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1 敬畏自然.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76535 上传时间:2021-07-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1 敬畏自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1 敬畏自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1 敬畏自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1 敬畏自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1 敬畏自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1 敬畏自然.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人与环境11 敬畏自然精彩开篇词生态问题是一个全球问题,让我们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学习目标1.把握“敬畏自然”的内涵,理解作者观点。2.关注自然,保护环境。3.学习文章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的写作特点,品味兼有哲理性文学性的语言。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一直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高天流云,大漠孤烟,青山绿水,春华秋实。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发展,人类已渐渐远离了自然,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然,而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在自然母

2、亲面前我们应当有敬畏之心?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学完本课后,我们也许会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份爱护大自然的责任。(板书文题、作者)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鲲(kn)鹏 斥(yn) 蓬蒿(ho)咫尺(zh) 狼藉(j) 相形见绌(ch) 美味佳肴(yo)(2)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蓬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精巧:精细巧妙。咫尺:比喻距离很近。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呐喊:大声喊叫助威。佳肴:精美的菜肴。不自量力: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多指做力不能及的事情)。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2.作者

3、简介严春友,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新论大自然的智慧宇宙全息统一论(与王存臻合著)等。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独立阅读文章,理清文章的思路,简要概括每段的内容。全文一共有11个段落,可分为5个部分。【交流点拨】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人类宣称“征服自然”,实在是不自量力的狂想。第二部分(第2-5段):着重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第三部分(第6-7段):进一步阐述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第四部分(第8-10段):作者从自然智慧进而论述宇宙生命。第五部分(第11段):得出人类理应敬畏自然的结论。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整体感知课文,这节课

4、我们一起来理解课文。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再次快速阅读文章,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思考问题:(1)作者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什么?【交流点拨】敬畏。(2)解题:“敬畏自然”的内涵是什么?【交流点拨】“敬畏”有两层含义,一层为“敬重”,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二层是“畏惧”,但不是简单的害怕,而是说破坏大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惩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3)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交流点拨】最后一段。来源:学。科。网Z。X。X。K(4)作者为什么提出“敬畏自然”的观点?【交流点拨】因为人类常常与自然对立,有时违背自

5、然规律,受到了自然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爱护自然,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发展。所以作者提出要“敬畏自然”的观点。(5)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交流点拨】人类与自然都是孕育生命的组成部分,都是平等的生命,只是存在的形式不同,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6)“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极无为的口号?【交流点拨】不是消极无为的口号。敬畏自然的“畏”有其特定的含义,现代人之“敬畏自然”,与原始人对大自然的畏惧是不同的。“敬畏”之“畏”,可以从“爱护自然”一语中探得它的含义。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破坏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处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

6、,人类应该调整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不应该与大自然对立起来,自然界不是人类征服的对象,而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人类应该与自然求得和谐的发展,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使自然界更美好,从而使人类的生存更为美好。四、板书设计敬畏自然否定“人能征服自然”的口号 人应当敬畏自然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五、拓展延伸人类应该征服自然,还是对自然保持敬畏,从来是争论的话题。作者将大自然拟人化,令我们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但也有学者以犀利的语言驳斥本文的观点。说说你的看法。【交流】示例:我赞同本文的观点,人类发展要遵循自然的规律,不能以牺牲自然为代价,否则人类将自食其果,后悔晚矣!第三课时一、新课导入

7、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深深认同了“敬畏自然”这个观点,作者让人们警醒不仅仅是观点本身的正确,更是通过充满哲理和思辨的语言,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体会吧!二、自学指导预习与交流(一)语言赏析来源:学科网1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先找出自己最欣赏、最喜欢的语句或段落,读一读,并品品其中包含的深意。2.自己不理解的语句或段落。3.小组交流品读的语句;对疑难语句、语段讨论质疑。【交流点拨】(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体会:掉入陷阱,就是危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它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是破坏

8、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创造了人类这种智慧生物,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已的认识。这句话是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来源:学。科。网Z。X。X。K(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体会: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弟兄”表明宇宙间一切生命都是紧密相联的,不可分割的。(二)修辞分析找

9、出文中所用的修辞,并分析其作用。【交流点拨】1.对比:人类的智慧和自然的智慧,不但两大方面构成对比,而且两个方面的议论又有对比,用自然的眼光看人类的智慧,就包含着对比。2.拟人:(1)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理解:把宇宙比拟成为人,将宇宙的一切当成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都设想为造物主的创造,那么这种创造的智慧真是太神奇了。)(2)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理解:用拟人手法,有生动、形象、亲切的效果。)(3)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理解:拟人。宇宙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都是生命的种种形式。)(4)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

10、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理解: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3.反问:(1)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理解: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2)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理解:反问语气更强烈,更发人深省。)(3)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理解:反问更能激发读者的思考,语气也更强烈。)(4)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理解:反问句的语气更强烈,且有催人深思的效果。)三、课堂小结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

11、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对观点的阐释是层层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认为这实在是不自量力的妄想,因为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智慧实在算不了什么,人类的许多认识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却是无与伦比的。接下来作者进一步强调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敬畏自然。虽然作者的某些说法不无偏激之处,但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也许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可以使人们对自然存有几分小心,不敢妄动胡来。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解除了对自然的畏俱,也使人类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解除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的人类,总是为着自己的私利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最终损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四、板书设计语言-哲理、思辨之美来源:学*科*网手法-对比、比喻、拟人、反问五、拓展延伸读着作者精辟的论述,理性的分析,你一定也有自己的想法。请为“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来源:学_科_网【交流】示例:地球不是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地球不属于人类,而是人类属于地球。自然界的法则就是合作,我们不应只求改变世界,而应力争改变自我。但愿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不是我们的眼泪。我们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将呵护我们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