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和牧童》 教案.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99919 上传时间:2021-08-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画家和牧童》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画家和牧童》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画家和牧童》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画家和牧童》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画家和牧童》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画家和牧童》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画家和牧童》 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画家和牧童 教案一、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3、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第一课时:(一)激趣启思。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朋友,他们是谁呢?(课件出示:戴嵩和牧童)2、指名读他们的名字,去掉拼音读戴:咱们班有姓戴的吗?(如果没有,建议学生回去可以调查一下周围的人。)3、了解戴嵩吗?指名说说,教师出示我知道的内容。4、(板书:画家牧童)齐读;你发现了什么?猜猜我为什么这样写?(因为戴嵩是大人,是画家;牧童是小孩,是放牛的)那么大画家和小牧童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一大一小书写课题,意在引起

2、学生思维的碰撞,激发探究的欲望,为下文提升文本价值奠定基础。(二)自主探究。1、学生轻声读课文,划出生字,反复地多读几遍。2、同桌合作做你指我认的游戏:一个人拿卡片,另一个人读生字,遇到不会的放在一边,同桌互相帮助识字,看哪组合作的最好。3、指名当小老师领读: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打乱顺序读生字。4、参加智慧乐园:智慧树上智慧果,智慧树下你和我,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摘到智慧果吗?注:(1)字音惭can愧、蔼ai。(2)扩词批、驱、蝇。(3)动作表情识字惭愧(什么时候有过这种感觉?)、抹、戴、翘、拱。(4)联系生活识字中百平价商场、连山购物中心、墨水瓶。(5)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巩固识字,

3、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利于提高识字效率。5、写字:抹、挤、拱、批评、决。(1)观察体会: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2)教师范写:你们想让老师指导写哪个字?学生自由选择。(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对于写得好的学生奖励一面小红旗,并全班展示写得好的字。(三)对比感知。1、检查读文,师生共同评议,重点纠正字音和难读的句子。2、默读课文,思考:对于戴嵩的画,大家是怎样评价的?(1)出示商人、教书先生和牧童的话,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2)结合插图学生想象:其他人会说些什么?相机理解纷纷称赞抓住不同人物的表现,引导学生品析文字,感受戴嵩画技的高超。3、大家为什么纷纷称赞戴嵩的画?轻声读课文一、二自然

4、段。(1)怎样读才能让人感觉戴嵩是著名的画家?学生练习读、教师范读、指名读。(追问:你为什么这样读?)(2)重点指导这两句话: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戴嵩的画画得好。)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细笔轻描,很快就画完了。(戴嵩画得很快。)(3)师:你们看,汉语中的一多神奇啊!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夸夸它吗?在对比感悟中加深体验,适时进行语言训练,利于提高学生感知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四)总结:大家对戴嵩的画赞不绝口,可是小牧童却说他画错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第二课时:(一)回顾导入:1、上节课的生字朋友你们还认识吗?师生对口形猜字,开火车读生字。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对于戴

5、嵩的画,大家赞不绝口,可是小牧童却说说他画错了。(二)读文品悟:1、轻声读课文5、6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2、观察图画,想象当时的情形:人们又会说什么?3、有感情地朗读戴嵩和牧童的对话:练习读、同桌分角色读、评议读、范读、表情朗读。4、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全文。通过牧童和围观人态度的对比,在多种朗读中感受文本,体会出牧童的实事求是和戴嵩的谦虚。5、深入思考:(1)读到这里,你想说点什么?想对谁说?指名任意说。(2)课题这样写合适吗?(教师重新写牧童,字的大小和画家一样大。)在学生自主感悟,多向交流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此时改写课题水到渠成。6、律动:配乐欣赏中国画家的作品。融律动和中国画的欣

6、赏于一体,拓展了文本资源,使学生感受到了艺术的熏陶。(三)拓展延伸:重点欣赏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和李苦禅的鹰,请学生为他们的画配上话,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能写几句都行。写话训练在低年级就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学生自主选择内容,削减了写话的难度,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利于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四)规范写字:重点指导兄、呆、商、购、价钱1、学生认读生字,描摹体会:你发现了什么?2、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重点指导难写的字。3、学生练习书写,互相评价,教师展示学生作业。(五)总结建议:画家和牧童的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从来没有人怀疑过。但是最近又有人在网上向牧童挑战,想了解具体情况吗?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上网查查有关的资料。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将文本的价值取向进一步延伸,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画家和牧童 教案】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