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全面.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20736 上传时间:2021-08-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全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全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全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全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全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全面.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全面班级:_ 姓名:_1. 阅读训练。伯牙绝弦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选自列子(注释)善:擅长,善于。鼓:弹。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善哉:语气词,表示感叹,意为“好啊”“妙啊”。峨峨:高。兮:语气助词,相当于“啊”。若:好像。洋洋:形容广大的样子。所念;指伯牙心里所想的,所要表达的内容。必:一定。得之:知道,明白。必定准确地知道。谓:认为。觉得。知音:本义指能听懂琴声的人,这里指理解自己

2、心意、志趣相同和有共同语言的人。破琴绝弦:把琴摔坏,把弦拉断。不复鼓:再也不弹琴。复:再,重新。1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字的意思。(1)伯牙善鼓琴 善:_鼓:_(2)洋洋兮若江河 洋洋:_若:_(3)乃破琴绝弦 乃:_绝:_2请用“”画出下面句子朗读时该停顿的地方。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3“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_4“伯牙绝弦”这个故事主要赞扬了( )A.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B.伯牙精湛的琴技和钟子期高起的音乐鉴赏力。C.伯牙和钟子期志趣高远,情操高尚。2. 阅读短文。南辕北辙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

3、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我欲之楚(_)此数者愈善(_)2翻译下列的句子。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_3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_3. 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弦”字右半部分“玄”读_,“弦”读_。2

4、用“_”画出锺子期听到伯牙琴声时的感受。3假如伯牙弹琴时志在杨柳,锺子期会怎么说呢?_4锺子期死后,伯牙为什么要破琴绝弦?_4. 语段阅读。道旁李苦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 诸儿竞走取之 , 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注释:尝:曾经。诸:众,各。游:游玩,玩耍。子:果实,指李子。折枝:折,弯曲。把树枝压弯了。竞:争着。走:跑。之:它,这里指李子。唯:只有,仅。信然:确实这样。1“道旁李苦”的意思是_。2王戎如何判断出李子是苦的?_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5. 阅读理解。短文一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

5、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1“其邻人之父亦云”中“亦”的意思是_,“云”的意思是_。2富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_3“其家甚智其子”,富人为什么这么认为?_4读了这则寓言,你最想对文中的_说:“_。”短文二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li)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走”与“兔走触株”中的“走”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车刚开走B.奔走相告C.说走了嘴2翻译下列句子。(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_(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_3为什么宋人没有再得到兔子?_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6、?_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释)师旷:字子野,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炳烛:点燃烛火。安:怎么。昧行:在黑暗中行走。1短文中,晋平公已经_岁了,担心自己学习_。2画横线一句话中的“少”“壮”“老”分别指的是_、_、_。3写出下面一句话的意思。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_4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7. 快乐阅读。

7、精卫填海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注释)发鸠:古代传说中的山名。柘(zh)木:柘树;桑树。文:同“纹”,花纹。自詨(xio):呼喚自己的名字。堙(yn):填塞。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溺_故_衔_之_2女娃死后为什么叫精卫?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_3请你简单评价一下精卫的行为。_8. 古文阅读。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l)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

8、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注释)欧阳公:指欧阳修。孤:幼年丧父。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荻(d):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闾(l)里:乡里。士人家:读书人家。务:致力,从事。文字:文章。1解释下列带点的词。家贫无资(_)及其稍长(_)太夫人以荻画地(_)教以书字(_)或因而抄录(_)2翻译下面句子。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_3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_4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什么?_9. 文言文阅读。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

9、回矣。选自孟子公孙丑上(注释)闵(mn):同“悯”,担心,忧虑。长(zhng): 生长,成长。揠(y): 拔。芒芒然:疲倦的样子。病:精疲力尽,这里是引申义。予:我,第一人称代词。趋:快步走。往:去,到去。槁(go): 草木干枯。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谓其人曰 谓:_(2)今日病矣 病:_(3)予助苗长矣 予:_(4)趋而往视之 趋: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_(2)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_3与“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中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子趋而往视之。B.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C.久之,不语。D.常衔西山之木石。4这

10、篇短文给你什么启示?_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桃园结义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同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国,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次日,于桃国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国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思,天人共我!”誓毕,拜刘备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1根据意思写文中词语。共同合作,互相帮助。(_) 背叛道理,忘记别人的恩情。(_)2

11、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_(2)上报国家,下安黎庶。_3文章主要写的是_、_和_(人物)在_(地点)结义的故事,其中_(人物)最大。这篇文章选自名著_。4该名著中还有哪些小故事呢?请再写两则。_11.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解释词语。辩斗:_以:_日中:_

12、及:_盘盂:_沧沧凉凉:_孰:_汝:_2翻译下面的句子。(1)孔子不能决也。_(2)孰为汝多知乎?_3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_12.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拔树凿井伊犁城中无井,皆出汲于河。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1下列“故”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B.低头思故乡(静夜思)C.故草木不生 D.依然如故2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你认为下面正确的一项是()A.伊犁城中无井是因为地下缺水,根本打不出水来。B.伊犁城的位置在沙漠当中。C.伊犁城中的人开始的时候,只知道到城外的

13、河中打水。D.佐领聪明多端,领导人们在沙漠中探出了水井。3翻译句子。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_4请谈谈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_13. 课内阅读。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本文主要通过_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2对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A.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

14、,中午离人近;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B.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3两个小孩分别是从_和_看问题的。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_14. 课外阅读。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注释)逐日:追逐太阳。逐走:竞跑,赛跑。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欲得饮:想要喝水解渴。河、渭:即黄河、渭水。大泽:大湖。未至:没有赶到。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死。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夸父与日逐走。()A.行走。B.跑。

15、2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河、渭不足。()A.不够。B.够。3在文中找到与下面的句子意思相同的句子,写在横线上。黄河和渭水的水都不够他喝。_4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夸父的哪些优秀品质?_5山海经中保存了一些人们熟知的神话,你还能写出一个吗?神话故事中还有像夸父一样的人物吗?说说看。_15.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1选段中的两个小儿争论的是:_。2根据提示梳理选段中两小儿辩论的观点、现象和依据,并完成练习。(我发现) 两小儿表达观点的角度不同,小儿甲是以( )为依据说明观点的,小儿乙是依据( )得出结论的。(填序号) A视觉效果 B温度感知3选段主要运用_的方式来展开两小儿辩日的情节。两小儿给我的启示是:_。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