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名师课堂2013.11.5下午.ppt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79806 上传时间:2021-08-0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名师课堂2013.11.5下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走进名师课堂2013.11.5下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走进名师课堂2013.11.5下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走进名师课堂2013.11.5下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走进名师课堂2013.11.5下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进名师课堂2013.11.5下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名师课堂2013.11.5下午.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长春市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 李 博,青春不在,一生守候,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指教学活动的特色,是教师的教育思想、个性特点、教育技巧在教育过程中独特的、和谐的结合和经常性的表现.教学风格的形成是一个教师在教学艺术上趋于成熟的标志。,教学风格的特征: 一是教学的艺术性。 二是教学的创造性。 三是教学的实效性。 四是心理品质的稳定性。,教学风格类型: 一、理智型 二、自然型 三、情感型 四、幽默型 五、技巧型,教学风格形成的基本模式: 模仿选择定向创新,走进名师课堂,走进名师课堂,寻找教学秘笈,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朱乐平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特级教师、从事数学教育和教师教育研究 20

2、 余年。 从教箴言:成为一个好的数学教师可以是一个目标,生命或许不能与目标同生,但要追求与目标同灭。,案例一:分数初步的认识,讨论:,1.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2.请你提供一个教学设计,并说明设计意图。,3.请谈一谈,本节课的设计有哪些创新?,4.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有哪些显著特点?,案例二:圆的认识,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师生谈话,教师与学生围绕下面的问题进行交流。“我们以前没有见过面,你们看我(老师)的这张脸是圆圆的脸,还是方方的脸?”学生一般都认为我的脸不是圆圆的。我给每一个同学都发了一张纸,纸上有一些图形,“看一看,有一张脸画着,那就是我(老师)。老师非常喜欢圆圆的脸蛋,看一看

3、,找一找,你们班上的同学中,哪一个的脸是圆圆脸蛋?”学生一般都会找几个同学,常常是比较胖的几个同学。,二、充分利用原有的经验,在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圆的特征,弄清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师生谈话:“老师猜测可能有一些同学已经用圆规画过圆。谁能说一说用圆规怎样画圆?”学生讲述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教师对学生的发言适当评价,并提醒学生用圆规画圆时的注意点。 1活动:明确半径决定圆的大些 (1)请同学们看一看老师发给你们的这一张,上方有一个圆,请你再画一圆,使得你画出的这个圆,比原来的这个圆小一点。 (2)再画一个圆,要比原来这个圆小得多。先想一想,再画一画。 (3)谁能说一说,如果要画一个比

4、原来这个圆要大得多的圆,你想怎么画? (4)刚才我们画出了大小不同的圆,谁能说一说,圆的大小是由什么来决定的? 学生能说出:圆规两脚张开得大一些,画出来的圆就大;圆规两脚张开得小一些,画出来的圆就小;也有一些学生说出: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些 师生一起归纳:圆规两脚尖之间的长度决定圆的大些(板书)教师在一个圆里画一条半径,让学生认识半径,并板书:半径决定圆的大些,2活动:明确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1)每个同学都拿出一张白纸,能不能画一个圆与发下来这张纸上的圆一样大。要画在右下方,你们还可以画在哪里? (2)思考:现在我们画出的圆一样大,但位置不同,圆的位置是由什么来决定的? 圆规一个脚尖指在纸上的

5、点(叫做圆的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操作、经历、思考、想像,让学生认识到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和圆心决定圆的位置等知识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三、通过“整容”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圆的特征。 看一看老师发给你们的这张纸,上面画了一个老师的脸,它不是圆圆的,老师如果要想整容成圆形的脸,你能不能画一个图,告诉医生应该怎样进行整容? 1每一个学生都独立的画图; 2学生画图后全班交流。 学生常常会以鼻子为中心进行整容。表达常常是: (1)以鼻子为圆心(中心),以鼻子到耳朵的长度为圆规两脚之间的长度(圆的半径),画一个圆。要削去一些肉(骨),使得外面一圈到鼻尖的长度相等。

6、 (2)以鼻子为圆心,以鼻尖到头顶的长度为圆规两脚之间的长度(圆的半径),画一个圆。要贴上去一些肉,使得外面一圈到鼻尖的长度相等。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对学生来说比较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且让学生初步应用圆心、半径这样的术语来描述一个圆。,四、通过剪下画在纸上的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圆的特征。 师生谈话:“在教师发下来的这一张纸上,画着差不多大小的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圆形,如果要把这两个图形都剪下来,你估计剪哪一个图形的时间省一些,为什么?”学生能直观地判断剪三角形比剪圆形要快一些,因为圆是由一条弯曲的线围成的。教师进一步要求,请每一个同学都把纸上的这个圆剪下来。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

