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的基本概念(DOC 10).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142867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核的基本概念(DOC 1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审核的基本概念(DOC 1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审核的基本概念(DOC 1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审核的基本概念(DOC 1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核的基本概念(DOC 10).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审核的基本概念 审核用于评价组织的管理体系符合规定要求的程度。规定要求:是指所选择的管理标准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管理标准如:ISO9001:2000、ISO14001:1996或OHSMS18001:2001。适用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保护法、消防法以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等。第一节 审核的基本概念一、审核的必要性(为什么要审核) 审核是保持组织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动组织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基本方法。 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标准在有关“质量管理体系审

2、核”要求中强调了审核的必要性:(三条理由) 用于确定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程度; 审核发现用于评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用于识别改进的机会。二、什么是审核 审核是为获取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具体讲: 1、审核方案应予以策划和管理; 2、系统的获取审核证据,审核证据可以是定性或定量的; 应确定获取审核证据的方法; 要客观地评价获得的审核证据。注:审核证据是指与审核准则有关并可验证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3、审核结论应确定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 三、审核基本原则 1、审核目的 在通常情况下,组织管理体系

3、审核往往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出于组织管理的需要; 出于商业意图,如合同要求; 满足管理体系要求的需要; 满足法律法规要求的需要。 2、审核的客观性、独立性和系统方法。 客观性 审核只能使用客观证据,即那些支持事物存在或其真实性的数据。客观证据可通过观察、测量、试验和其他手段获得。 独立性 对于一个公正的、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为目的审核来说,审核机构及其审核员应保持独立性,并避免利益冲突。 系统方法 审核是一个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为了实现审核的目的,需要应用系统方法,识别审核活动的相互关联的过程。 3、审核准则 审核准则是指确定为审核依据的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可以是: 标准要求

4、,(ISO9001、ISO14001、OHSMS18001等标准); 顾客要求(如顾客合同提出的要求); 法律、法规要求; 组织制定的管理体系文件要求。4、审核是一项授权的活动 审核授权可来自管理者的决策、合同要求、审核委托方或法律要求。审核授权是以信任为基础的,审核方在审核期间获得的有关受审核方的信息应予以保密。 5、审核一致性 审核一致性是指由彼此独立的审核组对同一对象进行审核时,应得出相类似的结论。为了保证审核的一致性和有效性以及审核结论的可信性,审核机构应对审核方案进行策划和管理。 6、审核技术审核技术的重点是审核员如何在现场审核中获取审核证据,它涉及审核员的抽样调查活动、搜集信息的方

5、法及制定检查表等。 7、审核员素质 ISO10011:2002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对审核员应具备的个人素质、教育、培训、工作经历和审核经验,以及在审核中运用知识和技能独立完成审核任务的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 8、审核管理 审核管理人员应对审核方案进行策划和管理。审核方案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内,针对特定的目的所策划的一组(一次或多次)审核。审核方案的管理,包括: 确定审核目的、范围和审核准则; 确定审核职责、资源和程序; 审核实施; 监督、评审和改进; 保存记录。第二节 审核范围和类型一、审核范围 每次审核都应基于明确规定的目的、范围和审核准则。 审核范围是指审核的广度和界限。范围通常包括

6、对地理位置、组织单元、活动和过程以及被覆盖的时间段的表述。一般来说,在确定一个组织具体的审核范围时,应考虑如下因素: 实施审核活动所覆盖的受审核方质量管理体系所涉及的场所区域,包括地理位置和职能部门。 实施审核活动所涉及的产品类别和产品实现活动与过程。 基于受审核方及其产品的特点不同,有关审核准则的应用或删减范围。 实施审核活动所覆盖的时间段。 举例来说,如果组织申请第三方认证注册,审核范围应由审核委托人或受审核方与认证注册机构一起确定,并作为审核方案策划的基础。审核完成后,认证注册机构也将在签发的注册证书上予以说明;如果组织接受顾客为商业目的对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其审核范围主要由顾客决定;如果

7、组织实施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其审核范围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确定。在实际的审核活动中,可分为: 全面审核 如第三方认证注册、组织实施全面有效的内部审核或顾客依据某一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实施的全面审核等。 部分审核 如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或针对某一特定项目或部门安排的专项审核,认证机构实施的年度监督审核或以验证上次审核后采取的纠正措施是否有效实施为目的而进行的跟踪审核等。二、审核类型 管理体系审核分为三种类型: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审核。 1、第一方审核 (1)什么是第一方审核? 第一方审核用于内部目的,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可作为组织声明自身合格的基础。“第一方审核”称为“内部审核”。 (2)实

