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78038 上传时间:2021-08-07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718.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试题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试题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试题含答案.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乘法公式的复习一、复习:(a+b)(a-b)=a2-b2 (a+b)2=a2+2ab+b2 (a-b)2=a2-2ab+b2 (a+b)(a2-ab+b2)=a3+b3 (a-b)(a2+ab+b2)=a3b3 归纳小结公式的变式,准确灵活运用公式: 位置变化,(x+y)(-y+x)=x2-y2 符号变化,(-x+y)(-x-y)=(-x)2-y2= x2-y2 指数变化,(x2+y2)(x2-y2)=x4-y4 系数变化,(2a+b)(2a-b)=4a2-b2 换式变化,xy+(z+m)xy-(z+m)=(xy)2-(z+m)2=x2y2-(z+m)(z+m)=x2y2-(z2+zm+zm+

2、m2)=x2y2-z2-2zm-m2 增项变化,(x-y+z)(x-y-z)=(x-y)2-z2=(x-y)(x-y)-z2=x2-xy-xy+y2-z2=x2-2xy+y2-z2 连用公式变化,(x+y)(x-y)(x2+y2)=(x2-y2)(x2+y2)=x4-y4 逆用公式变化,(x-y+z)2-(x+y-z)2 =(x-y+z)+(x+y-z)(x-y+z)-(x+y-z) =2x(-2y+2z) =-4xy+4xz例1已知,求的值。解: =, =例2已知,求的值。解: =, 例3:计算19992-20001998解析此题中2000=1999+1,1998=1999-1,正好符合平方

3、差公式。解:19992-20001998 =19992-(1999+1)(1999-1) =19992-(19992-12)=19992-19992+1 =1例4:已知a+b=2,ab=1,求a2+b2和(a-b)2的值。解析此题可用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得解。解:a2+b2=(a+b)2-2ab=4-2=2 (a-b)2=(a+b)2-4ab=4-4=0例5:已知x-y=2,y-z=2,x+z=14。求x2-z2的值。解析此题若想根据现有条件求出x、y、z的值,比较麻烦,考虑到x2-z2是由x+z和x-z的积得来的,所以只要求出x-z的值即可。解:因为x-y=2,y-z=2,将两式相加得x-z=

4、4,所以x2-z2=(x+z)(x-z)=144=56。例6:判断(2+1)(22+1)(24+1)(22048+1)+1的个位数字是几?解析此题直接计算是不可能计算出一个数字的答案,故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观察到1=(2-1)和上式可构成循环平方差。解:(2+1)(22+1)(24+1)(22048+1)+1 =(2-1)(22+1)(24+1)(22048+1)+1 =24096 =161024因为当一个数的个位数字是6的时候,这个数的任意正整数幂的个位数字都是6,所以上式的个位数字必为6。例7运用公式简便计算(1)1032 (2)1982解:(1)1032=(100+3)2 =1002+21

5、003+32 =10000+600+9 =10609 (2)1982=(200-2)2 =2002-22002+22 =40000-800+4 =39204例8计算(1)(a+4b-3c)(a-4b-3c) (2)(3x+y-2)(3x-y+2)解:(1)原式=(a-3c)+4b(a-3c)-4b=(a-3c)2-(4b)2=a2-6ac+9c2-16b2 (2)原式=3x+(y-2)3x-(y-2)=9x2-( y2-4y+4)=9x2-y2+4y-4例9解下列各式(1)已知a2+b2=13,ab=6,求(a+b)2,(a-b)2的值。(2)已知(a+b)2=7,(a-b)2=4,求a2+b

