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肖军).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24489 上传时间:2021-08-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肖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肖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肖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六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肖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六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肖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肖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肖军).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武昌中山路小学20152016年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上册) 肖军单 元教 学 目 标教 学 重 难 点学 情 分 析教 学 主 要 措 施课时时间第一单元圆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1、 圆的特征2、 圆的周长计算3、 圆的面积计算学生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

2、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是学生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激活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经验,促使学生逐步归纳内化,上升到数学层面来认识圆,体会到圆的本质特征。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对圆的本质特征和圆的对称性的认识。2、开展测量活动,探索圆周率的意义及圆周长的计算方法。3、经历探索圆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4、结合适当的素材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文化的魅力。15课时9月1日

3、至9月18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1、 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2、能够掌握分数乘法、除法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结合具体情境,能运用方程解决有关的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分数四则计算和简单应用的基础上,主要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稍复杂的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是五年级教学的分数知识的综合,提高和总结,对掌握和应用分数知识有很大的影响1、在知识迁移中,理

4、解分数混合运算的基本计算方法。2、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分析、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再正确解答。10课时9月21至10月16日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学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形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在第一学段学生能从不同面,观察两个简单的物体,能辨认相应的视图;能体会物体的相对关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

5、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1、通过从下面、上面以及不同侧面观察5个或6个相同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积累辨认物体视图的经验,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2、使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察。3、联系生活,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5课时10月19日至10月23日第四单元百分数1、 在具体情景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2、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3、 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

6、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运用百分数表示事物;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的互化;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包括运用方程解决有关的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学习中的乐趣。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概念和用分数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1、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在情景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2、注重条件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课时10月26日至11月10日第五单元数据处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膳食宝塔、两城市降水量等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扇形统

7、计图,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扇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1.扇形统计图 2.条形统计图3.折线统计图本单元是在学生经历了简单的统计活动,学习了单式统计图,了解了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1、注重使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形成统计观念2、注重体现统计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3、在数据统计活动中学习统计的知识和方法10课时11月11日至11月25日第六单元比的认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

8、除法、分数的关系。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1、比的意义2、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3、比的化简4、比的应用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百分数的意义及应用,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比奠定了基础。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1、“比的意义”的理解时,可以直接让学生把给出的数量关系用比进行表示,并说出这些

9、比的意思;也可以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比,举出比的例子。2、评价学生对求比值、化简比等知识的掌握时,要注意把握难度,数据不要过于烦琐,还可以将比的化简放在解决问题的背景中。3、学生应用比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时,评价的题材应以学生熟悉的为主,不仅仅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结果,还应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过程。10课时11月26日至12月9日第七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1、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

10、分数意义的理解。1、 百分数的应用2、 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3、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对于百分数的应用,学生前一单元已有接触,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所以可以采取让学生自学的学习方式。1、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2、 采用尝试法、自学的教学方法,通过质疑、答疑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3、 联系实际的变式应用题,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10课时12月10日至12月23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