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1).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74514 上传时间:2021-07-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钱塘湖春行(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钱塘湖春行(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钱塘湖春行(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钱塘湖春行(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钱塘湖春行(1).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钱塘湖春行教学案例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古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情感目标:感受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通过精读、诵读、美读,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象感悟诗歌内容。教学方法:美读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课前准备:要求学生搜集有关描绘西湖的诗文,体会西湖的美。学情分析及相应对策:七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初中,对诗词的教学在小学阶段要求背诵为止,而到了初中阶段古诗的赏析已是考试考查的范围了,所以在初中

2、阶段除了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还需要教给学生赏析诗词的方法,并能够品味诗中的意境。所以在上课时除了让学生多读、美读、背诵,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完成教学任务,并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中获得知识,得到美的熏陶。教学手段:为增强本节课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参与性,让学生更容易品味诗的形象和意境,借助多媒体网络辅助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新课1、投影西湖春景图,播放春江花月夜的音乐,由图片及音乐营造一种浓浓的学习氛围,从而引入课题。2、引出白居易,简介作者。3、出示学习目标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二、初读感知诗意。1、学生自读。2、教师范读。并要

3、求学生标注出停顿。(1)、教师讲解诗的节奏,学生找规律。(2)、结合幻灯展示的停顿齐读。(3)、以接龙的形式读诗。(4)、节奏既可以按音节划分,又可以按意义单位划分。范读。3、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4、学生介绍作者。5、同桌一人读,一人闭上眼睛想象,在脑海中勾勒图画。6、边想象画面边读。三、赏读解其妙处。1、问题一:诗中的春景本事一些零散的片断,使人是如何把它组合成一幅幅流畅的画面的?明确:游踪。2、问题二:如果我们把这首七言诗的颔联去掉三个字,变成一句四言诗。你感觉怎么样才会不伤害这首诗歌的美?学生交流后回答:早莺争树,新燕啄泥。莺争暖树,燕啄新泥。3、问题二继续探究:早莺争树新燕啄泥。早

4、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试读这一句,体会添加上的字词有什么表达效果。注意重音的处理。四、诵读诗我交融。1、张开想象的翅膀,把你最喜欢的诗句所表现的画面和情感涌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2、学生描绘,教师板书总结。结合朱自清的春,品析颈联。男生读出醇厚,女生读出景美请柔。3、同桌之间吟咏背诵。4、制作卡片,送给同桌。要默写上这首诗。提示这些字的写法:啄,阴,初5、让学生到讲台前表演“春行”。6、春诗春歌知多少。拓展阅读赏析春晓、咏柳、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五、读罢咀嚼应用。“乱花渐欲迷人眼”在今天已有了新的用武之地。屏幕展示两组例句。学生齐读布置作业:设计一个语境,恰当的用上“乱花渐欲迷人眼”。起立齐诵钱塘湖春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