6、2,ab的值。(3)已知a(a-1)-(a2-b)=2,求的值。(4)已知,求的值。分析:在公式(a+b)2=a2+b2+2ab中,如果把a+b,a2+b2和ab分别看作是一个整体,则公式中有三个未知数,知道了两个就可以求出第三个。解:(1)a2+b2=13,ab=6 (a+b)2=a2+b2+2ab=13+26=25 (a-b)2=a2+b2-2ab=13-26=1 (2)(a+b)2=7,(a-b)2=4 a2+2ab+b2=7 a2-2ab+b2=4 +得 2(a2+b2)=11,即 -得 4ab=3,即 (3)由a(a-1)-(a2-b)=2 得a-b=-2 (4)由,得 即 即 例1

7、0四个连续自然数的乘积加上1,一定是平方数吗?为什么?分析:由于1234+1=25=52 2345+1=121=112 3456+1=361=192 得猜想:任意四个连续自然数的乘积加上1,都是平方数。解:设n,n+1,n+2,n+3是四个连续自然数则n(n+1)(n+2)(n+3)+1 =n(n+3)(n+1)(n+2)+1 =(n2+3n)2+2(n2+3n)+1=(n2+3n)(n2+3n+2)+1 =(n2+3n+1)2n是整数, n2,3n都是整数 n2+3n+1一定是整数(n2+3n+1)是一个平方数 四个连续整数的积与1的和必是一个完全平方数。例11计算 (1)(x2-x+1)2

8、 (2)(3m+n-p)2解:(1)(x2-x+1)2=(x2)2+(-x)2+12+2 x2(-x)+2x21+2(-x)1=x4+x2+1-2x3+2x2-2x=x4-2x3+3x2-2x+1 (2)(3m+n-p)2=(3m)2+n2+(-p)2+23mn+23m(-p)+2n(-p)=9m2+n2+p2+6mn-6mp-2np分析:两数和的平方的推广 (a+b+c)2 =(a+b)+c2 =(a+b)2+2(a+b)c+c2 =a2+2ab+b2+2ac+2bc+c2 =a2+b2+c2+2ab+2bc+2ac 即(a+b+c)2=a2+b2+c2+2ab+2bc+2ac几个数的和的平

9、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每两个数的积的2倍。二、乘法公式的用法(一)、套用:这是最初的公式运用阶段,在这个环节中,应弄清乘法公式的来龙去脉,准确地掌握其特征,为辨认和运用公式打下基础,同时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例1. 计算: 解:原式(二)、连用:连续使用同一公式或连用两个以上公式解题。例2. 计算:解:原式例3. 计算:解:原式三、逆用:学习公式不能只会正向运用,有时还需要将公式左、右两边交换位置,得出公式的逆向形式,并运用其解决问题。例4. 计算:解:原式四、变用: 题目变形后运用公式解题。例5. 计算:解:原式五、活用: 把公式本身适当变形后再用于解题。这里以完全平方公式为例,经过变形或

10、重新组合,可得如下几个比较有用的派生公式:灵活运用这些公式,往往可以处理一些特殊的计算问题,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例6. 已知,求的值。解:例7. 计算:解:原式例8. 已知实数x、y、z满足,那么( )解:由两个完全平方公式得:从而 三、学习乘法公式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掌握公式的特征,认清公式中的“两数”例1 计算(-2x2-5)(2x2-5)分析:本题两个因式中“-5”相同,“2x2”符号相反,因而“-5”是公式(a+b)(a-b)=a2-b2中的a,而“2x2”则是公式中的b解:原式=(-5-2x2)(-5+2x2)=(-5)2-(2x2)2=25-4x4例2 计算(-a2+4b

11、)2分析:运用公式(a+b)2=a2+2ab+b2时,“-a2”就是公式中的a,“4b”就是公式中的b;若将题目变形为(4b-a2)2时,则“4b”是公式中的a,而“a2”就是公式中的b(解略)(二)、注意为使用公式创造条件例3 计算(2x+y-z+5)(2x-y+z+5)分析:粗看不能运用公式计算,但注意观察,两个因式中的“2x”、“5”两项同号,“y”、“z”两项异号,因而,可运用添括号的技巧使原式变形为符合平方差公式的形式解:原式=(2x+5)+(y-z)(2x+5)-(y-z) =(2x+5)2-(y-z)2 =4x2+20x+25-y+2yz-z2例4 计算(a-1)2(a2+a+1

