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精神—企业成功的内在力量(doc10).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140691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团队精神—企业成功的内在力量(doc1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团队精神—企业成功的内在力量(doc1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团队精神—企业成功的内在力量(doc1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团队精神—企业成功的内在力量(doc1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团队精神—企业成功的内在力量(doc10).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团队精神企业成功的内在力量引 言现代社会的人都是隶属于某一团体的,为了团体的利益与目标而相互协作、尽心尽力的团队精神的内涵,人们一定不乏切身的体会。在一些团体中,人们会觉得心情愉悦、干劲十足,在众人的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之下,整个团体成绩骄人,业绩蒸蒸日上;相反在另一些团体,人们则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导致个个心情压抑,于是在内忧外患中,整个团体分崩离析,成绩一塌糊涂。可见,团队精神是企业成功的内在力量,培养团队精神非常必要。一、 团队精神的内容团队精神包含:团队与其成员之间的关系、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团队成员对团队事物的态度三方面的内容。(1) 在团队与其成员之间的关系方面,团队精神表现为:团队

2、成员对团队的强烈的归属感与一体感。团队成员强烈地感受到自己是团队的一员,并由衷地把自己的前途与团体的命运系在一起,愿意为团队的利益与目标尽心尽力,离群索居会感到孤独和痛苦。同时,团队成员对团队具有无限的忠诚感,决不允许有损害团队利益的事情发生,并且极具团队荣誉感,常为团队的成功而骄傲,为团队的困境而犹豫。在处理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的关系时,团队成员会义无反顾地采取团队利益优先的原则。团队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使它与其成员结成了一个高度牢固的命运共同体,无论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团队与其成员都是息息相关的。团队还通过持久而强大的教化宣传及一系列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成员对团队的共存、共荣意识及深厚久远的

3、情感。(2) 在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上,团队精神表现为:成员间的相互协作及共为一体。团队成员彼此把对方都视为“一家人”,都是团队的一分子,他们相互依存、同舟共济、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成员之间在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行为规范,一方面他们和谐相处,充满凝聚力;另一方面他们又彼此促进,为了团队的成功,他们常常指出对方的缺点及进行“对事不对人”的争执,其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促成更好的合作,追求团队的整体绩效与和谐。(3) 在团队成员对团队事物的态度上,团队精神表现为:团队成员对团队事物的尽心尽力及全方位的投入。一方面,团队在发展过程中及处理团队事物时,努力争取团队成员的全方位投入,培养成员的责任感,让

4、成员参与管理、共同决策、全力行动,不但让成员发挥其体力,还运用其脑力和心力,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另一方面,团队成员衷心地把团队的事视为自己的事,干事积极、主动,不仅尽职尽责,而且尽心尽力、认真勤勉,充满活力热情。二、 培养团队精神的策略培育团队精神,把企业组织建成一支战斗力很强的团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需要有系统、配套的措施。1.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建立一整套科学的制度,使管理工作和人的行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生产经营活动协调、有序、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没有有效的制度和规范,就会出现无序和混乱,就不会产生井然有序、纪律严明、凝聚力很强的团队。2.明确、合理的经营目标目标

5、是把人们凝聚在一起的重要基础,对目标的认同和共识,才会形成坚强的组织和团队,才能鼓舞人们团结、奋进的斗志。人们可通过组织目标的实现而获得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为此,我们需要思考的是: 是否有导向明确、科学合理的目标。如我厂提出“以质量取得顾客信赖,以满足顾客需要去占领市场,努力提高市场占有率,通过扩大市场份额去寻求效益和发展”。这就比那种单纯提“销售额增加多少,利润增加多少”的目标更明确、具体,知道劲往哪里使。 是否已把经营目标、战略、经营观念融入每个员工头脑之中,成为员工的共识,共识的程度如何。 如何对目标进行分解,使每一部门,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和应做出的贡献。把每一部门、每一个

6、人的工作与企业的总目标紧密结合为一体。3.增强领导者自身的影响力领导者由于其地位和责任而被赋予一定的权力,但仅凭权力发号施令,以权压人是形不成凝聚力的,更重要的是靠其威望、影响力,令人心服,才会形成一股魅力和吸引力。这种威望。一是取决于领导者的人格、品德和思想修养;二是取决于领导者的知识、经验、胆略、才干和能力状况;三是取决于领导者是否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能否全身心地投入事业;四是取决于领导者能否公平、公正待人,与员工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等。领导者不能永远止于“知”,以“说”代替了“做”,以“记忆”代替了“思考”,而应将知识转化为行动。领导者自身的影响力具有吸引力、诱导性、可依赖性和亲

