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需要行动”教育故事文档2.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45169 上传时间:2021-08-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需要行动”教育故事文档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爱需要行动”教育故事文档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爱需要行动”教育故事文档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爱需要行动”教育故事文档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需要行动”教育故事文档2.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爱,需要行动1997年的8月,因为一些变故,我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是为了谋求更高的物质待遇选择去当时比较热的金融行业,还是坚持我儿时的梦想,继续做教师?我,选择了后者。对自己将要面对的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准备,但9月1日开学的那一天,第一次与学生的接触多少让我有些吃惊,一群目光呆滞傻笑不停,流着口水淌着鼻涕,说话结巴、口齿不清,时笑时哭,走路蹒跚,尖叫大喊的学生布满了我的视线。天哪,我今后的教学对象就是他们,是他们?冷静,得冷静!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在学校,在家,我都在很认真的看着我的学生,想着我的学生;看一张张无知又无辜的脸,想着他们的不幸,想着一个个不幸又无助的家庭,渐渐的,渐渐的,我找

2、到了我的位置,悟到了我的天命!相信所有老师们在面对这一群孩子时,善良,同情,责任,已不是随口能说出的,我们需要行动!接下来的几段小故事。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但相信都是沉甸甸的!对我而言,是一次次对心灵深处的触动,也是常人无法体验的骄傲!爱在关怀中!学生许谦,一个享受政府低保补贴家庭的孩子,妈妈轻度智障,全家的生活靠低保和爸爸摆地摊而维持。刚开学不久,该生的妈妈就骨折了,无法接送孩子,在了解了该生的家庭情况后,我毅然承担起了每天送孩子回家的任务,风雨无阻,并为其母亲送去了营养品,过年时,也不忘为孩子封上一个压岁红包。孩子的父亲是个不善言辞的忠厚人,无法表达心中的谢意,突然有一天,我看见他很早的来

3、到学校,在一面醒目的墙上,贴上了一张特鲜艳的红纸,走进一看,“感谢信”三个大字,赫然醒目!我无语的看着这位父亲,彼此的眼睛都湿润了。爱融于责任。学生郑江文,从普小三年级转入我当时的班(也是三年级),当时的他在普小数学能考七十几分,但无法想象的是除了自己的名字,他所认识的字不超过二十个。面对这样一个学生,依我对智障孩子的了解中分析,他其实不属于培智学校。在对孩子、对他的家庭有了更多了解后(父母忙于生意,根本无暇顾及其学习),出于良知,也出于责任,我毅然开始为其开小灶。语文从字母“a、o、e”开始,数学从二年级开始补起,时间是每天下午课后。这一坚持就是两年。两年后,该生顺利转入普小,经与学校的沟通

4、,他进入普小四年级学习。再过了几年,经打听,该生普小毕业时语文、数学均考了七十几分,当听到这消息,我真的感到无比的欣慰。有人说:在培智学校,很难有成就感,我想说,我,体验到了!而且很强,真的,付出总会有回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不是说出来的,一定是辛苦换来的。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在一定程度上我改变了这个孩子的命运!爱融于挑战。2009年9月,学校开设学前教育,我服从学校工作安排,担任校学前部的教研组长兼班主任工作。当年学前班的5位孩子,除了智障外,有3位患孤独症和两位脑瘫孩子。5位孩子中,只有一人会说话(还常常语无伦次、词不达意)。关于智力残疾孩子的学前教育在全省乃至全国尚未真正开展,没有经

5、验可循,没有教材、没有相关课程设置的指导,就连授课形式等一系列问题都有待解决。学前部的每一位孩子因为年龄小,是抢救性康复与教育的绝佳时期,必须与时间赛跑,没有等待,更没有后路可退,我毅然接受了挑战!利用空余时间,我翻阅学习大量的康复训练资料,同时与任课教师及家长积极沟通,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慎重的完成了课程表的制定(教学与康复相融),统一了师生授课形式(个别训练与大课相融)。多年来,我一直是从事语文教学,但将智障、自闭症或脑瘫的孩子从无语的状态教到能发音甚至说话,无疑是一个门外汉。从教以来的最大挑战,考验着我!于是,从对发音原理、发音器官的了解开始,到努力寻求最佳的引导发音方法;从理论的学习,到

6、实践的摸索,我艰难的前行!(我十分清楚:我是在与时间赛跑!5个孩子、5对父母、5个家庭,寄予了我太多的期待)。学生的单人授课时间不够,我就毅然放弃休息时间,利用课余帮助孩子,不断突破(从目光的对视、呼吸的调整、口型舌位的模仿、声带振动的感知一切,从起点开始!)。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家长、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级的学生在语言方面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其中一名自闭症孩子,由刚入学时卷舌都不会的无语状态,发展至如今能准确发音并能朗朗背诵唐诗儿歌若干首,具备简单阅读能力并可以与他人作简单交流。在我们特殊教育中心,有一个孩子,就有一个不幸的家庭。帮助不幸的孩子最大限度的提高能力、发挥潜能,也就等于帮助了一个家庭,抚慰了孩子的家人,更重要的是:我坚信学生在被爱的同时,潜移默化中也学会了如何付出“爱”,在家长们的一声声“谢谢”中,知道了什么是“感恩”!跋涉在特殊教育的路途中,其实会有数不尽的困难、挫折。也许我奋斗终身,依然两袖清风;也许我呕血沥血,也成不了叶圣陶式的大教育家;也许直到我退休,也不能桃李满园。但在这爱与被爱的轮回里,我和我的学生、我的家长,彼此享受着! 徐 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