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提升练习冀教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17770 上传时间:2021-08-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提升练习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提升练习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提升练习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提升练习冀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提升练习冀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提升练习冀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提升练习冀教版班级:_ 姓名:_1.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为”字的解释:A因为 B同“谓”,说 C是 D认为(1)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_)(2)孰为汝多知乎?(_)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的节奏(标三处

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3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最好用文言文回答)_4听了两小儿的话,孔子会怎么回答?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孔子曰:“_。”2.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齐人攫金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到)鬻(y卖)金(金子)者之所(地方),因攫(抢)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1解释文中的加点字衣冠_之所_因_因攫(抢)其金而去_取金之时_2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_3这篇文章讽刺了社会上什么样的人?_3. 阅读文章,完成练习。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3、:“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释)于:向。恐:恐怕,担心。暮:晚。秉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安:怎么,哪。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1猜猜下面的加点词的意思。(1)盲臣安敢戏其君乎:_ (2)臣闻之:_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_

4、3晋平公想学习,却又“恐已暮矣”,他所说的“暮”指的是_(A年龄很大,已入晚年;B太阳已落,天色将晚)。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_(A年龄很大,已入晚年;B太阳已落,天色将晚)(填序号)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_4. 阅读刻舟求剑,完成文后问题。楚人有欲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涉江(_) 不亦惑乎(_)2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_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_3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5.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刮骨去毒羽尝为流矢(sh

5、 sh)所中,贯其右臂,后创(chung chung),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z c)有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惠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p p)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注释)矢镞箭头1为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2解释下面的字。常:_ 贯:_3羽的左臂阴雨天经常疼痛,是因为什么呢?用原文回答。_4读了短文,我知道了“刮骨去毒”的意思_,比喻_,我还能写一个带有典故的四字词语:_。5文中的“羽”指的是小说_中的_,他是一个_的人。6.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

6、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下面的字注音。盂_孰_汝_知_2解释下列划横线字词。两小儿辨斗_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及其日中如探汤_3翻译下面的句子。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_4从文中哪一句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_7. 阅读,完成练习。张乖崖严惩污吏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巾下有一钱,诘之,云:“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

7、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杖剑下阶斩其首,申台府自劾。崇阳人至今传之。注释:巾头巾。诘盘问。勃然气愤变色的样子。仗拿着。申详细说明。劾揭发罪行。1“一钱何足道”中的“何足道”的意思是( )A.值得一说B.不值得一说C.不值得一说吗D.值不值得一说2翻译文中画“”的句子。_3你认为张乖崖的做法对吗?为什么?_4联系实际生活,谈一谈你对“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理解。_8. 阅读学弈,回答问题。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

8、弗若与?曰:非然也。1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应该读出(_)的语气。朗读“曰:非然也”应该读出(_)的语气。A疑问 B反问 C否定 D肯定2用“_”在文中画出描写两个学生学习状态的句子。3读完这个故事,你受到怎样的启示?_9. 课外阅读。小儿不畏虎苏轼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就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噫,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注释)浣衣:洗衣服。自若:神情不紧张。庶几:差不多,有那么一点。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寻:副词,随即,不久。去:离开。被:施加,给加上。1写出

9、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1)虎熟视久之。(_)(2)虎亦寻卒去。(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_(2)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_3文中的妇人和她的两个孩子为什么对老虎的突然到来有不同的反应?_4从文中找出一句与“浣衣于水”句式一致的语句:_。5根据故事中的孩子的做法可以归纳出的词语是(_)。A望而生畏B虎视眈眈C无知者无畏、初生之犊不怕虎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

10、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释)师旷:字子野,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炳烛:点燃烛火。安:怎么。昧行:在黑暗中行走。1短文中,晋平公已经_岁了,担心自己学习_。2画横线一句话中的“少”“壮”“老”分别指的是_、_、_。3写出下面一句话的意思。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_4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1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li)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注释:株:树桩。释:放下耒(li):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冀:希望。1结合上

11、下文和注释,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打“”(1)兔走触株。(a离开;b跑) (2)因释其来而守株。(a于是;b因为)2下面与“折颈而死”的“而”意思相同的是( )A.因释其耒而守株B.而身为宋国笑3写出文中划横线句子的意思。_4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_12. 文言文阅读。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天帝使我长百兽(_)子以为我不信(_)2翻译下列的句子。虎不知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_3全文

12、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的是:_。13.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许仲平义不苟取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尝暑中过河阳_;渴甚_众争取啖之_;或问之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衡独危坐树下自若。_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_3结合本文说说许衡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示。_14. 阅读理解。终身食鱼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3、(1)昔者()(2)有馈鱼于郑相者()(3)嗜鱼()2将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子嗜鱼,何故不受?_3郑相为什么不接受别人送来的鱼?(用自己的话回答)_。15. 课内文段阅读。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联系上下文,我知道“问其故”中的“其”指的是_。2我会用“组词法”解释加点字的意思。两小儿辩日:_ 日始出:_ 日中时:_3围绕太阳远近的问题,两小儿各执一词,请填写观点与理由:人物观点理由第一个孩子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第二个孩子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4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B.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C.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D.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5“孔子不能决也。”对此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孔子学识浅薄比不上孩子B.孔子对待学问实事求是C.孔子不忍心作出判断D.孔子缺乏科学探究精神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