12、)2(a6+a3+1)2分析:若先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运算十分繁冗,但注意逆用幂的运算法则,则可利用乘法公式,使运算简便解:原式=(a-1)(a2+a+1)(a6+a3+1)2 =(a3-1)(a6+a3+1)2 =(a9-1)2=a18-2a9+1例5 计算(2+1)(22+1)(24+1)(28+1)分析:此题乍看无公式可用,“硬乘”太繁,但若添上一项(2-1),则可运用公式,使问题化繁为简解:原式=(2-1)(2+1)(22+1)(24+1)(28+1) =(22-1)(22+1)(24+1)(28+1) =(24-1)(24+1)(28+1) =(28-1)(28+1) =216-1(

13、三)、注意公式的推广计算多项式的平方,由(a+b)2=a2+2ab+b2,可推广得到:(a+b+c)2=a2+b2+c2+2ab+2ac+2bc可叙述为:多项式的平方,等于各项的平方和,加上每两项乘积的2倍例6 计算(2x+y-3)2解:原式=(2x)2+y2+(-3)2+22xy+22x(-3)+2y(-3)=4x2+y2+9+4xy-12x-6y(四)、注意公式的变换,灵活运用变形公式 例7 (1)已知x+y=10,x3+y3=100,求x2+y2的值; (2)已知:x+2y=7,xy=6,求(x-2y)2的值分析:粗看似乎无从下手,但注意到乘法公式的下列变形:x2+y2=(x+y)2-2

14、xy,x3+y3=(x+y)3-3xy(x+y),(x+y)2-(x-y)2=4xy,问题则十分简单解:(1)x3+y3=(x+y)3-3xy(x+y),将已知条件代入得100=103-3xy10, xy=30 故x2+y2=(x+y)2-2xy=102-230=40 (2)(x-2y)2=(x+2y)2-8xy=72-86=1例8 计算(a+b+c)2+(a+b-c)2+(a-b+c)+(b-a+c)2分析:直接展开,运算较繁,但注意到由和及差的完全平方公式可变换出(a+b)2+(a-b)2=2(a2+b2),因而问题容易解决解:原式=(a+b)+c2+(a+b)-c2+c+(a-b)2+c

15、-(a-b)2 =2(a+b)2+c2+2c2+(a-b)2 =2(a+b)2+(a-b)2+4c2 =4a2+4b2+4c2(五)、注意乘法公式的逆运用例9 计算(a-2b+3c)2-(a+2b-3c)2分析:若按完全平方公式展开,再相减,运算繁杂,但逆用平方差公式,则能使运算简便得多解:原式=(a-2b+3c)+(a+2b-3c)(a-2b+3c)-(a+2b-3c) =2a(-4b+6c)=-8ab+12ac例10 计算(2a+3b)2-2(2a+3b)(5b-4a)+(4a-5b)2分析:此题可以利用乘法公式和多项式的乘法展开后计算,但逆用完全平方公式,则运算更为简便解:原式=(2a+

16、3b)2+2(2a+3b)(4a-5b)+(4a-5b)2=(2a+3b)+(4a-5b)2=(6a-2b)2=36a2-24ab+4b2四、怎样熟练运用公式:(一)、明确公式的结构特征这是正确运用公式的前提,如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是:符号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相乘,且在这四项中有两项完全相同,另两项是互为相反数;等号右边是乘式中两项的平方差,且是相同项的平方减去相反项的平方明确了公式的结构特征就能在各种情况下正确运用公式(二)、理解字母的广泛含义乘法公式中的字母a、b可以是具体的数,也可以是单项式或多项式理解了字母含义的广泛性,就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正确运用公式如计算(x+2y3z)2,若视x+2y

