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好之后.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96666 上传时间:2021-08-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好之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好之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好之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好之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好之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好之后.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板块一:课前热身 图片激发兴趣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做个“看图猜故事”的热身游戏,有兴趣吗?1.课件出示图片:苹果落地看到这张图片,你想到了哪个故事?学生说,出示:牛顿 苹果落地万有引力2.出示图片:茅草学生说,出示:鲁班 被草划伤锯3.课件出示一组数据:火车铁轨的宽度1435毫米动车铁轨的宽度1435毫米航天飞机两侧燃料箱距离1435毫米学生质疑。出示图片“两匹马的屁股”。想知道到底为什么吗?不告诉你,这个“?”留给你们自己去解决。其实,很多这样有趣的故事都藏在这本书里十万个为什么(课件出示),叶永烈是它的主要作者之一。板块二:读题导入 初步感知1.导入: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他写的文章课件出

2、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师板书课题,指导“诞”的写法,强调第六笔是竖折。2.读题:课题比较长,请结合预习的收获感受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预设强调重音:一百个 之后)过渡:这篇课文与我们往常学的课文不一样,是一种新的文体议论文,(板书:议论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不仅是课文的题目,也是作者要证明的一个观点,打开书看看,作者在哪个自然段中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呢?(第一自然段)粘贴:提出观点为了证明他所说的是正确的,作者还证明了自己的观点,(粘贴),最后还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总结。(粘贴:总结观点)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来读课文。3.出示自读提示,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接着:反馈初读

3、 感受表达效果1.认读词语:A洗澡 机械 领域 玫瑰 逆时针B. 漩涡 旋转 花圃 (注意“转”的读音,用另一个音组词)C. 司空见惯 追根求源 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 百思不得其解 打破沙锅问到底(哪两个词的意思很接近?)2.交流第二个问题, 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证明观点的是哪几个自然段(2-6),那总结观点呢?(7-8)这就是作者的写作思路,也是议论文最基本的形式。板块三:精读事例 找到规律1.课文是用哪三个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呢?请你用简练的语言说说。课件分别出示,并齐读一遍。(人物)(现象)(结果 )2. 精读第一个事例(1)把要求提得再高些,让我们先好好读一读第一个事例。带着这样的问题边

4、默读边思考:这个事例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2)默读后交流:先写发现问题,再写研究问题,最后写得出结论。板书是啊,洗澡水的漩涡是很常见的事情,你见过洗澡水的漩涡吗?你见过吗?大家都见过洗澡水的漩涡,这件事很平常,看多了,也就不以为奇了,这就是“司空见惯”,生活中你有没有“司空见惯”的事情?(指导写“惯”)(3)既然大家都见过洗澡水的漩涡,那么为什么只有谢皮罗教授找到了真理,而不是别人呢?请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到自己有感触的地方思考。预设:A.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系的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这是为什么呢?随机点拨: 敏锐:什么是“敏锐”?就是灵敏、尖锐,什么

5、灵敏?感觉灵敏;什么尖锐?眼光尖锐。我们用拆词再组词来理解词语的。说明谢皮罗教授很细心,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每次总是说明谢皮罗教授很耐心地连续观察请两位同学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读。B.谢皮罗教授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紧紧:谢皮罗教授仅仅是抓住这一个问题吗?他还会产生怎样的疑问呢?请同学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反复:你想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从谢皮罗教授身上学到了什么?(用书上的成语概括就是:追根求源,锲而不舍,打破沙锅问到底) 请同学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学生再次齐读。如果你是谢皮罗教授,在紧紧抓住问号不放并进行反复研究之后,发现洗澡水的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你一定会赞同作者

6、的观点,一定会(骄傲、激动、自豪)地对世人说(指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块四:学习第二自然段1.是啊,这个事例告诉我们“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文中有段话,向我们详细地解说了这个观点,那就是课文第二自然段。2.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读一读。3.学贵有疑:读完这句话,你还有什么疑问呢?(预设:“?”“!”指什么?)板书在这个事例当中,“?”具体指什么?“!”具体指什么?4.你看,作者把“真理诞生于一百问号之后”用这样一个简单的符号来表达,你喜欢吗?(直观形象,印象深刻)小小的问号,小小的叹号,有这么深刻的内涵,我觉得它们不仅仅是一个标点符号,你们想一想,当谢皮罗、波义耳、奥地利医生

7、等科学家们发现了问题,经过不断探索找到了真理之后,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惊喜、兴奋、激动、骄傲、自豪)是啊,只有叹号才能表达他们经过长期的、艰难的探索找到真理后的强烈的成就感和无比激动的心情。5.由问号变成感叹号,这两个看似简单的符号变换,却被我们的作者叶永烈用它形象地向我们阐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我相信,现在你们对这段话一定有了更深刻地理解,也一定能读好这段话。你来试一试?(随机:我听出了“不断发问”的重要性,我听出了你在向大家强调“追根求源”;你读得很坚定,因为你坚信在我们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真理便诞生了)让我们将这段话送给那些仍在寻找真理的人们,为他们加油打气,齐读!板块五:拓展交流 同学们,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像这样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真理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出示“课前热身”中的事例:你能选择其中一个,也像第一个事例这样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找到真理”的表达方法介绍一下吗?当然,也可以是你自己收集到的事例。学生交流汇报。同学们经过你们的一番思索,回答,我们又验证了(引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师:既然谢皮罗教授的事例已经充分证明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那么,课文为什么还要写其他两个事例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期待在下节课中我们能将“?”拉直变成“!”,找到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