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灰土地基质量控制.ppt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1787751 上传时间:2021-09-1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C】灰土地基质量控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QC】灰土地基质量控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QC】灰土地基质量控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QC】灰土地基质量控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QC】灰土地基质量控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C】灰土地基质量控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灰土地基质量控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灰土地基质量控制 一、工程概况 xx小区3#商住楼由,建筑面积 3465M2,为砖混结构五层,整体呈“一”字 型,东西长68.7M,宽12M,底层为车库 ,二层以上为住宅。基础为筏板基础,由 于地质表面为耕埴土,需要加强地基质量 ,设计地基采用灰土地基。 二、QC小组概况 1、小组简介 小组名称成立时间2003.4.3 小组类型现场型注册编号ZFCJ-101 课题活动时 间 2003.4.3200 3.7.1 平均年龄44 活动频次每三天一次出勤率97% 2、小组成员简介: 序 号 姓名年龄学历职务/职称分工 155大专副总/助工顾问 241高中 项目经理/技术员 组长 353高中 队长/助工

2、 副组长 426大专 技术负责人 组员 524大专 资料员/技术员 组员 623大专 质检员/技术员 组员 759高中 材料员/技术员 组员 852高中 施工员/技术员 组员 三、三、活动课题及选题理由 1、1、活动课题:灰土地基质量控制。 2、2、选题理由: 1)1)全面贯彻公司质量方针,严格控制每道 工序质量,科学管理,树立精益求精的工作作 风。 2)2)提高施工水平,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工 人素质及操作水平。 3)3)确保本工程达优良。 4)4)以前没有相关施工经验。 四、PDCA循环 (一)P阶段 1、现状调查 本工程灰土地基设计要求用密实度来控制地基质量 好坏,要求压实系数为0.95,

3、已完工的xx小区2#房 第一次灰土地基检测,没有一次性达到100%合格率, 不符合要求,根据检测结果,共调查影响密实度因素 100点,其中合格点89个点,不合格11点,合格率仅 89%。 xx小区2#灰土地基不合格项调查统计表 序 号项目 检测 点数 不合格 频数 频率(%)累计频率(%) 1 土、石灰粒径及 配比 20 436.3636.36 2 分层厚度及夯实 情况 20327.2763.63 3含水率 20 218.1881.81 4 土料有机含量2019.0990.9 5其他 20 19.09100 合计 100 11 100 根据以上统计制成排列图 频数( ) 累计频率% 11100

4、% 1090.9% 981.82% 872.73% 763.63% 654.55% 5 45.45% 436.36% 327.27% 218.18% 1 0 项目 土、石灰粒径 分层厚度 含水率土料有机含量 其他 及配比 及夯实 N 从排列图上发现土、石灰粒径及配比与分层厚度及夯 实情况这两项不合格占大部分,是主要缺陷,必须讨论研 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以进一步提高灰土地基一次性合格 率。对于含水率、土料有机含量及其他不合格项,我们立 即纠正整改。 2、确定目标和可行性论证 课题目标:确保灰土地基一次性合格通过,压实系数 全部达到0.95,各影响因素控制综合合格率在95%以上 序号 项目 每20

5、点中不合格数 1含水率1 2土料有机含量1 3土、石灰粒径及配比1 4分层厚度及夯实情况1 5其他1 (2)、可行性认证 公司重视帮助:公司领导十分重视本工程的施工质量, 积极组织公司技术人员指导、帮助,为QC小组出谋划策。 施工技术管理保障:项目部管理人员素质高,具有丰富 的施工实践经验,技术全面。 质量控制措施:我公司有通过ISO9000:2000质量体系 认证,有健全的质量控制系统做保障。 公司机械设备、测量设备齐全,全力支持项目部施工 3、分析原因 召开全体QC小组组员会议,征对土、石灰粒径及配 比与分层厚度及夯实情况两个主要缺陷展开讨论,寻找导 致质量缺陷的原因,通过讨论并整理结果因

6、果分析图如下 : 机具 测量人 夯实机具不合理 未按规定分层 工人操作意识差 分层厚 度不均 及夯实 地下水位高 技术交底不细 灰土配比不当,不干燥 情况 阴雨天多 环境 方法 材料 机具 测量 人 拖耕机没有耕到位 灰土搅拌不均 工人不懂要求 土、石灰 粒径不 均及配 地下水位高 技术交底不细 进场材料不符合要求 比不当 阴雨天多 环境 方法 材料 4、要因确认 从因果分析图可以发现造成2#楼灰土地基土、石 灰粒径及配比不均的原因有6条,造成分层厚度及夯 实不到位的原因有6条,我们QC小组成员对这些原因 进行认真分析并将相同的因素合并,确定了其中主要 因素: 要因确认表 序 号 影响因素调查