17、为公式中的a,3z为b,则就可用(ab)2=a22ab+b2来解了。(三)、熟悉常见的几种变化有些题目往往与公式的标准形式不相一致或不能直接用公式计算,此时要根据公式特征,合理调整变化,使其满足公式特点常见的几种变化是:1、位置变化 如(3x+5y)(5y3x)交换3x和5y的位置后即可用平方差公式计算了2、符号变化 如(2m7n)(2m7n)变为(2m+7n)(2m7n)后就可用平方差公式求解了(思考:不变或不这样变,可以吗?)3、数字变化 如98102,992,912等分别变为(1002)(100+2),(1001)2,(90+1)2后就能够用乘法公式加以解答了4、系数变化 如(4m+)(

18、2m)变为2(2m+)(2m)后即可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了5、项数变化 如(x+3y+2z)(x3y+6z)变为(x+3y+4z2z)(x3y+4z+2z)后再适当分组就可以用乘法公式来解了(四)、注意公式的灵活运用有些题目往往可用不同的公式来解,此时要选择最恰当的公式以使计算更简便如计算(a2+1)2(a21)2,若分别展开后再相乘,则比较繁琐,若逆用积的乘方法则后再进一步计算,则非常简便即原式=(a2+1)(a21)2=(a41)2=a82a4+1对数学公式只会顺向(从左到右)运用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注意逆向(从右到左)运用如计算(1)(1)(1)(1)(1),若分别算出各因式的值后再行相乘

19、,不仅计算繁难,而且容易出错若注意到各因式均为平方差的形式而逆用平方差公式,则可巧解本题即原式=(1)(1+)(1)(1+)(1)(1+)= =有时有些问题不能直接用乘法公式解决,而要用到乘法公式的变式,乘法公式的变式主要有:a2+b2=(a+b)22ab,a2+b2=(ab)2+2ab等用这些变式解有关问题常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已知m+n=7,mn=18,求m2+n2,m2mn+ n2的值面对这样的问题就可用上述变式来解,即m2+n2=(m+n)22mn=722(18)=49+36=85,m2mn+ n2= (m+n)23mn=723(18)=103下列各题,难不倒你吧?!1、若a+=5,求

20、(1)a2+,(2)(a)2的值2、求(2+1)(22+1)(24+1)(28+1)(216+1)(232+1)(264+1)+1的末位数字(答案:1.(1)23;(2)212. 6 )五、乘法公式应用的五个层次乘法公式:(ab)(ab)=a2b2,(ab)=a22abb2,(ab)(a2abb2)=a3b3第一层次正用即根据所求式的特征,模仿公式进行直接、简单的套用例1计算 (2)(2xy)(2xy)(2)原式=(y)2x(y)2x=y24x2第二层次逆用,即将这些公式反过来进行逆向使用例2计算(1)199821998399419972; 解(1)原式=1998221998199719972

21、 =(19981997)2=1第三层次活用 :根据待求式的结构特征,探寻规律,连续反复使用乘法公式;有时根据需要创造条件,灵活应用公式例3化简:(21)(221)(241)(281)1分析直接计算繁琐易错,注意到这四个因式很有规律,如果再增添一个因式“21”便可连续应用平方差公式,从而问题迎刃而解解原式=(21)(21)(221)(241)(281)1=(221)(221)(241)(281)1=216例4计算:(2x3y1)(2x3y5)分析仔细观察,易见两个因式的字母部分与平方差公式相近,但常数不符于是可创造条件“拆”数:1=23,5=23,使用公式巧解解原式=(2x3y32)(2x3y3

