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专题练习(word无答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91722 上传时间:2021-08-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专题练习(word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专题练习(word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专题练习(word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专题练习(word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专题练习(word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专题练习(word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专题练习(word无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专题练习1在家庭实验室中,小明把鸡蛋放入盛水的杯中,鸡蛋沉在杯底如图甲;向杯中加盐,鸡蛋悬浮如图乙;再加盐鸡蛋漂浮如图丙,三种情况下,各物理量间的关系正确的是(鸡蛋质量不变)()A液体的密度甲乙丙B鸡蛋排开液体的质量m甲m乙m丙C鸡蛋受到的浮力F甲F乙F丙D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p乙p丙2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球分别悬浮、漂浮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球受到的浮力大B乙球受到的浮力大C甲球浸在水中的体积大D两球浸在水中的体积一样大3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则下列四种说法正

2、确的是()A三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等B三个容器中,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大C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盐水,木块受到的浮力变大D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受到的浮力不变4如图所示,将苹果和梨子放入水中后,苹果漂浮,梨子沉底。若苹果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为m1、V1和F1,梨子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为m2、V2和F2,现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1)若m1m2,则F1一定小于F2(2)若m1m2,则F1一定大于F2(3)若V1V2,则F1一定小于F2(4)若V1V2,则F1一定大于F2。ABCD5如图,小瓷碗漂浮在水面上,倾斜后能沉入水底,关于这一情景分析正确的是()A小瓷碗能沉入水底是因为

3、它的重力变大了B小瓷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C小瓷碗浸没时和漂浮时相比所受的浮力变小了D小瓷碗浸没后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大了6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球,它们的密度甲:乙3:2将它们放入水中,待两球静止时,甲、乙两球所受浮力F甲:F乙5:6,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球下沉到水底,且甲:水6:5B乙球在水中漂浮,且乙:水2:3C甲球在水中漂浮,且甲:水5:6D乙球下沉到水底,且乙:水6:57端午节煮咸鸭蛋,小明发现煮熟后的咸鸭蛋有的沉在水底、有的浮在水面(如图所示)。若甲、乙的体积相同,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甲的质量比乙大B甲受到的浮力比乙大C甲的密度比乙大D甲受到的浮力比乙小8半潜船

4、可用来运输超大型货物,空载时漂浮于海面(如图甲);装载时需向船体水舱注水,船体重力增加,巨大的甲板下沉至海面以下(如图乙);待货物被拖到甲板上方时,排出水舱中的水,船体重力减小,甲板上浮至海面,完成货物装载(如图丙)。半潜船在甲、乙、丙三种状态时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1、F2、F3,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F1F3F2BF2F3F1CF3F1F2DF3F2F19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盛有水的容器,木块用细线系住没入水中,如图甲所示,将细线剪断,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且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B甲、乙两图中,木块受到水的浮力之比是5:3C甲

5、图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浮力之比是5:2D甲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乙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10与物理教学研讨会上,王老师用自制教具演示了如下实验:将一只去盖、去底的饮料瓶的瓶口朝下,把乒乓球(直径略大于瓶口直径)放入瓶内并注水,看到有少量水从瓶口流出,此时乒乓球静止(如图),然后用手堵住瓶口,一会儿乒乓球浮起来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乒乓球静止时没有受到浮力作用B图中乒乓球静止时受到的支持力与受到的重力平衡C乒乓球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受到的重力D乒乓球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始终不变11一块冰浮于盐水中,如图那么当冰熔化前后,其液面将()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判断1

6、2水、物质A、物质B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物体,将它们放入足够多的水中,静止后()A甲沉在容器底部,F浮甲F浮乙B甲漂浮,F浮甲F浮乙C乙沉在容器底部,F浮甲F浮乙D乙漂浮,F浮甲F浮乙13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叫做密度计。图(a)和图(b)是自制的简易密度计,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的,将其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1)请判断哪杯液体密度大,并说明理由。(2)实验室的密度计的上部是一个用来标刻度的空心圆柱形玻璃管,管下部为一玻璃泡,内装有铅粒。某密度计圆柱形玻璃管长L10cm,横截面积S2.5cm2,该密度计总质量m20g,将它

