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育的灵魂word模板.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149198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育的灵魂word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育的灵魂word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育的灵魂word模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育的灵魂word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育的灵魂word模板.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育的灵魂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的灵魂。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有的中学生被资本主义社会表面的经济繁荣所迷惑,张口闭口外国好,对祖国感情淡薄,对伟大民族的前途丧失信心,因此,在学生中大张旗鼓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认为,富有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爱国主义热情,并掌握历史发展规律是二十一世纪建设人才应具备的思想素质。正如纲要中指出的那样:“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不能只讲授历史知识,而要寓教育于教学之中,既教书,又育人,特别是中学历史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内容,应该充分挖掘,在教学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下面,仅

2、就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问题,谈谈我的几点浅见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一)讲述祖国悠久的历史,璀灿的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什么是爱国主义?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浓厚的感情。”(列宁全集第28卷第168页)。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的浓厚感情,首选来源于对祖国历史的深刻了解。历史知识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的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把思想内容落实到实处,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而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千百年来中国历史的大量史实

3、来激发学生的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四大发明的故乡。勤劳的炎黄子孙在这块神州大地上休养生息并曾创造出辉煌的文明。中国在清康乾之前,一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曾创造了世界上最繁荣的经济、最灿烂的文化,在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等方面有着大量的杰出成就和世界第一。在天文、医学、工艺等方面有着数以百计的世界之最,不仅孕育了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军事家和教育家,而且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史迹、经典著作。如:文学巨著西游记、红楼梦等,历史典籍史记、汉书等,以及大教育家孔子、大思想家孟子以及圆周率的发明者祖冲之等等。我国有着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哈雷彗星的记载,比西方早

4、600多年,元代的郭守敬的授时历,每年的天数精确到365.2425天,距实际地球绕太阳的周期中差26秒,与现行公历相同,却要早300多年等等。除此之外,我们着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的万里长城、宏伟壮观的秦兵马俑,以及四大发明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的卓越贡献等等。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引得世界的瞩目敬仰,在世界最高学府莫斯科大学的科学长廊里,我国的祖冲之、张衡、僧一行、李时珍的塑像与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同时屹立着,这与奥运会升起五星红旗同样令华夏子孙盈泪自豪。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让学生课外收集我国的世界之最的资料,由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二) 讲述近代中国备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

5、、宰割的史实,牢记国家耻、民族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翻开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令人窒息、抑郁,一次次侵略战争,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一块块国土的割让仅沙俄在中国就夺取了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光辛丑条约赔款竟达9亿8千多万两白银。抗战八年中,被日寇屠杀的同胞达1800多万人,财产损失600亿美元,1937年12月的“南京大屠杀”被屠杀的中国和平居民就达30万人以上,国歌上有一句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讲一段历史最容易引起切肤之痛。 对讲述这一段历史,除了教师恰当地运用表情、语言和手势,来充分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情,以此去感染、教育学生外,我主要是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即运用电教手段

6、,把“静”的历史材料,转化成“动”的画面,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如讲述鸦片战争时,运用录像教具,形象真实地再现了历史画面,配以相应的音乐和富有感染力的解说,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在讲解中,重点突出以林则徐、关天培、葛去飞、陈化成等爱国将领及三元里抗英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坚决抵抗外来侵略,不惜为国捐躯的形象,同时,又以道光帝、琦善、奕山、牛鉴为代表的投降派卖国贼的屈辱妥协、祸国殃民的史实来对比,使学生不仅了解到清朝的腐败不堪,更能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中国人民及其爱国官兵的英勇反抗斗争中,看到中华民族不屈的形象,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讲述火烧圆明园时,我先展示几张圆明园的复原图