7、对圆与三角形这两个图形进行比较,再把纸上的一个圆剪下来,通过这样的操作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图形。 五、让学生独立思考,想一想、写一写什么样的图形叫圆或圆有什么特点。 多数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什么叫圆。 设计意图:在学生多次感知圆的特征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语言表达什么叫做圆,一方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习概括,把自己感知到的事物,用语言表达出来。这个过程有一定的难度,挑战性很大。,第二课时 六、学生和教师睁开眼睛、闭上眼睛徒手画圆,从反面进一步体验圆的特征。 1请学生不用圆规,徒手在纸上画一个圆。先看一看,用徒手画的这个“圆”圆不圆。再比一比,这个用徒

8、手画的“圆”与用圆规画的圆有什么不一样。 2教师徒手睁开眼睛、闭上眼睛在黑板上画圆。教师闭上眼睛画的这个“圆”画成一个不封闭的“圆”。然后师谈话:教师指着这个不封闭的“圆”,问学生,这还是圆吗?最不像“圆”的是什么地方?学生能指出不封闭就不是圆。 设计意图:通过徒手画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圆是一个封闭图形,并且曲线上任何一点到一个定点的距离要相等。,七、学生先独立思考,写一写什么叫做圆或圆有什么特点,再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并讨论圆的特征。 设计意图: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交往与合作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的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八、全班交流,归纳总结出圆的特征,并用反例巩固。 1.要求学生以小组为

9、单位汇报,你们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而全班一起归纳出:一个图形如果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那么它就是圆:一是封闭曲线;二是这条曲线上的任何一个点到中心(一个定点)的距离都要相等。 2.让学生画出几个图形,它满足上面的一个条件,看一看这些图形是不是圆。教师画出三个图形:(1)由一条凹凸的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但曲线上的点到中心的距离不是处处相等;(2)一个椭圆;(3)一个圆的一部分(一条不封闭的曲线)。让学生判断这几个图形是不是圆,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举反例,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圆的特征的认识。,九、研究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并初步应用关系。 1.让学生在圆内画半径,直径

10、,说一说,半径与直径的条数,(无穷多条)半径与直径的关系:d=2r。 2.让学生利用d=2r编题,并感知实际圆的大些学生能编出已知半径求直径,已知直径求半径的题目。如已知一个圆的半径是5米,直径是多少?教师进一步问:半径是5米的圆,能否把我们班的同学都围进去(学生坐着不动),如果半径是10米呢?从而让学生想像实际圆的大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设计意图:半径、直径的条数对多数学生来说比较简单,因此,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自己得出结论;半径与直径的关系也比较简单,让学生自己编题,可以进一步理解这一关系。学生对于量的实际大小感知相对比较弱,因此安排了让学生想像半径为10米的圆有多大,这样的活动,一方

11、面培养学生对量的大小感知,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十、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师生谈话:关于圆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是怎样学习圆的知识的?如果我们还想继续研究圆,那么,还有哪些问题可以进一步研究?学生总结这节课,回顾学习的过程,提出许多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圆的周长怎样求?怎么求圆的面积?圆是谁发现的?圆周率是什么意思?等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提出研究的问题,是希望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无止境,人的一生只有要不断进行探索,不断地进行学习,才有意义。,朱乐平老师的教学风格:,朴素,慢摇,思考,联系,把握数学本质 彰显学科魅力,学生,朱德江 嘉兴市南湖区教研室副主任。浙江省特级教师,

12、中学高级教师,嘉兴市小数会副会长,浙江省小学数学名师工作站导师。 教育感言:教学是一种“奔跑”。有时教师在领跑,引领学生走向知识的殿堂;有时学生在自主地奔跑,教师在学生后面助力,在学生旁边加油呐喊。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不断改变前后位置,奔向一个又一个终点,又从一个个新的起点出发。,案例一:小数点搬家,讨论:,1.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2.请你提供一个教学设计,并说明设计意图。,3.请谈一谈,本节课教师关注了哪些内容?,朱德江老师的教学风格:,顺学而导,数学教育不是甄别一个人是否聪明, 而是要让人变得聪明。 因此我们 不要总想多教一点知识, 而是要多给一点时间思考; 不要总想多讲一种方法, 而是要多给一点空间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