22、2)=(23y)(2x3)(23y)(2x3)=(23y)2(2x3)2=9y24x212x12y5第四层次变用 :解某些问题时,若能熟练地掌握乘法公式的一些恒等变形式,如a2b2=(ab)22ab,a3b3=(ab)33ab(ab)等,则求解十分简单、明快例5已知ab=9,ab=14,求2a22b2和a3b3的值解: ab=9,ab=14,2a22b2=2(ab)22ab=2(92214)=106,a3b3=(ab)33ab(ab)=933149=351第五层次综合后用 :将(ab)2=a22abb2和(ab)2=a22abb2综合,可得 (ab)2(ab)2=2(a2b2);(ab)2(a

23、b)2=4ab;等,合理地利用这些公式处理某些问题显得新颖、简捷 例6计算:(2xyz5)(2xyz5)解:原式=(2x+y-z+5)+(2x-y+z+5)2-(2x+y-z+5)-(2x-y+z+5)2=(2x5)2(yz)2=4x220x25y22yzz2六、正确认识和使用乘法公式1、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认识乘法公式:对于学习的两种(三个)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a+b)(a-b)=a2-b2、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a-b)2=a2-2ab+b2,可以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来区分它们。假设a、b都是正数,那么可以用以下图形所示意的面积来认识乘法公式。如图1,两

24、个矩形的面积之和(即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b)(a-b),通过左右两图的对照,即可得到平方差公式(a+b)(a-b)=a2-b2;图2中的两个图阴影部分面积分别为(a+b)2与(a-b)2,通过面积的计算方法,即可得到两个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与(a-b)2=a2-2ab+b2。2、乘法公式的使用技巧:提出负号:对于含负号较多的因式,通常先提出负号,以避免负号多带来的麻烦。例1、 运用乘法公式计算:(1)(-1+3x)(-1-3x); (2)(-2m-1)2解:(1)(-1+3x)(-1-3x)=-(1-3x)-(1+3x)=(1-3x)(1+3x)=12-(3x)2

25、=1-9x2.(2) (-2m-1)2=-(2m+1)2=(2m+1)2= 4m2+4m+1.改变顺序:运用交换律、结合律,调整因式或因式中各项的排列顺序,可以使公式的特征更加明显.例2、 运用乘法公式计算:(1)()(); (2)(x-1/2)(x2+1/4)(x+1/2)解:(1)()()=()()=()()= (2) (x-1/2)(x2+1/4)(x+1/2)= (x-1/2) )(x+1/2)(x2+1/4)=(x2-1/4) (x2+1/4)= x2-1/16.逆用公式将幂的公式或者乘法公式加以逆用,比如逆用平方差公式,得a2-b2 = (a+b)(a-b),逆用积的乘方公式,得a

26、nbn=(ab)n,等等,在解题时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3、 计算:(1)(x/2+5)2-(x/2-5)2 ; (2)(a-1/2)2(a2+1/4) 2(a+1/2)2解:(1)(x/2+5)2-(x/2-5)2 =(x/2+5)+(x/2-5) (x/2+5)-(x/2-5)=(x/2+5+x/2-5)( x/2+5-x/2+5)=x10=10x.(2)(a-1/2)2(a2+1/4) 2(a+1/2)2 =(a-1/2)(a2+1/4) (a+1/2) 2 =(a-1/2 ) (a+1/2) (a2+1/4) 2=(a2-1/4 ) (a2+1/4) 2 =(a4-1/16 ) 2

27、 =a8-a4/8+1/256.合理分组:对于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三项式相乘,一般先将完全相同的项调到各因式的前面,视为一组;符号相反的项放在后面,视为另一组;再依次用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计算:(1)(x+y+1)(1-x-y); (2)(2x+y-z+5)(2x-y+z+5).解:(1) (x+y+1)(1-x-y)=(1+x+y)(1-x-y)= 1+(x+y)1-(x+y)=12-(x+y)2=1-(x2+2xy+y2)= 1-x2-2xy-y2.(2)(2x+y-z+5)(2x-y+z+5)=(2x+5+y-z)(2x+5-y+z)= (2x+5)+(y-z)(2x+5)-