7、放入水中静止时,水面距玻璃管上端为4cm;将此密度计放入未知液体中静止时,发现液面距玻璃管上端为2cm。求这种液体的密度以及密度计玻璃管上能标出的最大刻度值和最小刻度值。(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10N/kg)14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物块(物水)放入圆柱形容器底部,如图1所示。逐渐向容器内倒入水(水未溢出),测量容器内水的深度h,分别计算出该物块对应受到的浮力F浮,并绘制了如图2(实线)所示的图象。(g取10N/kg)(1)在水中,h12cm时,物块处于 状态(选填“漂浮”、“悬浮”、“沉底”),物块重为 N。(2)更换一种液体重复上述实验,绘制了如图2(虚线)所示的图象。h

8、12cm时,物块处于 状态(选填“漂浮”、“悬浮”、“沉底”),若液体的密度为液,则物:液 。15小明制作了一个可测量物体质量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小筒与大筒均为圆柱形容器。小筒和托盘的总质量为200g,小筒底面积50cm2,高12cm,大筒中装有适量的水,托盘上不放物体时,在小筒和大筒上与水面相平的位置的刻度均为“0”,将小筒竖直压入水中,当水面距小筒底10cm时,在小筒和大筒上与水面相平位置的刻度均为最大测量值,小筒和大筒的分度值相同。把被测物体放入托盘中,读出小筒或大筒上与水面相平位置对应的刻度值,即为被测物体的质量。(1)该装置所能测量物体的最大质量为 g;(2)小筒上相邻两刻度线的间距比

9、大筒上相邻两刻度线间的距离 (选填“大”或“小”);(3)他想利用此装置测算出石块的密度,操作如下,如图乙所示,将石块放入托盘中,读出大筒上的示数为m1;如图丙所示,将此石块沉入水中,读出大筒上的示数为m2,该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石 (水的密度用水表示)16小明按照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简易密度计(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金属丝的目的是使吸管能 在液体中。(2)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a)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b)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液、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则液 水(选填“”、“”或“”),液与水、

10、h及H的关系式是液 。(3)小明根据图(a)在吸管上标出1.0刻度线(单位g/cm3,下同),再利用上述关系式进行计算,标出了0.8、0.9、1.1、1.2的刻度线(图中未画出)。结果发现,1.1刻线是在1.0刻线的 (选填“上”或“下”)方。(4)为检验刻度误差,小明取来食油,先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其密度,然后再用这个密度计测量。但操作时却出现了图(c)所示的情形,这让他很扫兴。难道实验就此终止了吗,根据经验或思考,在不更换食油的情况下,你认为可以进行怎样的尝试: 。17小明利用吸管、细铜丝、石蜡等材料自制密度计。 (1)小明将自制的密度计放入水中,发现密度计不能直立漂浮,其原因可能是 。改进后

11、小明用刻度尺测出密度计的长度为L,然后将密度计放入水中,测出密度计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1;小明将该密度计放入待测液体中,密度计露出该液体表面的高度为h2,如图所示。已知水的密度为水,利用测量的物理量和水计算待测液体的密度,请写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 。(2)小军也用吸管制作了密度计,他发现密度计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太小,导致用此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误差较大,为此同学们提出了如下改进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换大的容器盛放液体做实验 B换细的吸管制作密度计C换稍长的吸管制作密度计 D适当减小密度计的配重。18小明取一根饮料吸管,将一些铜丝从吸管的下端塞入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

12、管的下端封起来,初步做成一支密度计(如图)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a将其放入水中,竖立静止后,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水的密度值1.0g/cm3;b将其放入植物油中,用同样的方法在密度计上标上植物油的密度值0.9g/cm3;c像标示弹簧测力计刻度的方法一样,他以两刻度线间的长度表示0.1g/cm3将整个吸管均匀标上刻度;(1)如图所示,小明制作的密度计,你认为刻度0.9应该在 点(选填“p”或“q”)。(2)小明用刻度尺测出密度计1.0g/cm3与0.9g/cm3刻度线间的距离为0.80cm,则该密度计竖直漂浮时浸入水中的深度 cm。(3)在步聚c中,小明这样均匀标示刻度对不对?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