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课时教学设计[1](1).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67717 上传时间:2021-08-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伊索寓言》课时教学设计[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伊索寓言》课时教学设计[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伊索寓言》课时教学设计[1](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伊索寓言》课时教学设计[1](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伊索寓言》课时教学设计[1](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伊索寓言》课时教学设计[1](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伊索寓言》课时教学设计[1](1).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主备人:张小英 施教时期11年 月 日教学内容12、伊索寓言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 了解语言故事的特点和伊索寓言。2、 细读课文狐狸和乌鸦,体会语言运用的精当,并引导领会寓意。教学重难点弄清故事中的角色,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教学资源相传伊索是古希腊的一个奴隶,生于公元前6世纪,他知识渊博,聪明机智,善于讲动物故事,是个编寓言故事的高手。现存的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伊索寓言故事中的角色大都是人们熟悉的动物,如狐狸啊,狼啊,驴子等等。每则寓言的最后,大都用一句精辟的话点

2、明故事的寓意。古希腊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曾这样说过;“你连伊索寓言都没读熟,可见你是多么无知和懒惰”预习设计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字音。2、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寓言的主要内容。3、课前布置学生阅读伊索寓言,了解有关伊索寓言的资料。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反思第一板块 交流成语,走进新课(3分钟)1、亡羊补牢、画蛇添足、愚公移山、守株待兔等。2、扛着驴的父子、蚂蚁和蟋蟀、金蛋等。3、故事有趣、吸引人,文字简单,容易懂;很多以动物为主角,多拟人法、比喻法;寓含某种道理,给人某些启示;4、伊索是古希腊的一个奴隶,伊索寓言的主角都是动物,故事的最后都会用一句话点明故事的寓意。第二板

3、块 预习展示。(8分钟)1、(1)说说应该注意哪些字的读音。提醒:“馋”“掺”都是翘舌音;“狐狸”、“葡萄”中的第二个字的读音是轻声。指名读、开火车读。(2)理解“惊慌失措”、“一贯”、“圈套”、“戒心”;惊慌失措: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一贯:一向如此,从未改变。圈套:引诱人上当、受害的计谋。戒心:警惕戒备之心。(3)学生描红。“馋”下面两点,好像馋嘴时流下的口水一样;“慌”“谎”不加点;“贯”上半部分中间不是两点,是一竖。2、预习作业2(1)同桌学生自由读课文。(2)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一读,并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第三板块、细读课文,领会寓意。(18分钟)学习单11、分小节朗读,一边听

4、一边思考: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狐狸想吃这诱人的葡萄吗?读读寓言的一自然段,告诉我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狐狸非常想吃这葡萄的?预设:馋得直流口水、“想尽各种办法”(A)不能去掉,用“直流口水”把狐狸馋的程度写得多形象呀!出示:(1)牧童吓得 。(2)天空蓝得 。(3)河水清得 。(B)千方百计失望、沮丧学习单自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他说葡萄是酸的,真的吗?那为什么狐狸说葡萄是酸的呢? 预设:因为他没有吃到;因为他想尽了各种办法,结果白费劲;因为他吃不到葡萄所以自己安慰自己“只好”、“边走边回过头来”爱面子、不敢承认自己没有能力、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第四板块、学习寓意,总结写法5分钟)预设:受

5、到了挫折就退缩,敷衍自己,缺乏自我挑战,战胜自我能力的人。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第五板块、明确作业1、课后可以去图书馆或者上网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当然,别忘了将精彩的故事与大家一起分享!2、写一写:补充习题38页第三题。第一板块 交流导入1、回忆一下,你们以前读过哪些寓言故事?2、你说的是中国的寓言故事,这些寓言故事被人们流传了下来,大多变成了很经典的四字成语。你读过哪些外国的寓言故事吗?3、我们读了这么多的寓言故事,你发现寓言有什么特点了吗?板书:小故事,大道理4、这学期我们一直在读伊索寓言,齐读课题。你知道关于它的知识吗?与我们分享一下。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

6、的三则寓言故事,分别是哪三则?第二板块 预习导学。1、预习作业1(1)出示生字词狐狸、葡萄、馋嘴、酸溜溜、惊慌失措、一贯、说谎、粪便、戒心、伊索、喉咙、掺杂(2)联系读文理解“惊慌失措”、“一贯”、“圈套”、“戒心”。(3)指导“馋”、“慌”与“谎”的写法;2、预习作业2同桌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则寓言读一读,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第三板块、细读课文,领会寓意。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狐狸和葡萄,板书,齐读。(一)学习第一自然段交流:1、秋天到了,葡萄成熟了。(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出示:只见几串成熟的葡萄 )板书:甜指导朗读(A)馋得直流口水你能把狐狸的馋相读出来