28、(y-z)= (2x+5)2-(y-z)2 =(4x2+20x+25)-(y2-2yz+z2)= 4x2+20x+25-y2+2yz-z2 = 4x2-y2-z2+2yz +20x+25 .七、巧用公式做整式乘法整式乘法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是今后学习的基础,应用极为广泛。尤其多项式乘多项式,运算过程复杂,在解答中,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题目中各多项式的结构特征,将其适当变化,找出规律,用乘法公式将其展开,运算就显得简便易行。一. 先分组,再用公式 例1. 计算: 简析:本题若以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方法展开,则显得非常繁杂。通过观察,将整式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变形为;将另一个整式变形为,则从其中找

29、出了特点,从而利用平方差公式即可将其展开。 解:原式 二. 先提公因式,再用公式 例2. 计算: 简析:通过观察、比较,不难发现,两个多项式中的x的系数成倍数,y的系数也成倍数,而且存在相同的倍数关系,若将第一个多项式中各项提公因数2出来,变为,则可利用乘法公式。 解:原式 三. 先分项,再用公式 例3. 计算: 简析:两个多项中似乎没多大联系,但先从相同未知数的系数着手观察,不难发现,x的系数相同,y的系数互为相反数,符合乘法公式。进而分析如何将常数进行变化。若将2分解成4与的和,将6分解成4与2的和,再分组,则可应用公式展开。 解:原式= 四. 先整体展开,再用公式 例4. 计算: 简析:

30、乍看两个多项式无联系,但把第二个整式分成两部分,即,再将第一个整式与之相乘,利用平方差公式即可展开。 解:原式 五. 先补项,再用公式 例5. 计算: 简析:由观察整式,不难发现,若先补上一项,则可满足平方差公式。多次利用平方差公式逐步展开,使运算变得简便易行。 解:原式 六. 先用公式,再展开 例6. 计算: 简析:第一个整式可表示为,由简单的变化,可看出整式符合平方差公式,其它因式类似变化,进一步变换成分数的积,化简即可。 解:原式 七. 乘法公式交替用 例7. 计算: 简析:利用乘法交换律,把第一个整式和第四个整式结合在一起,把第二个整式与第三个整式结合,则可利用乘法公式展开。 解:原式

31、 八、中考与乘法公式1. 结论开放例1. (02年济南中考)请你观察图1中的图形,依据图形面积的关系,不需要添加辅助线,便可得到一个你非常熟悉的公式,这个公式是_。分析:利用面积公式即可列出或或在上述公式中任意选一个即可。例2. (03年陕西中考)如图2,在长为a的正方形中挖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把余下的部分剪成一个矩形,如图3,通过计算两个图形的面积,验证了一个等式,则这个等式是_。分析:利用面积公式即可列出或2. 条件开放例3. (03年四川中考)多项式加上一个单项式后,使它能成为一个整式的完全平方,则加上的单项式可以是_(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即可,不必考虑所有的可能情况)。分析:

32、解答时,可能习惯于按课本上的完全平方公式,得出 或只要再动点脑筋,还会得出 故所加的单项式可以是,或,或,或等。3. 找规律例4. (01年武汉中考) 观察下列各式:由猜想到的规律可得_。分析:由已知等式观察可知 4. 推导新公式例5. 在公式中,当a分别取1,2,3,n时,可得下列n个等式将这n个等式的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可推导出求和公式:_(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分析:观察已知等式可知,后一个等式的右边第一项等于前一个等式的左边,将已知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得: 移项,整理得:例6. (04年临汾中考)阅读材料并解答问题:我们已经知道,完全平方公式可以用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来表示,实际上还有一些等式也可以用这种形式表示,例如: 就可以用图4或图5等图表示。(1)请写出图6中所表示的代数恒等式_;(2)试画出一个几何图形,使它的面积能表示:(3)请仿照上述方法另写一个含有a,b的代数恒等式,并画出与之对应的几何图形。解:(1)(2)如图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