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泽亚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16467 上传时间:2021-07-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冯泽亚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冯泽亚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冯泽亚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冯泽亚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冯泽亚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段:小学学科:语文教材版本:人教版年级/册:五年级上目录:1. 地震中的父与子本次研修的重难点题目(知识点):PPT的制作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描述: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学习内容分析: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小学语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机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经过三十八小时

2、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儿子和同学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这是一篇表现特殊环境下的父子情的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平实,但令人震撼。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学生学情分析五年级共有学生的年龄大部分在11岁左右,年龄结构比较正常,男女生比例均衡。但部分学生基础较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自律性差,上课好动,喜欢说话等。课堂设计需抓住他们对父母的爱心去上课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揭

3、示课题1、同学们,我们都在父母的关爱中快乐地成长,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亲情有了越来越深切的体会。亲情是黑夜里明亮的烛光,刺破夜幕;亲情是冬日里温暖的阳光,驱走严寒。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一同感受这种浓浓的爱。(板书课题,齐读)2、请同学们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文中的父与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板书:了不起)(二)品读感悟,体会亲情体会父亲的了不起过渡:在地震中,人类如同蚂蚁般渺小,生命在弹指间灰飞烟灭。这节课就让我们深入阅读课文内容,体会父与子的了不起在哪里。1、请同学们细细默读课文,思考:你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父亲的了不起呢?画出重点词句,并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2、小组

4、交流。3、全班交流汇报:(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重点抓住“冲”这个动作,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担心的心情,他迫切想知道孩子的情况。)(2)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1)引导学生体会父亲失去儿子的撕心裂肺的悲痛心情。2)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父亲的绝望。(指名读,评读,齐读。)(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1)引导学生从读中体会父亲的坚定信念。(板书:坚定)2)分小组练读,展示读,评读。(4)理解重点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

5、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课件出示】1)说说你从这一句读懂了什么?(挖的时间长)师:同样表示挖掘的时间,作者在这里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比较:读读这两句,哪一句表达的效果更好。【课件出示】A: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B: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师:反复读读第二句,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父亲寻找儿子过程的漫长及艰辛?2)这里有一个字突出父亲挖的艰难,找到了吗?抓住这个“挖”字想开去,你还能读懂什(任务的艰巨)师引读:是呀,多么艰巨的任务啊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

6、时,没人再来阻挡他。3)这里的“挖”还可以写成什么词?(掰、抱、拣)一个“挖”字包含了这么多的动作,你体会到了什么?(挖掘的辛苦)师再引读:父亲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啊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4)“没人再来阻挡他”,联系前文,哪些人曾阻拦过他?他们阻挡他,是因为?(没希望、太危险了)师:到底会发生什么危险呢?让我们快来看看吧!6)这么危险,为什么父亲还是不顾一切的挖呢?(在现在这场大地震中,阿曼达困在了废墟里,父亲想的是一定把他救出来,并对他说“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过渡:正是这一语千金的承诺,支撑着父亲走向废墟,不顾劝阻,不畏艰险,挖了两天一夜,38小时,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以至于父亲成了这个样子。指名读:多么伟大的父爱,多么惊人的力量!就让父亲的高大形象定格在我们的心里吧,具体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师生活动:1、回家后为自己的父亲洗脚,看看他们的脚和你的脚有什么区别?写出你的感受。2、拥抱你的父亲三分钟,写出你的感受。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课件教学评价设计评价方式与工具:其他评价量表内容:无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