”,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同学们更深地走进父亲,情不自禁地感动于父亲的了不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