7、确认结论 1 对工人培训不足 经查2#房施工时大多数工人不了解 施工方法 要因 2没有按分层厚度 控制 在分层时厚度不均,没有按控制厚 度分层 要因 3石灰没有完全熟 化 经检查发现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 要因 4拖耕机没有完全 打碎 拖耕机符合要求 非要 因 5 夯实工具不到位2#房分层夯实没有充分夯实要因 6 地下水位高没有专用排水沟 非要 因 7 土含水量大2#房没有采用晒过的干燥土 非要 因 8技术交底不到 位 2#房没有详细技术交底要因 9土、石灰粒径 不均匀 没有用专用筛子过要因 10 阴雨天多2#房施工时处于梅雨季节 非要 因 要因确认表 5、制定对策 针对以上6条主要原因,我们小组

8、立即寻找解决方法,并制定出了解决方法 对策表 序 号 要因目标措施与对策完成时间责任人 1 对工人培 训不足 提高工人操作 水平 对工人进行施工培训 ,由经验丰富的老师 傅进行带动 2003.4.5 2 没有控制 分层厚度 方法 明确分层厚度 并严格控制 根据规范厚度为 200MM,用水准仪 、卷尺专人控制 2003.4.7 根据进度 3石灰没有 完全熟化 严格控制不出 现生石灰块 采用规定筛子过筛, 并根据目测不允许出 现大于15MM的颗粒 2003.4.8 根据进度 4夯实工具 不到位 确保每层夯实 达到预计承载 力 采用20T单轮压路机 多次碾压, 2003.4.10 根据进度 5技术交

9、底 不到位 让工人掌握操 作要领,明确 施工要求 专人进行技术交底, 并形成文件要求 2003.4.8 6 土、石灰 粒径不均 匀 确保颗粒均匀 ,大小级配合 理 用专用筛子过筛,并 控制石灰用量,充分 打碎 2003.4.8 根据进度 (二)、D阶段:组织实施 实施一:在正式施工前,队长对工人进行质量意识 培训,组织工人学习施工规范,并进行考核,施工采用 质量意识较高的操作人员。 实施二:由质检员对合格施工人员进行灰土地基施 工要求培训交底,编制施工技术文件,并公布质量检验 规范,严格按照交底要求施工。 实施三:采用过筛的土与石灰进行搅拌,控制粒径 不大于15MM,绝对杜绝未熟化的生石灰进行

10、搅拌,并 控制水分,保持干燥,由材料员陆炳祥对原材料进行控 制,并按灰土比例进行拌和, 实施四:由质检员严格控制分层厚度,用水准仪根 据标高,用竹片标注到位,施工中质检员严格检查监督 ,确保整体水平达到规定要求。每层施工时必须对施工 操作工人进行标高交底,以免麻木施工。 实施五:根据施工中的压实要求,与公司领导协商 决定,采用公司20T单轮压路机进行分层夯实,确保每 层承载力达到要求。 实施六:本工程整个灰土地基共分三层,每层均为 200MM厚,每一层施工必须按照质量控制规定操作,采 用拖耕机搅拌时必须充分拌和,以确保灰土搅拌均匀。 施工中由项目经理、质检员、材料员跟踪检查督促,及 时发现问题

11、、解决问题,杜绝质量隐患。 三、C阶段:实施效果 通过QC小组的活动,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找出了影响灰土地基质量的要素,并采取了正确的 处理方法,施工质量措施,从根本上减少了质量隐患 ,提高了灰土地基施工质量,同时也让工人学习了新 的施工技术与方法,提高了工人质量意识,达到了预 期的效果。我们对3#房灰土地基进行检测发现一次性 压实系数都达到了0.95以上,对影响因素综合抽查了 100点,合格96点,不合格4点,合格率96% 序 号 项目检测点数 活动前 2#房 活动后3#房 不合格 点数 不合格点数 1 土、石灰粒径 及配比 2041 2分层厚度及夯 实情况 2031 3 含水率202

12、0 4 土料有机含量2011 5 其他2011 合计100 活动前后对比表 (四)A阶段:成果巩固与今后打算 (1)通过QC小组活动,我们取得了灰土地 基施工的成功经验,使整个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得到了明显提高,也提高了项目管理人员与施 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为本工程的施工打下良好 的基础。并经小组将成果编制成书面要求,为 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有力的借鉴经验和施工标 准。 (2)我们今后将继续努力学习QC小组的有 关要求,进一步认识其重要性与必然性,以提高 我们所有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使项目部真正能 够在实践经验中不断提高综合施工水平。今后我 们在任何一个项目中,将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 不断创造精品工程,为公司蓬勃发展尽全力。 w谢谢!请各位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