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汇报XX是“三线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大国家战略布局重点县、XX国家科技城重要辐射区,位列全国百强县106位,20XX年地区生产总值有望突破600亿元,乡村振兴基础稳健、实力雄厚。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坚持久久为功,夯实乡村振兴“奠基石”(一)全面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委书记、市长双组长牵头的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出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制定市委、政府推进乡村振兴年度任务清单,层层压实责任。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定期听取、研究部署和督促落实“三农”工作,召开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专题会议26次,全年调研“三农”工作51次、占调
2、研时间三分之二以上。推行34个县级干部“抓乡促村联两新”联系点制度,推动形成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二)接续夯实农业基底。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成提灌站1480座,改造渠系L7万公里,打牢农业生产基础。加快农业运输网络建设,建成农村路、产业路3140公里,依托“3站9口”的高铁和高速公路,实现农产品“7小时进京、1小时抵蓉”。建设高标准农田55.5万亩,核定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增耕地70.1亩,属全省首例;建设田间机耕道路8200公里,发展大中型农机1200余台,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率达85%。严守耕地红线,全面完成农户承包耕地摞荒整治,”村集体集中整治摞荒地”模式得到国务院副总理胡
3、春华肯定批示。预计全年粮食产量达29.75万吨,出栏生猪65.5万头、家禽1256万羽。(三)聚力拓展脱贫成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善“1+31”衔接政策,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措施。加强乡村建设,本级财政投入乡村振兴领域19亿元,实施专项债、银行融资及EPC项目48个、筹资72亿元。统筹推进产业、就业、消费帮扶,扎实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长祥特钢等工业企业投资建设农业项目100余个,年均吸纳本市农村劳动力H万人,实现农业生产、务工增收“两不误、两促进”。预计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no亿元,乡村市场社消零总额达IXX亿元、占全市社消零一半以上。20XX年农村居民恩格尔
4、系数低于全省1.6个百分点,民生福祉更加殷实。二、坚持全域统筹,提升乡村振兴“加速度”(一)聚焦提质增效兴产业。着力产业振兴,优化“3+6”现代农业产业布局,“一园一策”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共融共生新业态,高标准打造生猪种业、优质粮油、太白蔬菜等复合型现代农业园区,生猪种业园区被纳入全省首批生猪种业培育园区。按照“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思路,建设冷藏、烘干等初加工设施349座,培育加工龙头企业13家,形成以兰兰食品、清香园为代表的农产品制造业集群。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打造观光体验基地27个,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XXl家,建成中国农业公园、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各1个,全年乡村旅游接待
5、游客约500万人次。(二)聚焦塑形铸魂优环境。着力生态振兴,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扎实开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面源污染防治、人居风貌提升五大工程。全面推进矿山生态复绿工程,国家储备林及森林质量提升项目即将开工,森林覆盖率达52.2%。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3.4%,国省市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比例均为100%,土壤环境整体稳定。着力文化振兴,守护传统文化根脉,创建国省级传统村落4个,XX辛夷花传统栽培体系入列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深化乡风文明建设,推出龙吟江涪时代江彰等系列本土文艺作品,文明村镇占比超过75%,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农民幸福感获得感
6、成色更足。(三)聚焦激活内力促增收。着力人才振兴,出台集聚人才11条等系列措施,汇集各类人才6.6万人。加大人才下沉、科技下乡力度,鼓励245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蹲苗历练,邀请XX农大等院校专家组建科技特派团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创新“1+5”名师带徒模式,培育农村技能人才2781名。着力组织振兴,强化党建引领片区高质量发展,构建五级网格治理体系,形成“全域一盘棋、治理一张网、运行一条线:探索乡村自治“数字化”模式,双石村建成XX首个村级数字化管理平台。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培育新型经营主体2624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上百万元的村达11个,全面消除“薄弱村”。预计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7、24800元、同比增长9.2%。三坚持守正创新,塑造乡村振兴“样板区”(一)“三措”并举打造农村改革新模式。创新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保证贷款、创新财政管理方式激励乡镇抓经济、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三项改革”试点。建立农民住房财产权保证贷款风险处置和分担机制,已发放贷款15户170万元,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主体资金困难问题;推出6类24项特殊性激励补助政策,增强乡镇抓经济促振兴信心;创新“空间腾挪、自主盘活”等五种模式,盘活农村闲置住宅142宗,打造清溪山舍等网红民宿20余家,闲置农房使用权流转交易鉴证做法被人民日报报道推广。(二)“全链”赋能建设XX猪种业新高地。打造“研发+育种+扩繁+
8、推广”全产业链,推动生猪产业价值链向中高端跃升。投资1.2亿元建成生猪种业研发服务中心,联合省畜科院等科研院所攻关XX藏黑猪种业“芯片”,同步推进种业对外集中展示、种猪及特色农产品交易推广和市场化服务。立足外种猪国家级和XX藏黑猪省级核心育种场,建成南北中3个核心扩繁区15个扩繁场,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国家生猪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县。今年9月,XX代表XX省在全国种业基地提升工作推进视频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三)“两化”破题擦亮XX三农新名片。聚焦破解“品牌化”“数字化”转型难题,依托特色品牌优势,打开农产品产销新局面。构建“江山有物”区域公用品牌+3个园区品牌+多个产品系列的“1+3+N”品牌体系,用好92个“三品一标”产品,利用“XX品出XX”等活动宣传品牌、展示产品,打响“江”字号农产品品牌。以市场为导向,开发“江丰收数字农业APP,成立国有运营公司,推动品牌快速进入市场。依托“白玉果乡”知名度,方水镇水果集贸市场年交易额突破1亿元;运用“XX附子”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影响力,建强附子产业基地,年产值达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