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剖析.ppt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1839246 上传时间:2021-09-23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剖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剖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剖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剖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剖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剖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剖析.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剖析,专业代码:580201,自动化学院,汇 报 目 录,专业基本情况,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探索,存在问题,专业展望,1. 专业基本情况,专业沿革,师资队伍,学生情况,实践教学,1.1专业沿革,专业沿革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前身是包头轻工业学校的轻工机械专业,96年更名为机电应用技术专业,2003年学校升格为大专院校,正式更名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已有56年的办学历史。,1.2 师资队伍,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团队28人。数量与结构如图,1.2.2 专业带头人介绍,专业带头人:马宏革,1966年出生,副教授,具有8年的企业经验和15年以上的高职教学经验,双师教师。 2009年主持了自治区

2、级品牌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 2010年主持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获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 2011年负责建设了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可编程控制技术。2011年被教育厅评为自治区“教坛新秀”。 建设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可编程控制技术、低压电气线路、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专业课程,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1.2.3 师资队伍职称结构,1.2.4 师资队伍学历结构,1.3 学生规模,计划招生人数稳定在430人,10个教学班.,1.4 实践教学,校内实习实训室共计18个 设备总值1200多万元,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和6个校外企业签定协议作为学生校外实习基地,1.4.1 校内

3、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可编程控制实训室2个; 维修电工实训室2个;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训室2个; 机械拆装实训室; 钳工实训室; CAD制图机房; 电工电子电拖实训室4个; 传感器实训室2个; 模块化生产加工实训室; 过程控制实训室; 柔性制造加工实训室;,新宏昌有限公司,汇全环保动力 有限公司,北方重型汽车 有限公司,燕京啤酒(包头雪鹿) 股份有限公司,富诚铝业,东方希望包头稀土 铝业有限公司,校外实训基地,1.4.2 校外实训基地,2. 专业建设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专业设置背景,就业岗位分析,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课程建设,规范的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专业群建设,办学特

4、色,2.1 专业设置的背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大量自动化设备投入使用,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人才有极大需求。 面对轻化工行业、装备制造业,需要大量的自动化生产线设备的安装、操作、调试,维护维修人员。同时地域经济的蓬勃发展更为本专业培养的人才提供了广泛的就业岗位。,2.2 就业岗位分析,2.2.1 就业岗位分析,2.2.2 岗位培养目标,2.2.1 职业岗位分析,2.2.2 岗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具有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销售、运行维护、组织生产管理的基本能力,可承担机械、电子、信息及

5、交叉领域中相关技术工作。,2.3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采用工学结合,构建以职业技能为核 心,人文素养为主线,以知识为支撑的培 养模式。,学生在钳工实训室实训,机电系高职班在进行电机控制接线实训,学生到企业参加车工实习,2.4 学生能力的培养,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2.4 学生能力的培养-专业能力,(1)具有机械识图能力和绘图能力; (2)具有运用计算机相应软件绘制机械零件图和电气图的能力; (3)具有电工的基本知识和电气控制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对电机进行控制;能够应用PLC控制技术对机电设备进行控制; (4)具有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维修自动化生产线设备的能力;(方向1) (5)具

6、有较熟练的机械加工设备操作技能、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维修技能;(方向2) (6)具有熟练进行产品检验和质量管理的能力;(方向2) (7)具有管理车间生产现场的初步能力; (8)核心能力: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与产品的安装、调试、操作、维修、管理和售后技术服务能力。,2.4 学生能力的培养-方法能力,学习能力; 通过网络、期刊、专业书籍、技术手册等手段获取信息能力; 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 制定、实施工作计划能力; 资料收集整理能力; 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2.4 学生能力的培养-社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自我控制与管理能力; 交流表达能力; 工作责任心与职业道德; 团队组织管理能力;,2.5 课

7、程建设,优化课程体系,科目课程改革,规范教学管理,2.5.1 优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原则,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工作环境为背景 以综合职业素质为基础,突出能力为本位 适应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构建有技术应用特色的理论教学体系 提高实践教学环节占整个教学过程的比重,2.5.1.2 专业教学体系解析,2.5.2 科目课程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2,教材建设,3,课程整合思路,1,2.5.2.1 课程整合思路,机械制图,autoCAD,机械制图与,电机拖动,电工电子技术,低压电气线路,金属工艺学,机械设计,机械零件,机械设计基础,电子线路安装与调试,2.5.2.2 教学手段与方法

8、,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1、立足人才培养目标,确立“教、学、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优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病: 1)教师扮演了 教学过程的主体角色; 2)理论知识向 实践技能的转换 具有更高难度; 3)不利于学生学习 兴趣的发扬和培养,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点: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突出能力本位; 2)“做中学、学中做”, 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3)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积极性; 4)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 操作能力 5)有利于渐进性树立学 生良好职业素养。,2.5.2.3 教材建设,2.5.2.3 教材建设,2.5.4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机械制图与CAD,低压电气线

9、路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预调 电气液压与气动技术 ProE,维修电工技能实训 钳工实训,技能+口试+报告,作品+部分理论考核,过程考核+结果考核,2.6 专业建设成果,课程开发与改革:建设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可编程控制技术、低压电气线路、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专业课程,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实训基地建设: 2010年参与建设了德国FESTO机电一体化技术培训中心。 质量工程:2009年参与了自治区级品牌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 2010年机电一体化教学团队获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成员 2011年参与建设了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可编程控制技术 编写教材:参与编写了低压电

10、气线路任副主编、可编程控制技术、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教材。 荣获荣誉:2011被评为院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荣誉称号。 科研成果:主持并参与了院级科研项目低压电气线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实践。参与了院级项目可编程控制技术精品课程系统的构建与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的PLC课程开发与实践、低压电气线路考试模式的改革与实践。,2.7 社会服务,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思路, 近两年完成的社会服务有: 2011年为包头伊利、燕京啤酒(包头雪鹿)股份有限公司、东方希望包头铝业有限公司的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2.8 专业特色,课程开发与改革:建设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可编程控制技术、低压电气

11、线路、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专业课程,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校企共建,课程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相融合 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课程教学标准,融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内容,符合高职生的培养目标。,2.9 相关专业群建设,以机电一体化为龙头拓展专业群,除现有的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数控设备使用与维护专业外,2009年申报了电气自动化专业,2011年申报了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3. 规范教学管理,院、系两级教学监督,教学文档规范、齐全,管理制度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完善,3.1 规范教学管理,每周一教研活动制度化、规范化 新老教师互帮互学 教师定期听课制度 系部教学检查、教务处教学检查 督

12、导室督导 学生评教,3.2 存在问题,1、师资队伍建设 2、专业实训场所不足 实践教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校外实训基地还要进一步扩大。 3、校企合作有待深入 校企合作没有充分的开展,订单式培养比例偏少。专业建设与改革优化有待进一步深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结构在不断调研的基础上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4.1 专业建设展望,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内涵建设,成为在同类院校中具有较强实力、影响力广的专业。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提高职业资格证的含金量,实现就业与企业零对接。,4. 3专业建设展望,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室有些在科技研发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特别是FESTO机电一体化实训中心,更是有较好的产学研结合的发展前景。如此则必将极大地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4.4 专业建设展望,科技研发、科技服务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发展的另一只翅膀,相信我们拥有众多的在企业从事技术工作的外聘教师,在院、系领导的正确决策下,机电一体化专业一定能够越办越好!,机电一体化专业,欢迎指导!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