7、片,讲述了圆明园的建筑和价值,使学生们认识到这是一座举世无比的皇家园林,然后再给学生放火烧圆明园的录像,使学生真切地看到这样的史实:侵略者们闯进圆明园内抢夺金银财宝,劫走所有能搬动的珍宝文物,搬不动的就砸坏,然后纵火烧毁全园以消灭罪证,使这座经过清朝一百多年耗费巨资经营的、汇集中国人民血汗的结晶的壮丽宫殿,顿时成了废墟。看了这一段录像后,同学们认识到国家不富、民族受辱,从而激发了同学们发奋图强的历史责任感,使学生树立“落后挨打”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三)讲述中国现代史时,重点讲述中国共产党70多年来的奋斗史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爱

8、国主义,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关不同的内容。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历史教学应合乎时代的要求。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内容,把教育广大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忠诚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当作爱国主义更深层次的内容。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一百多年的奋斗史中,中华民族无数志士仁人,探索过各种各样的道路,以求民族的复兴。从魏源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从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到孙中山的辛亥革命,从袁世凯的复辟复古逆流,到文化运动的呐喊等等,他们的探索和尝试都失败了,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

9、走不通!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以社会主义为前途的革命道路,聚集到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汇合成不可阻挡的革命洪流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华民族头上的三座大山,使这个东方巨人重新站起来。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十五年来,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取得了过去剥削制度下无可比拟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在增加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成就。回顾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雄辩地说明了一个真理: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在讲述这一段历史时,我除了在课堂上讲之外,还让同学们课外收集资料,以“光辉的历程,辉煌的成就”为题出黑板报

10、,并结合建国45周年纪念活动,每小组出一期特刊,使学生在听讲的基础上自己动手、动脑,切身体会到祖国在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对学生进行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四)学习历史英雄人物,发扬民族精神,继承优秀品质 毛泽东讲:“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产生了很多民族英雄和革命领袖。”苏武饮雪吞毡、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气贯长虹、戚继光英勇抗倭、林则徐虎门销烟、谭嗣同“横刀向天笑”、林觉民“以天下人为念”等等都是在国难当头之时,或为国御侮、或抗争不屈,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令敌人丧胆,被世人和后人敬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是我们民族的精英、中国的脊梁。他们的共性就是爱国主义,在他们身上无一不可

11、找到一种光彩照人、垂范千古的人生价值。顾炎武的至理名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以国家利益为重,以民族利益为重也正是跨世纪的一代青年所应具有的情操,特别是在近代史上涌现了维新变法的志士、辛亥革命的英雄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共产党人成了中华民族的精英,伟大祖国的中流砥柱。饮冰雪、食草根的杨靖宇、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刘胡兰,仅是他们之中的两个代表,这一页历史无疑对青少年是极好的品德教育的素材,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陶冶革命情操是十分有效的。 此外,在校内公共场所和有关课堂悬挂中华杰出人物画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也是极好的一个办法。另外,还组织学生课外观看爱国主义优秀影视片,让学生从优秀影

12、视片中形象、生动、具体地感知祖国的伟大,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辉,熟悉中华民族英雄人物和爱国志士,懂得今天的学习条件和机会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热爱自己伟大的祖国和民族,更加自觉地为祖国美好明天学好本领,做好各种准备。在少工委、电影影评协会举办的一句话影评比赛中,我指导的学生荣获市属一人一等奖,二人二等奖的好成绩。(五)学生走出校门,面向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爱我中华,爱我家乡”的实际教育爱国当从培养学生热爱自己所生长的家乡开始,这是爱国主义的内涵和具体化。仅靠课堂教育的单一形式不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应该开辟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外课堂,这些直观具体而且就在大家身边的东西,更容易激发起

13、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情。除了以出黑板报、班刊举办专题讨论、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爱国主义歌曲演唱比赛,以及组织各种竞赛,如“爱我中华历史知识竞赛”、历史故事演讲比赛等等,丰富爱国主义的学习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之外,还应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使爱国主义教育和现代社会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如:我在班级中开展“军训”活动,与当地的武警中队联系派人指导,以“严明的纪律、刻苦的训练、良好的行为习惯、坚强的意志”为主题,使学生接受了简单的队列训练、野外训练、夜间站岗、过集体生活等,了解一般的军警知识,这既是一种国防教育,增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感,同时在纪律作风方面起到启迪性、规范化的教育作用。结果证

