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煤矿山压力容器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事故风险描述一、事故类型及其风险:1、容器破裂时存在碎片的破坏作用。裂成碎块或碎片向四周飞散而造成打击人员受伤;另外还产生冲击波,可将建筑物摧毁,使设备、管道遭到严重破坏。冲击波与碎片的共同作用可导致周围人员伤亡。2、盛装有毒介质的容器破裂时,会酿成大面积的毒害区。有毒液化气体则蒸发成气体,造成人员中毒。3、可燃介质的燃烧及二次空间爆炸,生产其它灾害。二、事故发生的区域:1、压滤后方空压机房、洗矿车间空压机岗位、吸附岗位。三、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1、容器产生鼓起胀突、颤动;啸叫变尖。2、压力容器安全泄压装置失效或压力表指针剧烈跳动。应急工作职责如发生的突发
2、事件,存在导致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具有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一、现场人员(包含事故人员):1、立即呼叫周边人员发出报警信号,向上级报告。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120o2、在确保自身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组织自救互救,特别是前期的处置。二、车间主任、车间管理人员:1、在险情发生后,在车间有能力的情况下,组织进行现场自救互救。2、向单位负责人报告。三、本单位负责人:1、负责组织人员、调集物资,根据处置方案措施处置紧急事件,同时按要求上报。2、负责评估发生的紧急事件的危害程度,本部门无法
3、有效控制或消除时,负责将发生的紧急事件按事故报告程序要求立即上报领导及总调度室。并根据应急管理要求做好与应急处置的协调配合工作。应急处置一、应急处置程序:1、作业现场人员(特别是负责人)应立即停止相关工作,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根据现场情况,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对伤害人员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2、根据伤情,及时向急救中心报告,同时按要求向上进行报告,由现场人员向车间领导报告,车间向厂领导报告,必要时现场人员可以直接向金铜矿总调度室报告。3、各级相关人员按职责要求进行处置,同时注意对现场的保护。二、应急处置措施:发生压力容器事故后,应观察相应人员的受伤状况及事故现场情况,并根据要求进行相应
4、的处置。如有人员灼烫,迅速将烫伤人脱离危险区,面积较少的烫伤应用大量冷水清洗,大面积烫伤的要立即送到医院。如有休克、昏迷的情况,应让休克者平卧、不用枕头,腿部抬高30度。若属于心源性休克同时伴有心力衰竭、气急,不能平卧时,可采用半卧,注意保暖和安静,尽量不要搬动,如必须搬动时,动作要轻。其它按以下要求进行处置:1、出血的急救:a)一般止血法:一般伤口小的出血,先用生理盐水涂上红汞药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的包扎。b)严重出血时,应使用压迫带止血法一适用于头、颈、四肢动脉大血管出血的临时止血。即用手指或手掌用力压住比伤口靠近心脏更近部位的动脉跳动处(止血点)。只要位置找的准,这种方法能马
5、上起到止血作用。b)根据急救中心人员的要求进行处置。2、骨折或其它损坏:a)固定断骨的材料可就地取材,如棍、树枝、木板、拐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材料,长短要以能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或不使断骨错动为准。b)脊柱骨折或颈部骨折时,除非是特殊情况如室内失火,否则应让伤者留在原地,等待携有医疗器材的医护人员来搬动。c)抬运伤者,从地上抬起时,要多人同时缓缓用力平托;运送时,必须用木板或硬材料,不能用布担架或绳床。木板上可垫棉被,但不能用枕头,颈椎骨骨折伤者的头须放正,两旁用沙袋将头夹住,不能让头随便晃动。三、报告要求与内容:1、当情况比较严重时,应立即向急救中心报告,电话:120,有同时影响到安全生产的事故时,应当立即报告总调度室(电话120,24小时值班)。2、如情况不严重,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当班班长和车间主任,当班班长和车间主任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值班厂领导,所有人员均不得隐瞒、缓报、谎报。3、事故报告要简单明了,讲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现场救援人数、条件,已经对事故现场采取了哪些措施,需要协助做好哪些准备工作等。注意事项1、在事故抢救进程中,救援人员做好自身防护措施,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2、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能放弃现场抢救。3、判断伤情时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注意观察受伤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