7、切性,它使被领导者对领导者产生模仿、敬佩、信任、依赖、亲近、追随等心理,从而起到进一步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作用,使领导者获得最佳的影响力。4.制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团队成员因利益一致、情感密切而频繁交往。沟通和协调在此显得尤为重要。沟通主要是通过信息和思想上的交流达到认识的一致,从而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协调是取得行动的一致。二者都是形成团队精神的必要条件。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认识和意见不一致是经常的事,彼此产生误会、猜疑甚至成见也时有发生,因而沟通工作也是经常的、大量的。协调则包括工作关系的协调、利益关系的协调、人事关系的协调等诸多方面,应通过大量工作,把各方面关系理顺,

8、以保证各项活动的衔接与配合。5.强化激励,形成利益共同体强化激励,主要是物质激励,以形成利益共同体涉及到工资、奖励、福利、待遇等各方面,即通过建立有效的物质激励体系,形成一种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企业命运共同体。人们工作总要获取物质或精神上的报酬。合理的报酬是对人们付出劳动的补偿和肯定,它使人们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平衡,能提高团体士气;反之,团体成员一旦产生不满,会挫伤积极性,降低团体士气。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对职工的物质激励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如果受到充分物质激励的职工其能力可发挥至80%90%。这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物质激励后,所发挥的

9、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至4倍。6.形成民主式的领导作风,引导全员参与管理全员参与式管理这种形式,吸引着员工直接参与各种管理活动,使全体员工不仅贡献劳动,而且贡献智慧,直接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最终形成更强大的向心力。7.将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作为企业经营的最高尊旨人对名誉、地位、人格等都有一种欲望感,并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尊重。所以,应把尊重每个人作为企业经营的最高宗旨。每一个员工当他受到尊重,被充分肯定、被赏识、被信任时,他会用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完成自己那一份责任,无限忠诚地对待事业,献身于事业。当员工在工作或生活上遇到困难时,应想方设法帮助解决,这有助于提高团队士气。8.重视人的因素,发挥人的

10、主动性,挖掘人的潜在能力,促进每一成员的成长研究每一个员工的才能、专长、潜力、志向,以及他的气质差异、能力差力、性格差异,帮助他们规划、设计人生之路,并适才适所,用其所长,使人尽其才。同时为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开发他们的潜在能力做出积极努力。9.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人是社会的人,每一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会与许多人交往、打交道,必然有人际关系问题,而且一个人每天八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是在工作单位度过的,因而企业内的人际关系更为重要。发挥团队精神,就需要倡导友谊和爱心,彼此信任、尊重、关怀,相互理解、谦让、体谅,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要善于分析他人的个性,这样才能很好地与他人相处,营造

11、出一个到处充满“爱”的氛围,这对企业是一种极大的推动力,有利于提高人的工作绩效。10.树立竞争意识,增强员工的危机感与企业责任感对于每一个团体来讲,竞争既是一种内在的动力,也是一种外在的压力。作为内在的动力,它能够促使每一个成员从物质利益上关心自己的劳动成果,因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促进团体的发展;作为外在压力,先进的团体为了保持先进,必须继续努力,否则,会由先进变为落后,甚至有可能被淘汰。同时,竞争可以缓解团体内部的矛盾,改善人际关系,并有助于团体成员素质的提高。11.树立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一个团队、一个系统所最终追求的是整体的合力、凝聚力和最佳的整体效益,所以必须树立以大局为重的

12、全局观念,不斤斤计较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彼此合作、团结一致、努力奋斗,自觉地为增强团队整体效益做出积极贡献。12.形成压力相对减少的工作氛围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日臻完善,任何团体的工作效率都在逐步提高,团体中个体的生活节奏也日趋加快,他们面临许多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这便需要管理者为团体创造出一个压力相对减少的氛围,从而进一步推动团体的工作效益。那么如何形成压力相对减少的工作氛围: 改善员工工作的物理环境。如严寒和酷暑、噪音、光线太强或太暗、放射线和空气稀薄等都可使员工产生压力,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和情绪,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在此方面,我厂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正努力把我厂建设成为“花园式”的工厂,并聘请专业人士来厂就HSE管理体系、职业病及其预防管理等进行了讲座,组织领导、员工认真学习、领会。 管理者要通过自身和员工的个性分析,知道自己和下属的最合适的压力点,使工作绩效最大化。压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见下图 压力太小 最合适压力 压力太大 (高)最优 工作绩效水平 (低)差低 压力的大小 高压力与工作绩效关系图(注:在低压力的情况下,员工可能不警惕,没有挑战性或不能发挥他们的最好水平;在超过压力水平的情况下,员工会过分的焦虑,威胁着他们发挥出最好的工作绩效水平。)以上只是笔者对团队精神的一些浅显的认识,不妥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