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水平练习.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34141 上传时间:2021-08-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水平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水平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水平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水平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水平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水平练习.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水平练习班级:_ 姓名:_1.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请在横线上写出这首诗的题目。2全诗3句,第1句提出_的现象,第2句描绘_的状况,第3句议论抒情:_。3这首诗通过对萁豆相煎的描写,揭露了_。4这首诗的作者是_,他的另一位兄弟是_。2.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兰溪棹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1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凉月如眉挂柳湾。()A.圆圆的月亮。B.新月。2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越中山色镜中看。()A.

2、越过中间。B.周代诸侯国名。3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兰溪三日桃花雨。()A.桃花瓣落下来,像下雨一样。B.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4根据下面的画面,写出合适的诗句。(1)一弯新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_(2)鱼群在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_5判断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对的画“”,错的画“”。(1)这是一首富有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清新灵妙地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_)(2)首句写行舟看见的江岸边的景色,因为是雨后的春夜,因此皎洁的月色显得更加清澄。(_)(3)古诗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色,从“桃花雨”一词可以判断出来。(_)(4)“越中山色镜中看”

3、,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_)3. 读一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练习。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_。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_。1请把诗句补充完整。2诗中“_”写的是山村的自然风光;诗中“_”两句将视角从窗外转入屋内,写出了农家生活的情趣。3诗中自然的风光,普通的农院、平凡的生活场景、醇厚的友谊都深深地吸引了作者,所以最后作者表示“_”,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4.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练习。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注释)秋丛:即丛丛的秋菊。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篱:篱笆。1

4、第一句诗中的“_”字写出了菊花满院盛开的景象。2第二句诗中的加点词,表现了作者_的情态。3诗人“偏爱菊”的原因是_。4这首诗借菊花_的特点,寄托诗人对菊花_的赞美。5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B.第一句写景,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C.第二句叙事,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直到日头西斜。D.第三、四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品质。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寒食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

5、杜陵寒食草青青。(注释)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因介子推是被火烧死的,晋文公便下令这一天禁火寒食。二月:寒食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若冬至在十一月上旬,或是冬至到来年二月间有闰月,则寒食就在二月。无烟火:寒食节禁火,但穷人常常断炊,不禁也无火。明朝(zho):明天。空斋:空荡的书斋。流莺:鸣声婉转的黄莺。把酒:手执酒杯,谓饮酒。杜陵: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内有宣帝陵、王皇后陵及其他陪葬陵墓。1结合注释,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1)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_2孟诗的前两句借_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_之情。这两句诗一写繁华,一写_,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_

6、手法。3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和“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都写出了寒食节禁火吃寒食的习俗。B.寒食一诗借咏“寒食”写寒士的辛酸,却并不在“贫”字上大做文章,反而以一种幽默诙谐的自嘲,传达出一种抓住人心的悲哀。C.寒食寄京师诸弟一诗中,诗的首句从远处着笔,遥想客中寒食的景色;末句从近处落想,实写故园寒食的景色。这一起一收,首尾呼应,紧扣诗题。D.孟诗表现了诗人节日思亲的伤感和同情民间疾苦的情怀;韦诗抒发了诗人离家在外的孤独之感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4传统节日寄托着人们的感情,请选择一个节日,写出与这个节日相关的诗句,并标明出处。节

7、日:_诗句:_6.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_。_,惟有蜻蜓蛱蝶飞。1把古诗补充完整。2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杂兴”的意思是_,“兴”在这里读_,我能用读这个音的“兴”字写两个成语:_、_。3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写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A.南宋 范成大B.北宋 范成大4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1)理解词语日长:_篱落:_蛱蝶:_惟有:_(2)说说读了这两句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_7. 课外阅读我最棒。七步诗_,_。_,_。_,_?1把古诗补充完整。2将最后两句诗改为陈述句。_3写出第三、四两句诗的意思。_4在你认为正确的说法后

8、面画“”。(1)曹操的儿子曹丕即位后,嫉恨有才华的弟弟曹植。他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将其处死。曹植真的在七步内作成了这首诗,因而题目为七步诗。(_)(2)七步诗前四句描述了煮豆燃萁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最后两句话锋一转,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_)8.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乃:_ 发生:_潜:_润物:_径:_花重:_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入(_)明(_)黑(_)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_4这是一首描绘并赞美_的诗,表达了作者的_之情。

