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78184 上传时间:2021-07-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作者:梁 妹(澄迈县马村学校,571923)摘 要 据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约有20%左右的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这很值得我们深思。面对这种现象,音乐教师首先要从自身查找原因。音乐这门有很强人文底蕴、应用心灵去体验、去把握的课程,而我们教师常常习惯于接受一个完整的东西,再传授给学生,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就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教师常用的固定操作程式、学生用固定操作程式学的“技艺之学”。学生在音乐课上体会、品味不到音乐的美,无法进入音乐,所以一部分学生就不愿意上音乐课了。关键词 音乐;主体地位;人文底蕴;固定操作程式;技

2、艺之学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兴趣可以给人以强大的动力。天真、活泼是孩子的天性,因此,我们平时教学的导入,必须适应学生特点,努力使学生乐于接受:如故事导入、动画导入、游戏导入、创设情境、设置悬念等。音乐这门有很强人文底蕴、应用心灵去体验、去把握的课程,但是我们教师常常习惯于接受一个完整的东西,再传授给学生,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因此就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这种就是教师常用的固定操作程式、学生用固定操作程式学的“技艺之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个个情绪高涨,师生关系特别融洽。 一、把枯燥的乐理知识融入歌曲教学中音

3、乐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音乐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音乐现实中的应用价值。”学习音乐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如有些乐理知识概念抽象,学生难于理解,怎样才能变抽象为直观,在这方面,研究人员做了些尝试和探索,比如:在教学“小节”与“小节线”概念时,让每个学生去找一根有节的竹子,课堂上,每个同学的竹子与乐谱进行比较。生动直观的学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化抽象为具体。当前,许多学生只爱学歌,不愿学乐理;只爱接受形象性的指示,拒绝抽象难懂的指示。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在教学中传授乐理知识呢?笔者经过大胆

4、探索,在实践中分析学生心理,分析他们喜形象爱热闹的特点,然后针对这个特点,积极把乐理知识融入歌曲教学中,一边教授歌曲,一边带动乐理知识的学习。例如在讲初一第一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时,这个单元要讲乐理知识调式、音阶。而调式是一个难点必须结合歌曲来进一步说明。如果脱离歌曲,单纯讲解调式的含义,学生是不爱听,就是一知半解。可先让学生学会歌曲,并体会其节奏、节拍、旋律、情绪等特点;然后分析并排列歌曲音阶;接下来讲调式分类(调式又分大调式和小调式,大调式由七个音组成,以首调唱名法的do为主音;小调式也由七个音组成,以首调唱名的la为主音);再次讲调式含义及调式主音和其他音的关系。所谓调式就是在音乐中,若干个

5、音以其中一个最稳定的音(主音)为中心,按照一定的关系组合起来并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讲调式关键是调式主音,按常规讲,学生既觉枯燥,又觉抽象。于是我这样举例说:“母鸡带着一群群小鸡你们见过吧。主音好比是母鸡,处于支配和中心地位,具有核心作用,其他音好比是那一群小鸡,他们围绕着母鸡转,小鸡服从和倾向于母鸡,就跟其他音倾向于主音一样。”比喻的运用使知识简单明了且很生动。最后结合歌曲分析调式及其内容,学生很容易说出歌曲英雄凯旋歌是以do为主音的大调式歌曲。旋律优美庄严、流畅细腻;情绪明朗自然,充满了自豪,表现了英雄凯旋归来受到群众热烈欢迎的场面。采取了把枯燥的乐理知识融入歌曲中的方法,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乐

6、理知识,认识到乐理知识的重要性,而且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二、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个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课上、课下或课外活动中,教师应多向学生讲一些培养音乐兴趣方面的知识或小故事,多让他们欣赏一些优秀的歌曲或乐曲,有了兴趣就能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尽可能发现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尽力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或潜在的创造性火花,不追求学生各方面的平均发展,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的个性。如在课堂上不强调所有学生用同一种方式整齐地表现音乐。演唱能力弱的学生用竖笛演奏来表达音乐感受,嗓音好的用歌声表达美好情感;语言表达能力强的,用故

7、事、朗诵的方法表现音乐情境;想象力丰富、擅长绘画的就用简笔画“画出音乐”;节奏感强、乐器演奏能力强的,请他们配合老师为集体的表演伴奏、指挥,丰富音乐效果。在课下,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的不同,组建各种不同的兴趣小组,如喜欢唱歌的成立声乐小组,喜欢舞蹈的成立舞蹈小组,喜欢乐器的成立乐器小组等等,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带动他们对音乐的爱好和兴趣。这样,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学习,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特长,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人”,大家都能在学习中享受到音乐的乐趣,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和聪明才智。这样的教学,学生能得不到锻炼吗?能不提高自己的能力吗?当然,这就需要教师多下工夫去了解、观察每位学生,发现其潜力。

8、三、对音乐考试的选择方法音乐的考试是为检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改进教学,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但考试方法的选择,对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通常是老师指定一首歌曲,学生唱后打分。内容单一,形式单调,既不能帮助学生学到某一方面的技能,也难了解智能与情感的发展,所以要慎重选择考试方法,适合学生心理和年龄特点,给学生一个全面合理的评价。如提前制定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同学之间互相评价,互取优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自觉性,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而且同学之间也增进了了解、互相团结。再如采用“舞台演出”形式进行考核,让学生“轻轻松松过把瘾”,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表现音乐

9、的方式。当然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创设情境,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表演氛围。如选好主持人,排好节目单,然后准备必要的音响器材,布置一个“舞台”,充分利用教室,吊挂彩灯、彩球等饰物,让学生改变坐区,打破常规上课座次,围成半圆。这样经过充分准备后,学生就能更好地在“舞台”上尽情的表演,同时又可欣赏到其他学生的精彩表演,使每位学生感到了自己的进步,体验到了自己的成功与不足。教师则采取“支持性”的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表现,精心呵护他们的创作成果。经过这样的考核,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他们的舞台经验、锻炼了他们的实际表演水平,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良好的学习愿望、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

10、创造能力的发展。总结: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写道:“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处在一线的音乐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把枯燥的乐理知识在歌曲教学中得以理解、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参考文献1 范晓峰 声乐美学导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年3月第1版2 姚思远 论音乐与音乐教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10第1版3 胡钟刚 张友刚声乐适用基础教程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4 郑莉 现代音乐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9月北京第1版5 李德隆高师音乐教育学概论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4年出版6 石惟正声乐学基础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年出版7 邹本初歌唱学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年出版8 杜晓十 面向学生素质的高等音乐教育 中国音乐教育 1997年第3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