14、明:这次军训在孩子们的心灵上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有些学生毕业时竟身着军装拍了照送给我,毕业作文“记一件难忘的事”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约而同地写军训,这种教育竟然化作一种动力,促使有些学生立志报考军校,其中有一位同学如愿以偿进了部队,在部队不到两年是,共获得了七次嘉奖,这在他们连是史无前例的,他被评为“标兵”,用他们连长的话来说:“他始终是最优秀的。”从中,我感受到教师应做教学教育中的有心人。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受到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他就会潜移默化地把自己幼小的生命与国家的集体的在大命运紧紧地贴在一起,就会一步一步地铺好人生道路上的每一块基石,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大业的

15、生力军。近代爱国主义者鉴湖女侠秋瑾说得好:但凡爱国之心,人不可不有,若不知本国文字、历史,即不能生爱国之心。世界各国的历史也告诉人们,年轻一代只有了解自己的祖国、自己民族的历史,形成强烈的爱国意识,并把报国之志化为自觉报效祖国的行动,才能成为大有作为的一代。除此以外,我还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我们位于古城绍兴,又是以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命名的学校,这里山清水秀、人才辈出,号称文物之邦,涌现了许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等等,他们或出生于此,或在这里长期居留和活动,有许多文化遗址和文物古迹。我把他们分成几个专题、几条线路带领学生参观、考察、游览、访问等。如:1.“沿着先辈们的足迹”。参

16、观了大禹陵(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越王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沈园(爱国诗人陆游的故居);秋瑾故居、大通学堂、蔡元培故居、鲁迅纪念馆、周恩来祖居等等记载着先辈的光辉事迹的地方,这些优秀人物不仅以自己的功绩彪炳史册,而且以他们的浩然正气振奋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同学们自豪地说;“我为是一个绍兴人而骄傲”2.“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参观兰亭(书圣王羲之)、青藤书屋(徐渭的书法和绘画)、民俗博物馆、绍兴博物馆等等,这些文人墨客的精妙绝伦的书法艺术,让这些长期囿于学校教育的同学,如同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令他们新奇、满足和惊叹 3.“壮丽的山河”。游览了风光秀丽的东湖;寻访了马臻墓(修鉴湖

17、);参观了至今仍在造福于后人的汤绍恩修建的三江闸等,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游览观光之中,真正体会到家乡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并让学生在“桥乡”、“酒城”为专题收集资料,开展乡土知识竞赛。同学们对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表示自己要为振兴绍兴而努力学习。4.“前进中的绍兴”。参观了绍兴钢铁厂、浙江涤纶厂以及柯桥经纺市场、绍兴经济开发区和绍兴城建规划蓝图展等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的现代化企业、专业市场等,使广大学生在参观学习中深切地了解家乡过去的艰辛和腾飞,从而受到生动的、形象的、活生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思想教育。纵观祖国几千年的文明史,爱国主义精神从来就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的力

18、量,作为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使中华民族历经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风险的考验而一直保持坚强的团结和旺盛的生机。 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道德,时代不同,任务也不同,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热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祖国,更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有力的精神支柱,而对于学生来说,认识到祖国的存在发展是所有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同个人的前途和命运血肉相连。爱国就是要落实在为四化而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而做好思想上和知识上的充分准备。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精神,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作为学生的表率作用,对学生导之以理,激之以情,全方面多渠道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让学生懂得:创造新中国,需要共产党,需要社会主义,而把祖国建设成现代化的强国,使祖国的未来更加辉煌,则仍然需要共产党的领导,仍然需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重要的不是让他们向后看,而是应该向前看。了解过去,珍惜今天,展望未来,是我们历史教学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爱国主义是历史教育的灵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