9、9. 阅读回乡偶书(其二),感受贺知章的乡愁。回乡偶书(其二)唐贺知章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1从题目中的“_”字可以看出,诗人写这首诗是有感而发,随感所想。2诗的前两句中,体现诗人离家数十载,家乡世事变迁的词语是“_”从这两句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_)A悲伤 B慨叹 C凄凉 D哀怨3下列对后两句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句从人事变化转到了景物描写上,借物是人非来表达自己的感慨B.诗句运用反衬的手法,以“湖波不改”反衬“半消磨”,加强了诗人的感情C.诗人写门前的镜湖,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美景的喜爱之情D.“春风不改旧时波”中“不改”的不仅仅是

10、微波粼粼的镜湖,还有诗人的乡情10. 阅读江南春,回答问题。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_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2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请选择:()A.动静结合B.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C.点面结合3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_4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11. 阅读理解。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A.日出江花红胜火B.风景旧曾谙C.江南好

11、2下面的句子应该读出哪种语气。()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A.欣喜若狂B.信赖和骄傲C.非常坚定 D.绝望和悲痛3同样是送别,不同的送别方式,表达了不同的离别情。李白送孟浩然是伫立江边,久久凝望:“_,唯见长江天际流。”而汪伦送李白则边走边唱,李白见此而作:“李白乘舟将欲行,_。”王维则以酒相送,他在送元二使安西中有言:“_,西出阳关无故人。”而高适在别董大中则说:“莫愁前路无知己,_。”我在毕业典礼上对同学说:“_,天涯若比邻。”12. 阅读与理解。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1给加点的字注音,抖

12、擞( ) 恃风雷( ) 万马齐喑( )2解释下列同语。九州:生气:喑:抖擞: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_4学了这首诗,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不禁让人想起了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_”;想起了陆游的诗句“_,家祭无忘告乃翁。”5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万马齐喑究可哀”深刻地写出了当时社会(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局面,表现出了诗人对此的强烈不满。( )(2)“天公”在诗中的意思是天帝、老天爷。( )(3)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共计315首。广为传诵的这首诗联想丰富、奇特,比喻形象,含意深刻,言辞恳切。( )13. 延伸阅读。浪淘

13、沙(唐)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1将词语与相应的解释连一连。须臾好像海门极短的时间似 江海汇合之处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这首诗描写的是农历八月十八的钱塘江大潮涨落的壮观景象。前两句描写涨潮情形,后两句描写退潮情形。(_)(2)“八月”点出大潮时节。“涛声吼地来”写潮来之势,由近及远。(_)(3)作者由开头的静态描写转人对潮去之后的动态描写,更衬托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_)3把诗中的比喻句画上横线。14. 课外阅读。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14、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注释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金鳞开:(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临:逼近,到,临近。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玉龙:宝剑的代称。(1)解释加下划线的字。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霜重鼓寒声不起。(2)用原句填空。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表现誓死也要忠心报国的诗句是(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易水”二字使人联想起战国时刺客的易水歌:。(4)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中的“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中的“金鳞

15、”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光。B.第四句中的“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C.第六句中的“鼓寒”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D.第七、八句的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15. 阅读下面的诗歌和图片,完成练习。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尽”的意思有:完;死亡;达到极端;全部用出;用力完成;全,都;所有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中“尽”的意思是_(填序号)。“取之不尽”中“尽”的意思是_(填序号)。2用自己的话说说“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描绘的画面,然后写下来。_3“月”一直是文人墨客喜欢吟咏的景物,诗人借月抒怀,有“月落乌啼霜满天,_”,有“峨眉山月半轮秋,_”。4下列对古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尽望”说明月夜的景色很奇特,引起众人的关注。B.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表明诗人对秋景情有独钟。C.全诗围绕“桂花”来写,写出了花香的浓郁,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家庭院的思想感情。D.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秋思不知道落在何处,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5观察古诗下面的插图作品松间明月长如此,指出此图与十五夜望月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的不同之处。_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