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训练.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10185 上传时间:2021-08-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训练.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训练班级:_ 姓名:_1. 文言文阅读。山鸡楚人有担山鸡者,路人问曰:“何鸟也?”担者欺之曰:“凤皇也!”路人曰:“我闻有凤皇久矣,今真见之,汝卖之乎?”曰:“然!”乃酬千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方将献楚王,经宿而鸟死。路人不遑惜其金,惟怅不得以献耳。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而贵,宜欲献之,遂闻于楚王。王感其欲献己也,召而厚赐之,过买凤之值十倍矣。1请解释加点的词语。方将献楚王,经宿而鸟死_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而贵_召而厚赐之_过买凤之值十倍矣_2请翻译下面句子。乃酬千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_3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一种人?_2. 文言文阅读。凿壁偷光(西京杂

2、记)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释逮:到,及。穿壁:在墙上凿洞。文不识:姓文名不识。资:借。大学:大学问家。1解释文中“偿”的意思。偿:_2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和其他的不一样的是A.匡衡勤学而无烛。B.邻舍有烛而不逮。C.与其佣作而不求偿。D.学而时习之。3写出下列句子的大意。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_4读了这篇文言文,你有什么启发?_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

3、,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给划横线字注音并解释。先自度其足(_)吾忘持度(_)宁信度(_)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而置之其坐(“_”同“_”)(2)反归取之(“_”同“_”)3在横线上用现代汉语表述下边句子的大意。(1)何不试之以足?_(2)及反,市罢,遂不得履。_4这个故事现已成为一个成语,请你再写出两个有关寓言典故的成语:(_)、(_)。5这个故事使你悟出的道理是:_6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请分别解释而置之其坐(_)至之市(_)而忘操之(_)反归取之(_)何不试之以

4、足(_)4. 文言文阅读。刻舟求剑 楚人涉江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剑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 船已经航行了,但是剑没有行进,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1写出这些字的意思:涉:者:其:自:坠:于:遽:契:是:2写出句子的意思:遽(j)契(q)其舟:_不亦惑乎!:_3故事说明了_的道理。5.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刮骨去毒羽尝为

5、流矢(sh sh)所中,贯其右臂,后创(chung chung),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z c)有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惠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p p)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注释)矢镞箭头1为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2解释下面的字。常:_ 贯:_3羽的左臂阴雨天经常疼痛,是因为什么呢?用原文回答。_4读了短文,我知道了“刮骨去毒”的意思_,比喻_,我还能写一个带有典故的四字词语:_。5文中的“羽”指的是小说_中的_,他是一个_的人。6. 阅读理解。一轴鼠画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

6、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皆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摘自宋 曾敏行独醒杂志)(注释)东安:县名,现在湖南省衡阳一带。一轴:画用轴装,一轴就是一幅的意思。旦:早晨。物色:察看。逮:等到,及。1县令因为什么感到奇怪?(用原文回答)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_(2)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_3作者从头到尾始终没有对图画本身作一句直接的议论评说,只是借助_的反应表现了画的精准逼真,这种描写手法属于(正面 侧面)(在正确的答案下面打“”)描写。7. 文言文阅读

7、。匡衡勤学而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拥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1解释下列带点的词语。邻居有烛而不逮_2翻译下列句子。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_3与凿壁偷光意思相近的成语是()A.胸有成竹B.鹏程万里C.三顾茅庐D.囊萤映雪4文章主要写了两件事分别是:_和_5写写你读了这个故事后的感悟。_8. 文言文阅读。原文:曩有愚者,常于室外县履为志。一日出户,及午,忽暴雨。其妻收履。至薄暮,愚者归,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妻见之,曰:“是汝家,何不入?”愚者曰:“

8、无履,非吾室。”妻曰:“汝何以不识吾?”愚者审视之,乃悟。(注释)曩:从前。履:鞋。志:标志。1翻译下列画线词语。及午_至薄暮_是汝家_何不入_2翻译句子。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_愚者审视之,乃悟。_3这个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_9. 阅读短文。南辕北辙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我欲之楚(_)此数者愈善(_)2翻译下列的句子。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_3这

