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病媒生物防制技术.ppt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1490973 上传时间:2021-08-08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机构病媒生物防制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医疗机构病媒生物防制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医疗机构病媒生物防制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医疗机构病媒生物防制技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医疗机构病媒生物防制技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机构病媒生物防制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机构病媒生物防制技术.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医疗机构病媒生物防制技术,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游建文 2015年3月19日,主要内容,医疗机构病媒生物总体要求和标准 鼠类防制技术要求 蚊防制技术要求 蟑螂防制技术要求 蝇类防制技术要求,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设立2-3名卫生巡查员: 日常工作职责重点包括: 检查蚊、鼠、蟑螂、蝇等“四害”情况; 记录他人(病人、医生等)反映“四害”活动的情况 监督院内“四害”消杀、卫生清洁落实情况 对日常巡查的工作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建立台账。,重点强调,国家卫生城市规定的要求(2014版),医疗机构病媒生物防制 鼠、蚊、蝇、蟑螂的密度达到国家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标准C级要求 防蚊蝇和防鼠设施合格率95%,国家

2、卫生城市执行的标准,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鼠类(GB/T27770-2011)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蚊虫(GB/T27771-2011)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蝇类(GB/T27772-2011)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蜚蠊(GB/T27773-2011),配套的监测标准,病媒生密度监测方法 鼠类(GB/T 23798-2009) 病媒生密度监测方法 蚊虫(GB/T 23797-2009) 病媒生密度监测方法 蝇类(GB/T 23796-2009) 病媒生密度监测方法 蜚蠊(GB/T 23795-2009),现场检查/暗访测算标准: 1.房间数20间以下的单位阳性房间为0,2O间以上的单位阳

3、性房间数不超过1间。 2.房间数10间以下的单位防鼠设施要完全合格,10间以上的单位防鼠设施不合格房间数不超过1间。 3.外环境不得有鼠洞、死鼠、活鼠等鼠迹。,鼠类控制水平国家标准:,如何发现鼠迹,鼠迹: 活或死老鼠、鼠粪、鼠洞、油迹、被啃咬过痕迹 重点巡查场所: 室内:饭堂厨房、仓库、中药房 室外:绿化带、下水井盖旁、墙角,黄胸鼠,褐家鼠,小家鼠,鼠粪,鼠道,鼠洞,鼠洞,鼠洞,防鼠设施,箅子和地漏:小于1cm 门:门缝小于0.6cm;木门和门框的底部包铁皮,高30 cm;食品库房门口有挡鼠板,高60cm。 管线孔洞:应堵封,缝隙小于0.6cm。 排风扇和通风口:1楼或地下室的应用网罩,网眼小

4、于0.6 cm。 窗户:1楼或地下室玻璃无破损。,防鼠设施,防鼠设施:检查门、窗、下水道(地沟)及通风口等处的防鼠设施状况。,门隙6mm,网眼6mm,下水道出水口10mm,堵塞通道,厨房必须加设安装挡鼠板,灭鼠措施,搞好环境卫生 安装毒鼠屋,投放鼠药(室外) 布放捕鼠笼(室内、外) 布放粘鼠板(室内),搞好环境卫生,清除垃圾,有标识,鼠药投放在鼠屋内,鼠屋设置在老鼠经常出没的路径,不规范设置鼠屋,有杂物,直接投放,有屋没药,蚊类控制水平国家标准:,现场检查/暗访测算标准: 1、白天人诱蚊30分钟,平均每人次诱获成蚊数不超过1.5只。 2、院内步行测算,平均1千米发现蚊虫孳生地不超过0.8处。,

5、蚊生活环境?,卵、幼虫和蛹,必须生活在有水的条件!,如何发现孳生地,医院办公室内,后院死角,下水道、防蚊闸垃圾未及时清理,医院病房(隔离病房)加装防蚊纱窗、纱门,防蚊措施,每张病床必须加挂蚊帐,下水道口加防蚊闸、封堵沙井盖,经常巡查院内孳生地情况,自行开展蚊媒密度监测 多询问病人,及时了解“民情” 做好灭蚊工作,如:消杀公司;若发现蚊蚴孳生地,可自行投放“安备”等药物,蟑螂控制水平国家标准:,如何发现蟑迹和卵鞘,厨房、垃圾收集点,防灭蟑螂,重点搞好环境卫生,及时处理餐厨垃圾 保持厨房保洁柜、仓库、点心间台下等重点地方卫生 下水道孳生地化学灭杀,聘请消杀公司,蝇类控制水平国家标准:,如何发现蝇类孳生地,各种垃圾容器、垃圾中转站,防蝇措施,加装风机,加装门帘,加装防蝇网,医院作为国家卫生城市明查、暗访的必到场所 医院做好自身“四害”等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责无旁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