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说课.ppt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1834506 上传时间:2021-09-2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5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7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说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17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说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17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说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17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说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17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说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7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说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说课.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7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说课人:李国静 单 位:宜宾市第三中学校,教科版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对象,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评价分析,教学目标,1、在知识和技能上: 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 匀加速直线运动。 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及其影响因素。 会用自由落体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在过程与方法上: 通过介绍物理学史、展示演示实验和学生参与活动等形式,让学生领悟发现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提高探索发现,归纳总结的能力。,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 介绍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和反驳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逻辑推理,激发学生

2、的求知欲望和探索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石头下落时,空气阻力太小进而忽略,使学生了解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教学难点:物体下落的快慢与重力无关,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从知识角度看: 学生很容易根据生活经验形成错误的前概念,就是“物体越重,下落越快” ,这 种前概念对于学生建立“自由落体运动”的正确概念是非常不利的。 通过前面几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处理直线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二、说对象,从能力角度看 : 正值身心发展的旺盛时期,思维活跃,乐于探究. 通过初中两年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二、说对象,

3、教法 对“重的物体下落快”这一错误观念的纠正,用物理学史与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受到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熏陶。结合这节课的实际情况,我采用“发现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相结合的教法来完成本节的教学。 “发现教学法”又称“探究式教学法”来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的思想,它是指:在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定的问题,依据教师和教材提供的材料。,三、教法学法分析,教法 “发现教学法” 基本程序,三、教法学法分析,质疑,猜想,实验探究,分析、归纳总结,应用提高,学法 高一学生的思维特点:正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抽象思维活动、独立思考能力都得到一定的发展。因此

4、,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尝试一种新的学习方法,也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的体现。通过以上途径,让学生开展“探究发现式学习”逐步掌握发现物理规律的步骤和方法,发展思维深度,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设问置疑,引导学生参与探索过程,观察分析实验,让他们能在探索过程中体会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体验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感。,三、教法学法分析,四、说教学过程,课题引入,新课讲授,反馈练习,归纳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设计意图,演示实验引入(2min),演示粉笔头下落,演示石头和纸片的下落,激发学生的 求知欲望,“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质疑,第一块:重的物体下落快吗?(12min),设计意图,对此,历史上曾有一个很有

5、名的故事。,物理学史激发学习兴趣,当然也有人说,伽利略可能并没有做过这个实验,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假如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那么一块大石头下落的速度肯定比一块小石头下落的速度大 .,理论反驳(归谬法) 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轻重不同的物体,哪个下落快?,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观点的反驳,比萨斜塔实验,物体下落快慢引发的思考,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观点的反驳,矛盾,整体重力最大,第一块:重的物体下落快吗?(12min),设计意图,刚才既然大家不同意“物体越重下落快”,那能不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你的观点。,实验反驳,让学生参与实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设计问题的能力,现在,我们回顾一下刚才所做的

6、这几个实验多媒体展示 这里,我们似乎得到了几个相互矛盾的结论。对此,你们认为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真正原因可能是什么?,引起学生共鸣 激发他们猜想,学生演示1,学生演示2,轻重不同的物体,哪个下落快?,重的物体下落快。(如:重的石头比轻的纸片先着地),等重的物体下落快慢不一。(如:纸团比等重的纸片先着地),轻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纸团比重的纸片先着地),第一块:重的物体下落快吗?(12min),设计意图,老师也来参与一个实验,这是一张纸,现在我静止释放,下落很慢。如果我把它揉成团,下落快了吗? 边演示边叙述,实验探究,面积减小,导致空气阻力减小。 那现在我们下一个结论 .,分析、归纳总结,如果没

