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45431 上传时间:2021-07-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3.4节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案 l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2)知道光的折射的初步规律,并能用该规律分析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过程与方法(3)经历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重点培养通过观察和分析,从现象中发现物理规律的能力.(4)观察生活中因光的折射而发生的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6)关注周围生活中的折射现象,乐于用学过的知识研究其中的原因.l 教学思想 作为新课标下光的折射一节内容,无论从教材的内容知识点数量和难度要求都大大降低了,而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学生的合作

2、探究、讨论、观察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上。所以让学生动起来,不仅是手动起来、更重要的是思维动起来,而且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思考、而不是一种被动的思考。让学生多发言、多探讨、多动手真正地去利用自己聪明才智掌握知识也是这堂课的出发点。l 教学重难点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和探究过程难点: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l 教学过程一、 新课引入(一)复习光的反射1. 光的反射现象、反射现象的规律 板书 (二)课前活动1.观看海市蜃楼视频2.筷子斜插在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筷子“弯折”现象.二、新课教授(一)光的折射现象教师演示光的折射现象1.光的折射现象:光由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

3、的折射。(二)有关折射的几个光学名词学生观察光线从空气进入水后发生的变化,然后尝试画出光路图,老师介绍有关折射的几个光学名词。(三)光的折射规律1.提出问题由学生比较光的反射光路图和折射光路图,并提出问题:(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会在同一平面内吗?(2)在反射现象中光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会等于入射角吗?(3)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吗?2.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1)老师介绍实验仪器(2)学生自主探究(3)学生提交探究结果3.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得出光的折射规律:(1).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法线 两侧。(2).光从空气斜向射到

4、水表面时,折射光线向线 偏折 ,折射角 小于 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 增大 .光垂直射到水表面时,在水中的传播向 不改变 .4.学生讨论、评估探究过程。重新发现并提出问题:(1)如果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是如何发生折射的?(2)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否可逆?同学讨论提出解决方案,继续探究5.学生自主完善折射规律:(3).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 大于 入射角.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逆 .6.由老师演示光在空气和玻璃中的传播情况,提高规律的普适性。(四)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1. 教师作图解释笔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筷子“弯折”的原因。2.学生尝试解释“海市蜃楼”的成因。3.

5、解释用钢叉叉鱼的技巧。4.学生自主提出并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三、课堂练习1.根据题意作出大致的光路空气玻璃2.右下图中,OA、OB和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其中 是法线,反射角为 度,折射角为 度,界面的 边是玻璃.3.春季郊游,小东看着河水非常浅,就想轻易涉水过去,你能对他说说不能贸然过河的道理吗四、知识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1.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折射规律.3.用光的折射解释简单的光现象.五、教学反思:经过这节课后,我们需要一些教学反思。反思本节课设计与教学能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思学生能否掌握光的折射知识?反思学生有没有学会独立自主探究学习?以及,我们还需要反思还需要努力的就是本节课里的一些细节问题,重点突出了吗?难点突破了吗?学生们学以致用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