8、施第一方审核的主要理由 管理体系标准要求; 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旨在顾客满意; 在接受外部审核前,及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推动组织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3)内部审核员的作用 内部审核员通常来自本组织,担负着: 对组织管理体系是否符合产品实现策划的安排和管理体系标准要求,以及组织确定的要求做出评价,对组织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起监督和推动作用。 受组织委派对供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 在组织接受外部审核时,担任向导或负责联络。 由此可见,内部审核员担负着“三重角色”的任务,应具备内部审核员所要求的素质和能力。 (4)内部审核的频次 组织应按计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对内部审核方案进行

9、策划。在考虑内审频次和每一次审核日程的具体安排时,应考虑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 (5)保持内部审核记录。 2、第二方审核 (1)什么是第二方审核 第二方审核是由组织的顾客或由其他人以顾客的名义进行的审核。审核依据更注重双方签定的合同要求。审核的结果通常作为顾客决定购买的因素。 (2)实施第二方审核的主要理由 管理体系标准要求 为确保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 建立互利的供方关系 (3)第二方审核员要被授权 第二方审核员通常来自组织的顾客,或来自其顾客的外部聘请。无论那种情况,审核员均需被授权,代表组织的顾客实施审核。 在第二方审核中,审核员拥有明显的权力,这就要求审

10、核员应意识到所从事的审核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组织质量目标作出贡献。 在第二方审核中,审核员往往发现自己所代表的顾客是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的责任方,对此,审核员应保持客观公正,应将这种信息传递给自己代表的顾客,促进互利的供方关系。(4)审核时间第二方审核应根据合同协议需要,经双方商定来安排审核计划。 (5)保持第二方审核的记录。 3、第三方审核 第三方审核基于自愿原则,审核依据是管理体系标准或规范。 (1)什么是第三方审核 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审核服务组织进行,这类组织通常是经认可的,提供符合(如ISO9001:2000)要求的认证或注册。 (2)实施第三方审核的主要理由 获得

11、第三方认证注册机构依据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对其组织满足顾客及适用法律法规要求能力的证实; 避免过多的第二方审核,减少组织和顾客双方的费用; 改进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 提高组织信誉,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3)第三方审核的权威性 认证机构是根据ISOIEC导则62及其IAF关于ISOIEC导则62应用指南的规定,并经国家认可机构按规定的认可程序,审核和认可批准注册,具有明确法律地位的独立的第三方公正机构。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审核员,应符合ISO10011的有关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准则规定,并经国家审核员注册机构按规定的认可程序批准注册,认证机构聘用。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一个认证机构的信誉,直接取决于审核员

12、的教育、培训、工作经历和审核经验;良好的个人素质以及审核员胜任工作的基本能力和专门能力,取决于审核方法的一致性以及认证机构的质量方针和整体效能。 (4)第三方审核对受审核方不提出如何改进的建议。 在第三方审核中,审核员如被要求为其提出有关建议时,应向受审核方说明,鉴于第三方审核的独立、公正地位决定了审核员不应提出如何改进的建议。 (5)认证注册有效期受审核方质量管理体系经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核证实符合要求,认证机构将签发管理体系注册证书,有效期一般为三年。到期后,需申请复审换证。三、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审核的比较项目类型内 部 审 核外 部 审 核第 一方 审 核第 二 方 审 核第 三 方 审

13、 核委托方、审核方和受审核方无委托方,审核和受审方为同一组织需方(组织的顾客或其指定的代表)受审核方或其他组织审核方为认证机构审核依据1、 组织体系文件2、 合同要求3、 法律法规4、 标准1、 合同要求2、 标准3、 法律法规4、 组织体系文件1、 标准2、 法律法规3、 受审方管理体系文件4、 合同要求审核覆盖面1、 全面审核2、 部分审核合同要求1、 注册认证或复审换证为全面审核2、 监督审核、跟踪审核为部分审核审核员来自组织内部组织的顾客或其代表(可以是第三方)独立的认证/注册机构权力表面上很小依合同总值决定表面上很大纠正措施建议要提出取决于顾客方针一般不提出(保持公正)审核时间安排按计划的时间间隔和组织决定双方商定(一般安排在短期内集中审核)按IAF导则62应用指南规定的人/天数(一般安排在短期内集中审核)审核目的、审核结果及对不合格处理用于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按问题性质分类,抓住重点问题进行纠正。评价被审核方的质量保证能力; 按严重程度分类,目的在于是否予以认可(签合同)。用于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按严重程度分类,目的在于是否予以通过认证/注册(颁发证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