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考前加深练习西师大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58407 上传时间:2021-08-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考前加深练习西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考前加深练习西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考前加深练习西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考前加深练习西师大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考前加深练习西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考前加深练习西师大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考前加深练习西师大版班级:_ 姓名:_1. 阅读唐诗雨过山村,完成练习。雨过山村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注:鸡鸣:鸡叫。相唤:互相招呼。浴蚕:指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中庭:院子中间。1解释诗题。_2诗中“鸡鸣”的原因是()A.天快亮了,公鸡啼鸣。B.雨天里,天色明暗交替,引起鸡鸣。3诗中所写的景象是()季的。A.春B.夏C.秋D.冬4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前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山村的静谧。(_)(2)第三句写妇姑冒雨浴蚕,表现农家之忙。(_)(3)第四句通过写花的“闲”来说明山村生

2、活的闲适与懒散。(_)5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的意思。_2. 阅读下面的诗歌和图片,完成练习。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尽”的意思有:完;死亡;达到极端;全部用出;用力完成;全,都;所有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中“尽”的意思是_(填序号)。“取之不尽”中“尽”的意思是_(填序号)。2用自己的话说说“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描绘的画面,然后写下来。_3“月”一直是文人墨客喜欢吟咏的景物,诗人借月抒怀,有“月落乌啼霜满天,_”,有“峨眉山月半轮秋,_”。4下列对古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尽望”说明月夜的景色很奇特,引起众人的

3、关注。B.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表明诗人对秋景情有独钟。C.全诗围绕“桂花”来写,写出了花香的浓郁,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家庭院的思想感情。D.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秋思不知道落在何处,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5观察古诗下面的插图作品松间明月长如此,指出此图与十五夜望月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的不同之处。_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墨竹图题诗(清)郑燮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注释)衙斋:官衙中供官员居住和休息之所。些小:很小,这里指官职卑微。一枝一叶:用竹子枝叶来比喻百姓们的各种小事。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A.署:衙门。B.萧萧:形容草木凋零。

4、C.吾曹:我们。D.关情:牵动情怀。2给诗句中的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1)疑是民间疾苦声(_)指(人民生活中的)困难和痛苦。憎恶,厌恨。因病引起痛苦;患病的痛苦。(2)些小吾曹州县吏(_)细小;微小。稍许;略微。少许。3“一枝一叶总关情”,诗人关情的是什么呢?(_)4这是一首题画诗,表达的是诗人怎样的感情呢?(_)5诗人写竹的诗很多,你还能再写出几首吗?(_)4. 诗歌欣赏,回答问题。丰乐亭游春(其一)欧阳修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注释)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知州的第三年。1诗歌的第一、二句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丰乐亭景色怎样的特点?_2这首

5、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5. 课外美文欣赏。题金陵渡唐张祜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1这首诗的诗眼是_。2诗句“潮落夜江斜月里”的“斜”字能否换成别的字?为什么?_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6. 古诗阅读。春中田园作唐王维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诗意:屋上有斑鸠在鸣叫,村边开着大片白色的杏花。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长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去年的燕子飞回来了,好像识它的日巢,屋里的旧主人在翻看新年的日历。举杯欲饮,又停了下来,想到离开家园客游在外的人,不由惆怅

6、惋惜。1这首诗前六句是在_,后两句是在_。2诗中写了哪些具有春天气息的景象?作者笔下的春天有什么特点。_3开头两句十个字,通过鸟鸣、花开,就把春意写得很浓了。想象“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画?_4作者“临觞”为什么“忽不御”,这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_7. 诗歌鉴赏。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注)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1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中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_2菊花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瓦松则长高大建

7、筑之上。作者却说“由来不羡瓦松高”,是用_(填手法),其目的是_。8.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送魏二唐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吞,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2)“江风引雨入舟凉”中的“凉”包含了哪些含义?_9. 按要求做。望洞庭_湖光秋月两相和,遥望洞庭_,_无风镜未磨。白银盘里一青螺。1在题目下方的横线上写出诗的作者。2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把诗补充完整。湖光秋月两相和,遥望洞庭_,_无风镜未磨。白银盘里一青螺。3摘录诗中的一个比喻句,再写出:这句话把什么比喻成什么了?_10.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塞下曲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

8、骑逐,大雪满弓刀。1这首诗的前两句写_的场面,表现了将士们_的精神。2“_”一句写景,既交代了时间是在_,又烘托出了战前的_。3“_”一句写出敌人夜间的行动:并非率兵来袭,而是_。4卢纶的塞下曲中还有一首:“林暗草惊风,_。_,没在石棱中。”这首诗写的是_的事。诗中表现了将军_的品质。5理解塞下曲一诗,并判断对错。(1)全诗语言简洁,作者以雪的寒冷更加衬托出将士们杀敌的热情。(_)(2)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战斗的场面,但可以通过领悟诗意想象出一幅战争的画面来。(_)11. 阅读迢迢牵牛星,回答后面的问题。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

9、,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1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_。2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_。3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_和_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12. 课外阅读。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对这首诗词的词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B.“吟鞭”指诗人马鞭。“东指”指东方故里。“天涯

10、”指离京都遥远。C.“落红”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D.“更护花”的“花”喻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为培养下一代做出牺牲。(2)本诗开头两句,以“”修饰离愁,以“”衬托离愁。(3)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头两句抒发作者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抛弃离愁后的兴奋心情。B.后两句以落花化成肥料滋养鲜花生长之事比喻自己即使落魄不得重用,也愿为国效力。C.“落红”含义有三:花是落了,但它“不是无情物”,它是非分明;花成泥滓,成为滋养万物的春泥;春泥虽为人瞧不起,但它能使花茁壮生长,继续为人类造福。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极,决心继续为变革社会而努力的精神。(

11、4)从第三、四句中你得到的启示是,我还能写出意思类似的名句:,。(5)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寄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也有,更有。13. 古诗词阅读。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_2从本诗中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_14. 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练习。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诗题送元二使安西中的“使”的意思是_,“元二”是_的朋友,“安西”是一处地名,诗中还有一处地名:_。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1)这两句诗描写的是_季的景象,点明了送别的_、_和_。(2)读这两句诗,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_15. 古诗欣赏。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词的上片描写了寂静的乡村夜景,却不见一个“静”字。说说词人是从哪些方面来衬托夜“静”的?_2用自己的话描绘上片所描写的乡村夜景。_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