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3.2.4 从化学能到生物能 单元测试 1 中图版必修1.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98250 上传时间:2021-08-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3.2.4 从化学能到生物能 单元测试 1 中图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3.2.4 从化学能到生物能 单元测试 1 中图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3.2.4 从化学能到生物能 单元测试 1 中图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3.2.4 从化学能到生物能 单元测试 1 中图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3.2.4 从化学能到生物能 单元测试 1 中图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3.2.4 从化学能到生物能 单元测试 1 中图版必修1.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从化学能到生物能(1)例题解析【例1】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如果两种呼吸都分解葡萄糖产生等量的二氧化碳,则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A.12B.21C.13D.31解析:(1)有氧呼吸因有氧的参加,有机物分解彻底,如葡萄糖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大量的能量,其分子式是C6H12O6+6O26CO2+6H2O+能量,即1分子葡萄糖彻底分解能产生6分子CO2。(2)无氧呼吸中的酒精发酵,因无氧参加,有机物分解不彻底。如葡萄糖分解不彻底,产生酒精和CO2,其反应式是:C6H12O62C2H5OH+2CO2+能量。即1分子葡萄糖因缺氧分解不彻底,只能产生2分子CO2。答案:C【例

2、2】如下图所示表示大气中氧的浓度对植物组织内CO2产生的影响,试据图回答:(1)A点表示植物组织释放的CO2较多,这些CO2是_的产物。解析:见第(4)小题解析来源:学。科。网答案:无氧呼吸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2)由A到B,CO2的释放量急剧减少,其原因是_。来源:Z,xx,k.Com解析:见第(4)小题解析答案:氧气增加,无氧呼吸受到抑制来源:Z*xx*k.Com(3)由B到C,CO2的释放量又不断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解析:见第(4)小题解析来源:学科网ZXXK答案:氧气充足时,有氧呼吸加强,CO2释放量增多(4)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菜或水果,贮藏室内的氧气应调节到图中的哪一

3、点所对应的浓度?_。采取这一措施的理由是_。解析: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均产生CO2,并且无氧呼吸也并不一定需要氧浓度为零,只不过随着氧浓度的增加,无氧呼吸逐渐减弱,直到临界点,转换为有氧呼吸,而这一临界点,正是植物消耗自身有机物最少的时候,往往成为农业上贮存农产品的最佳条件。答案:BB点所对应的浓度这时有氧呼吸已明显降低,同时又抑制了无氧呼吸,水果和蔬菜组织内糖类等有机物分解得最慢(2)【例1】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呼吸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C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D种子库中贮存的风干种子不

4、进行细胞呼吸解析:植物的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在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被分解为丙酮酸和少量H,同时产生少量ATP;如果进行有氧呼吸,丙酮酸就进入到线粒体中继续分解,直到最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如果进行无氧呼吸,则丙酮酸继续留在细胞质基质中,最后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乳酸等。从上述过程可知:植物体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这取决于外界条件和细胞位置。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也可以产生二氧化碳,所以这一点不能作为二者的主要区别。有氧呼吸过程中,丙酮酸的确要通过线粒体的双层膜结构到线粒体中去继续分解,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种子库中贮存的风干种子,去掉了细胞中的大部

5、分自由水,含水量很低,因此细胞呼吸很弱,呈休眠状态但绝不是不进行细胞呼吸,许多种子在贮存过程中有明显的损耗就是细胞呼吸的宏观表现,干种子含水量一般在10%16%之间,含水量越低,细胞呼吸越弱,越有利于储存。答案:A点评:本题考查了跟植物细胞呼吸有关的多个知识点,是带有专题性质的综合性选择题。学生如果对有关知识体系掌握不全面,或者缺乏综合分析的能力,则容易失分。【例2】葡萄糖是细胞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中,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A丙酮酸 B乳酸 C二氧化碳 D水解析:小鼠吸收的氧气进入细胞后将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与H结合生

6、成水。来源:学科网答案:D点评:学生如果对有氧呼吸的各个阶段所进行的化学变化不清楚,就很容易错选。【例3】用黄豆生豆芽,1k8黄豆可以生5k8豆芽,在这一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是( )A变少 B变多C不变 D先变少后变多解析:黄豆在萌发过程中,细胞呼吸十分强烈,有机物消耗明显,因此有机物会变少。培养黄豆芽是用黑布罩起来培养的,不让黄豆芽见光,所以在培养黄豆芽的过程中有机物是不可能增加的。黄豆芽重量的增加主要是大量吸水的缘故。答案:A点评:不少学生由于认为黄豆种子萌发过程中,于叶的光合作用会随之而来,有机物的含量会逐渐升高,因此误选D。这实际上是由于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缺乏细致的观察和理性的分析

7、导致的错误推断。就人们通过食用黄豆芽来看,其子叶并未变绿,原因是培养黄豆芽是用黑布罩起来培养的,不让黄豆芽见光,所以在培养黄豆芽的过程中有机物是不可能增加的。黄豆芽重量的增加主要是大量吸水的缘故。【例4】图3224是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定某种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强度绘制成的曲线,试问在光照强度相同时,对植物生长最有利的温度是( )来源:学科网ZXXK图3224来源:学|科|网Z|X|X|KAt0t1 Bt1t2 Ct2t3 Dt3t4解析:根据图中曲线,绿色植物的总光合作用强度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增加而不断升高,当达到t3时光合作用增加很少。细胞呼吸要消耗光合作用的产物,在一定的范围内,细胞呼吸随着温度的升高,也不断上升,当温度达到t3时细胞呼吸显著增强,有机物的消耗也显著增加。所以,在分析温度对绿色植物生长的影响时,要综合考虑温度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一般来说,在某一温度条件下,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总量与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的总量之间差值越大,对植物生长越有利。据此推断,在温度处于t2t3之间时,对植物的生长最有利。答案:C点评:该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掌握情况。同时考查学生对图表的分析能力。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二者之差就是净光合速率,也就是有机物的积累量。来源:Zxxk.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