9、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_10.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画竹题记郑燮(xi)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荫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咚咚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注释)新篁(hun):刚长出的竹子。榻:狭长而低的床。凉适:凉爽舒适。围屏骨子:屏风架子。窗棂(ln):窗户上用木条或铁条等交错制成的格子。冻蝇:过冬受冻的苍蝇。岂非:难道不是。1解释下列词语。(1)余家:_(2)师承:_2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夏日新篁

10、初放,绿荫照人。_(2)岂非天然图画乎?_3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郑燮是清朝著名的诗人、画家,他画的竹子尤为出名,竹石一诗就是他写的。(_)(2)“秋冬之际”和“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这两句中的三个“之”意思一样。(_)4在郑燮的眼中,美丽的竹林就像一幅美丽的画。结合文段,想象竹林中的美景,用自己的话写在下面。_5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11. 读文言文,做练习。楚人居贫,读淮南方:“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

11、,乃厌倦不堪,绐(di)云:“不见。”嘿然大喜,赍(j)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注释)淮南方:汉代怀南王刘安,好神仙方术,淮南方或许是淮南王所作论方术的书。或作淮南子。诣(y):前往,去到。受辞:接受了诉讼状辞。1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古文的内容,下列正确的一项是()。A.穷困潦倒B.掩耳盗铃C.一叶障目D.自欺欺人2用“/”给“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标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下列正确的一项是()。A.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B.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C.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D.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

12、而不治3本文中楚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下列不能概括他形象的一个词是()A.目光短浅B.利欲熏心C.贪婪愚蠢D.聪明绝顶4根据这个故事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做事情要小心谨慎,才不会把事情搞砸。B.做人要踏实肯干,不能有不劳而获的思想行为。C.不能有迷信思想,偏听偏信不可取。D.不要被局部的现象迷惑,否则无法认清事物的全貌。12. 读古文寓言楚王好细腰,完成要求。楚王好细腰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 )皆以一饭为( ),胁( )然后带,扶( )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词。2读懂上面的古文,说说文中下列字词的意思。好:_故:_皆:_带:_3“比期年,

13、朝有黧黑之色。”这句古文的意思是什么?_4文中有哪些人物?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这则寓言对你有什么启发?_13. 阅读理解。薛谭学讴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注释)讴:唱歌穷:尽,完 遂:于是 辞:告辞 弗止:没有劝阻 郊衢(q):城外大道旁 抚节:打着拍节 遏:阻止 谢:道歉 反:通“返”,返回。1给加点的“于”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薛谭学讴于秦青。(_)(2)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_)A往,去,向 B在 C表示比较,相当于“比” D于是2文中表现秦青高超歌唱技艺的语句是:_(找出原句)3从“

14、薛谭乃谢求反。”可以看出薛谭是一个_的人。4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一下这个故事,并说说你看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或启示?_14. 阅读与理解。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注释:谢太傅:谢安。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子侄女。俄而:不久,不一会儿。兄子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谢朗。拟:相比。即:是。无奕女:指谢道韫(yn),东晋有名的才女。无奕,指谢奕,字无奕。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集:聚集。B.公欣

15、然曰欣然:高兴的样子。C.白雪纷纷何所似何:为什么。D.未若柳絮因风起 若:如。2下列关于“兄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她的父亲叫谢奕。B.她的那句比喻句没有“胡儿”说得精妙。C.她的丈夫是左将军王凝之。D.她是谢太傅的侄女。3下列对这则小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太傅教学有方,善于引导小辈从生活中学习。B.谢太傅哥哥的女儿才思敏捷,想象力丰富。文章结尾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表明作者对她的赞扬。C.我们要善于运用比喻,恰当的比喻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D.“公大笑乐”中的“笑”有讽刺“撒盐空中差可拟”这个比喻的意思。4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谢 太 傅 寒 雪 日

16、 内 集。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_1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匡kung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释逮:到,及穿壁:在墙上打洞大姓: 大户人家,有钱的人文不识:人名大学:大学问家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衡乃穿壁引其光(_)(2)愿得主人书遍读之(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_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_,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_。4古代历史上还有很多勤奋好学的典故,“闻鸡起舞”的人是东晋时期的_。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