7、有空气阻力,物体的下落快慢又如何呢? 不敢说了,现在老师来一个实验。 边演示边叙述,再次实验探究,第一块:重的物体下落快吗?(12min),设计意图,老师手中是一根封闭的玻璃管,管中装有轻重不同的铁片和羽毛,看到了吗 ? 看到了。在此之前,老师已经把里面的空气抽得很稀薄,可以认为铁片和羽毛在里面的运动是不受空气阻力的。请大家仔细观察它们从同一位置静止开始的整个下落情况。看到了什么?,演示实验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当然我们也可以比较一下,看有空气的情况,对比实验强化前边的结论,这就说明前面这些实验,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的下落快慢相同还是不同?,突破教学难点,第二块:特点和规

8、律(15min),设计意图,物理学上,把只在重力作用下(当然不计空气阻力)由静止开始的运动称为自由落体运动,顺水推舟、提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个概念反应出: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生活在有空气的世界,物理研究考虑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请大家想想看.,渗透物理探究“考虑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思想,第二块:特点和规律(15min),设计意图,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运动呢?在教材p31,有一张自由落体小球的频闪照片。关于频闪照片的拍摄,这里一个动画 多媒体演示,利用多媒体扩充学生视野,为了便于观察,我把它扫描放大在屏幕上,请同学们

9、仔细分析这张频闪照片,看能发现什么规律。稍等片刻 发现什么规律啦?,分析、归纳总结,轻重不同的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静止释放,结果同时着地。那么这两个物体的加速度,相同还是不同? 这位同学,你一直在举手。来,说出加速度相同的理由,前后照应,进一步认清本质复习巩固了运动学公式,相邻两段的位移之差,频闪照片,第二块:特点和规律(15min),设计意图,刚才提到同一地点自由落体加速度相同,如果把实验数据代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算算看,加速度的大小是多少?,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不同地点呢?这里有一个表格 多媒体展示表格 上面提到了宜宾的重力加速度9.790 大家看一看,这些重力加速度有什么特点呢

10、?,让学生倍感物理的亲切, 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一些地区的重力加速度值,第三块:巩固应用(8min),设计意图,例题 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到达地面的速度是39.2m/s,这个物体落到地面用了多少时间?是从多高处落下的?,应用提高突破重点,下面我要请一个同学上来,配合做一个游戏,谁来? 这里有一支笔,像这样做一个握笔中部的动作。等会你看到我松手,就握住笔的中部,握住了,老师送你一件礼物。 没握住,再来一次 抓住没有呀,抓的住吗? 这位同学抓不住,你们肯定也抓不住,为什么呢?,测反应时间、寓学于乐,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拿不住的笔,神奇的笔吗?,看到释放动作,把信息传入大脑,发出指

11、令拿笔,反应时t=0.143s,第三块:巩固应用(8min),设计意图,看到释放的动作、把信息传入大脑、到发出指令握笔,这段时间称为反应时间,大约0.143s。那能不能算出这段时间内,笔下落的高度?,透过现象看本质,可能大家都想知道自己的反应时间怎么样?老师有一个工具可以测出反应时间,谁先来?,自制教具提高教学效果 (亮点),你们课后可根据这个原理,测一下自己课前和课后那一段反应时间更快;也可测一下你父亲喝酒之前与喝酒之后的反应时间,用数据提醒他千万别酒后开车。,让学生树立“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观点,小节拓展(3min),设计意图,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 (1)在空气中下落的物体

12、,由于空气阻力,不能单凭轻重来判定下落的快慢。 (2)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特殊的匀变速运动,前边所学的公式和推论,在这里仍然适用。,梳理知识 利于掌握,作业布置,设计意图,作业:教材p32(1)(2)(3)(4),达到巩固所学 知识的目的,板书设计,设计意图,1.7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重的物体下落快() 一、自由落体运动 1.条件:只受重力作用从静止开始 2.运动性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都相同 (这个加速度用g表示) (2)自由落体加速度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大小:一般取g=9.8g=9.8,二、运动规律,教学时应循序渐进,对于抽象的概念用形象的方法来讲解。物理规律应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突出其实际意义。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感受到物理学科的实验性、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当然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我们应因材施教,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评价分析,感谢各位评委、领导、同仁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