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芳娣的实践反思.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75359 上传时间:2021-07-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丁芳娣的实践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丁芳娣的实践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丁芳娣的实践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丁芳娣的实践反思.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2015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实践反思模板实践收获在课堂上,我较多地使用简易的多媒体,主要就是运用PowerPoint来制作课件。一、激活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心理场我们应当认识到:教室中教师和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信息场,教与学是心灵、语言、信息交换的一个过程。学生掌握知识表现为自身内在的学习需,“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赫尔巴特语)因此,兴趣的激活、保持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兴趣作为支配人们行动的动机,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反映的结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大量的表征,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活学生的兴奋点,是激发学

2、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多媒体以其强大的表现力,使客观事物的形、光、声、色等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对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心理场。二、点化难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紧扣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抓住重点和难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给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通过设计课件,突出重点、分化难点,化难为易,逐步解决问题。、化抽象为形象,化概括为具体美国教育家德加?戴尔认为,当学习是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时,获得知识和技能就比较容易。语言文字作为描绘客观世界的符号,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由于多媒体可以提

3、供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客观世界的表象,将抽象、概括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可感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了联系,化难为易。如鸟的天堂中有一段描写榕树叶子“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引导学生理解“颤动”一词是个难点,“颤动”字面上可解释为“抖动”,光理解这些是不够的,这时,教师可用多媒体演示:晨曦中,那青翠、油亮的新叶在微风中轻轻地颤动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点拨,学生便领悟到了“颤动”一词进行说话训练。这样,从感知理解运用,从抽象具体抽象,词语的理解在表象的作用下真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想象、联想是作者从客

4、观实体上生发出来的。以多媒体为载体,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主观感受,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例如:第六册荷花一课,引导学生理解想象“我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是一个难点。如何突破难点呢?有位老师设计了如下课件:先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华欣赏满池荷花。它们姿态各异,看着看着,我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多媒体演示:我在荷花中翩翩起舞,满池的荷花也随我一起翩翩起舞蜻蜓向我飞过来,告诉我飞行的快乐;小鱼向我游过来,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小作者的观察想象虚实结合、动静相生,整个难点的突破是在欣赏的过程中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驰骋于美的画面中,积极参与进教师的教学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兴趣激

5、发为先导,以视听为手段,以提高课堂参与率为目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我们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目的。问题建议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实践中的主要问题、困惑与建议。1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 在多媒体课堂上,大屏幕与教师处于同一个位置。在课堂上,教师围着键盘和鼠标转,成了“操作员”“机械师”,教学活动成了学生“看电影”,学生的思维处于休眠状态。 而事实上,教学应该是教书育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教学过程,师生之间不仅需要知识交流,更需要情感交流。但在多媒体教学课堂上常常会看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多依赖多媒体,减少了讲解份量,认为只要多媒体课件动画生动、色彩和谐,就

6、便于学生接受知识。事实上,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教学过程,师生之间不仅需要知识交流,更需要情感交流。 2花哨的音效色彩影响教学效果 多媒体以其直观、形象、生动的现代视听效果无疑会改变传统教学的沉闷气氛,使课堂教学变得色彩缤纷。因此,许多教师喜欢把多媒体课件作得有趣一点,花哨一点,档次高一点,运用大量的三维动画、丰富的声音效果,一会儿潺潺流水,一会儿流星划过,令人目不暇接。学生是一个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群体,他们在最初接受多媒体教学时,受到强烈的感官刺激,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过多使用多媒体的声像效果,过分刺激学生的感官,其感官的敏感程度就会降低,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增多,学生对多媒体教学

7、的好奇心反而会逐步减少,对这种教学方式的兴趣日趋下降。若课件上的画面过多过滥,极易给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必然会束缚学生的想象能力。 3注重形式,盲目运用:有些学校,已经把是否利用多媒体课件看成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不管是什么课,不管什么内容,也不管是否适合使用课件,都要求使用课件。这不仅浪费老师制作课件的时间,对于学生也毫无帮助,纯粹是一种形式。我们不能重形式而轻内容,课件毕竟只是一种辅助工具,我们只能恰当的运用它,而不能盲目的依赖它。总而言之,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工具是现代教育的一大亮点,它将成为学生和老师的共同需求。但课件的制作终究是以促进课堂教学效果为目的的,我们应认真总结课件教学的课堂经验,尽量避免和解决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弊端,可适当的将传统教学与课件教学相结合,注重课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切忌盲目使用课件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多更高水平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