7、吗?这里的“直流口水”能去掉吗?为什么?这样的句式能够将事物描写得更加具体生动。我们也来试一试。(B)“想尽各种办法”想想看狐狸可能想了什么办法?狐狸的办法可真多啊,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就叫?。2、当狐狸满心欢喜,以为这些葡萄一定会成为美餐,费尽心思去够葡萄,但都没有成功时,他这个时候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你能将这种心情读出来吗?出示:他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但是白费劲。这就叫做无能为力。(板书)(二)学习第二自然段唉,狐狸感到无望了,只好转身离开。出示第二自然段交流:你从哪里看出来他是在自我安慰,而不是真的不想吃葡萄了?指导朗读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第四板块、学习寓意,总结写法1、我们知道

8、寓言都是带有讽刺性质的,这个故事仅仅是在讽刺狐狸吗?是呀,这分明是在写人呀,是在讽刺什么样的人呢?2、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呢?文中哪个自然段点明了这则寓言的寓意所在啊?出示,齐读3、这则寓言在前面两小节写了一个简单的故事,最后用一句话总结了寓意,寓言故事就是这样写的,这也是伊索寓言一个很大的特点。4、今天我们不仅读懂了这则寓言,还学会了寓言的写法,带着你全新的理解,一起读一读这篇有趣的寓言故事。齐读第五板块、总结,完成作业1、看到大家学习寓言如此兴致盎然,老师真高兴,课后我们可以去图书馆或者上网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当然,别忘了将精彩的故事与大家一起分享!2、刚才我们做了一个练习,同

9、学们说得很好,现在我们来写一写。补充习题38页第三题。作业设计完成习字册相关内容。完成补充习题相关练习。“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张小英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12.伊索寓言共几课时 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2教学目标1学习第二、第三则寓言故事,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2挑选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生动地讲述出来。教学重难点学习第二、第三则寓言故事,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教学资源学生对伊索寓言已有的了解。预习设计熟读第二、第三则寓言故事。学 程 设 计导 航 策 略调整与反思一、故事引入课文.4分钟1.指名讲故事狼来了。2.齐读课题。二、预习检测 6分钟1.指名读寓言,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说

10、说这则寓言讲了什么? 三、细读寓言,领会寓意。18分钟【学习单一】3分钟默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在“好几次”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中,牧童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抓住重点词语,进一步读懂课文。体会:牧童两次“大叫”时的不同情感,村民两次听到“大叫”的不同情感。(1)理解惊慌失措。因为担心紧张,乱了方寸。课文中指村民担心孩子的安慰而紧张地不知拿什么好,跑去救他。(2)牧童大叫“狼来了”目的是什么?牧童喊“狼来了”是抱着游戏、玩笑的态度装出紧张的样子喊的,村民们惊慌失措地来营救,可牧童的表现是非常得意的。(3)牧童后来喊“狼来了”是狼真的来了。这时他的心情非常紧张,而且惊慌失措。而村民们

11、被牧童骗怕了,他还是在恶作剧,所以村民们的表现是无动于衷的。感受牧童形象学生联系生活说体会四、读蝉和狐狸12分钟1.学生自由朗读。2小组讨论交流,相互启示。3交流收获。【学习单二】3分钟看这是一只怎样的蝉,把你的体会写在旁边。“蝉察觉其中有诈”,他是怎么察觉到的呢?狐狸说的话有何破绽?蝉还会从哪里察觉有诈呢?从蝉对狐狸的 一番话里,你发现了 什么?学生深入体会寓言所蕴含的寓意。一、故事引入,提示课题。1.大家还记得我们熟悉的那个狼来了的故事吗?谁来给同学们讲一讲。2.这个故事也是选自伊索寓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板课题) 二、预习检测 1.指名读寓言,相机正音.2.说说这则寓言讲了什么

1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三、细读寓言,感悟寓意。 1. 默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在“好几次”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中,牧童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2.村民好几次上当受骗后会怎么想,怎样说?3哪位同学愿意读一读这两段?尤其要读出牧童喊两次“狼来了”前后不同的心态。4你觉得牧童是个怎样的人?5牧童说谎得到的结果是什么?6.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或见过听过这样的例子吗?7.朗读最后一句话。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做一个有诚信的人,如果一贯使用欺骗的手段对待别人,人们就会对你缺失了诚信。即使你说的是真话也没人能相信你的。四、读蝉和狐狸1.学生自由朗读。2小组讨论交流,相互启示。3了解学生自主感悟、互相交流的收获。(1)这是只怎样的狐狸?从哪看出?“圈套”在这一课中是什么意思。他用的是什么计谋呢?(指狐狸想把蝉从树上骗下来吃掉它所用的计谋。)狐狸是怎么用甜言蜜语来打动蝉的?找出狐狸说的画多读两遍,读出狐狸赞美的语气来。4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好课文。5读了这一小节后,你有什么想法?(我们对坏人要时刻提高警惕。坏人说好话是他骗术的一种,我们不能被他的好话迷糊了。6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9 学习了这三则寓言,看看这三则寓言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通过一个故事说明道理。最后一句话往往画龙点睛。)10.推荐学生阅读伊索寓言。作业设计 完成一课一练一、二、三题。 完成一课一练第四题及“缤纷园”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