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复习提纲与考核重点要点.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11643408 上传时间:2021-08-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力学复习提纲与考核重点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材料力学复习提纲与考核重点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材料力学复习提纲与考核重点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材料力学复习提纲与考核重点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材料力学复习提纲与考核重点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力学复习提纲与考核重点要点.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材料力学 复习提纲与考核重点第二章1、重要公式拉伸、压缩时横截面上正应力计算公式a=FN AFNK cA?l线应变计算公式&=强度条件二拉伸、压缩时杆的伸长量计算公式 ?l=FNl EA汩松比计算公式尸|ex胡克定律(r=Ee注意正应力的正负号确定方法2、考题类型一个大题拉伸与压缩时杆的强度计算,可能的题型包含了强度校核、设计截面和确定许用 载荷。第三章1、重要公式PnP Me=702 P单位马力,n单位r/min n外加扭矩计算公式 Me=954 P单位KW , n 单位r/min切应力的计算公式p=Tp Ip最大切应力计算公式 r max二记忆常用截面的Ip和Wt实心圆截面Ip=TmaxW

2、tWt=Ipp max扭转截面系数几d432, Wt5d316空心圆截面Ip=兀d432(1-a) Wt=4 兀 d316(1-a 4) a =d D扭转强度条件 r max=Tmax r Wt相对扭转角计算公式?=Tl GIpTili GIpi多段扭转变形的扭转角?=E单位长度扭转角计算公式 ?=d?T =dxGIp扭转刚度条件?maxc ?胡克定律t=Gt2、考题类型一个大题一段或两段扭转杆件的强度计算和刚度计算的综合解题过程中需注意杆件的变形形式,给出杆件的扭矩图,方可找到最大的扭矩, 以及杆件的扭转角计算形式,尤其注意分清扭矩的正负号。常见题型为给定杆件 的扭转受力情况,要求进行强度校

3、核和刚度校核,或是根据给定的受力情况进行 按照刚度进行截面设计,然后再进行刚度校核第四、五、六章及附录1、重要公式弯曲时横截面上正应力计算公式=Mzy Iz最大正应力6max=MmaxIWz=z弯曲截面系数Wzymax各种常见截面的Iz和Wz圆截面Iz=兀d464, Wz=t d332bh3bh2矩形截面Iz=, Wz= 126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crmaxc bFSSz* Izb弯曲切应力计算公式 ”截面几何性质Sy=zdA Sz=A? AydAIz=? Ay2dA Sz*= ? A*ydA形心计算公式yc=SySz zc=AAIy1=Iy+b2A平行移轴定理Iz1=Iz+aA2Ix1y1=I

4、xy+abAIy、Iz为相对于过过形心的主轴的惯性矩d2wM(x)挠曲线微分方程 =2dyEI积分法求梁的挠度不同支座形式的位移边界条件和光滑连续条件(略)叠加原理 EI!2w”=EI( Ew)=M(x) iii=1i=1nn叠加法求梁的挠度2、考题类型两个大题一个问题综合强度计算和挠度计算,横截面为矩形或圆形,需画出梁的内力图(剪力图和弯矩图),进行强度校核、设计截面或确定许用载荷,并根据给出的挠度表格(叠加法)或使用积分法计算某一位置的挠度或梁的最大挠度。另一个问题为强度计算,横截面为组合截面,需画出梁的内力图,寻找最危险截面,通常情况下为强度校核。第七章1、重要公式平面应力状态下任意斜截

5、面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计算公式0- = = r = = 0- x+ o-y2y2cos2- fr xysin2 a- erg x2sin2 a + r xycos2 a平面应力状态下正应力极值计算公式0- max=min er x+ er y2 e22 )2+ r xy平面应力状态下主应力公式(H3(正应力两个极值和零按照从大到小排序)主平面方向角计算公式tan2 ayxy2 r xy=xy o-x o-y2需注意正应力、切应力、方向角的正负号确定四种强度理论对应的计算应力公式er r1= o-1(T r1= (- Jl ( (T 2+(T 3)(T r1=(- b 3(rr1=1( - 12)

6、2+( -d 3)2+(1)2 22、考题类型一个大题给定一个平面应力状态,给出(TX cry %计算给定的方向角为a的斜截面上的 正应力和切应力,以及计算给定平面应力状态的主应力和主平面方向角 第八章1、重要公式拉(压)弯组合情况下的强度计算(T t,max=FMFNM& 6+ 6 c,max sWAAW弯扭组合情况下的强度计算222Mx+My+Mz2M2+MxMr3 第三强度理论 = bWW2220.75Mx+My+Mz2M2+0.75MxMr4 第四强度理论 = nst F o-稳定性计算,需通过计算长细比,得出杆件属于细长杆,然后代入欧拉公式计算 极限应力,采用安全因数法进行稳定性校核、设计截面或确定许用载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