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课件.ppt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864554 上传时间:2021-10-0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1,第一一节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2,动物区别于植物的特征,1:动物不能像植物那样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靠摄取食物来获得现成的有机物,从而维持生存和繁衍。 2:一般能自由运动,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3,腔肠动物,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4,海蜇,桃花水母,海葵,珊瑚虫,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5,代表动物水螅,生态习性 水螅多生活在水流较缓、水草丰富的清洁淡水 中,常附着在水草或他物上,以小型的水蚤、蠕虫为食。,体色:浅褐色 体型:圆筒形、口向上,有触手, 适应固着生活; 体长:约1CM,辐射对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6,

2、观察下图尝试描述水螅的外形,身体呈圆筒状,有触手。呈辐射对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7,水螅的结构,触手,1 结构简单的多细胞动物,2 体壁只有内外两个胚层构成,3 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外胚层,内胚层,中胶层,体壁,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8,辐射对称 通过身体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都能把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形便于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水螅 水母 海葵,各个方向,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9,有口无肛门、具原始的消化腔,出现了细胞外消化,腔肠动物是真正具有内、外两胚层的动物 体壁由内、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 中央腔由体壁围成,具有消化功能,因

3、称消化腔,出现了细胞外消化; 消化功能:腺细胞分泌水解酶,进行细胞外消化;皮肌细胞吞噬作用,进行细胞内消化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10,摄食与消化,水螅摄食照片,食性:水螅以各种小甲壳功物(如蚤类、剑水蚤等)、小昆虫幼虫和小环节动物等为食,被捕的食物可比水螅 大很多倍; 捕食器官:触手; 捕食过程: 触手将捕获物移向口部; 口张开,食物进入消化腔; 腺细胞分泌酶行细胞外消化; 消化后形成的食物颗粒,由内皮肌细胞吞入进行细胞内消化。 不能消化的残渣再经口排出体外。,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1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12,刺细胞的作用,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里面大

4、多藏着刺丝和毒液,在触手处尤其多。当遇到猎物或捕食者时,能迅速弹出刺丝,并将毒液通过刺丝注入猎物或捕食者体内,将其麻醉或杀死。,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13,无性繁殖:出芽生殖,无性繁殖 :群体生活的种类,芽体不离开母体而形成一个复杂的群体。,水螅芽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14,细胞外消化的进化意义,细胞外消化方式的出现是进化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出现,使水螅的食物范围扩大了,营养状况 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水螅摄食照片,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15,身体呈辐射对称 体表有刺细胞;,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有口无肛门.,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16,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沿海岸的珊瑚礁

5、,能稳固海岸。珊瑚礁是海洋生物的主要栖息场所之一。还可可以制成石灰及水泥,以作建筑材料。珊瑚也可作观赏及装饰用。 (2)部分水母,例如海蜇,可供食用。 (3)腔肠动物的刺丝囊对人体有伤害性,甚至可导致死亡。,海蜇可加工成营养较高的海产品; 珊瑚礁是海洋生物的主要栖息场所 和庇护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17,试一试!,1、下列不是腔肠动物的特征的是( ) A是多细胞的 B有口无肛门 C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D都生活在水中,我能行,C,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18,扁形动物,绦虫,涡虫,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19,猪肉绦虫,血 吸 虫,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20,代表动物涡虫,一、生态

6、习性 涡虫生活在淡水溪流中的石块下,营自由生活; 以活的或死的蠕虫、小甲壳类及昆虫的幼虫为食物; 二、外部形态 身体柔软、柳叶形、背腹扁平、两侧对称; 体长一般1-1.5cm;,前端:前端呈三角形,两侧各有一发达的耳突,嗅觉功能; 背面 :具黑色素斑、颜色较深呈褐色 身体前端,背部两侧有一对黑色眼点,只感光,不成像; 腹面 :颜色浅,有口、密生纤毛;使涡虫能在物体表面作游泳状的爬行,口位于腹面近体后13处,无肛门;,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21,涡虫身体有了明显的背、腹和前、后之分,是左右对称的的动物。身体由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三个胚层形成的,中胚层形成了肌肉层,使其运动能力比水螅强。,眼

7、点,耳突,背面,腹面,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22,身体扁平,两侧对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23,两侧对称:又称左右对称,是指通过身体的纵轴,只有一个切面可以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这样的体形有利于动物运动,捕食,和防御。,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24,摄食:咽部外翻,释放消化酶,消化食物颗粒,再吸入体内,进行消化; 消化:细胞内消化与细胞外消化并存 感官:眼点,耳突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25,猪肉绦虫的成体,扁平如带,大约有700-1000个节组成,可长达2-4米。头节有小钩和吸盘,可钩挂和吸附在人的小肠内壁上。 浑身都能吸收营养,没有消化器官。最发达的是生殖器官。,腔

8、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26,猪肉绦虫的生活史,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27,预防猪肉绦虫病,要搞好粪便管理;加强猪的检疫和市场管理,对“米猪肉”严加处理;注意饮食卫生。,猪肉绦虫病的预防措施,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28,血吸虫寄生在人体内,能引起发热、贫血、腹泻、肝脾肿胀、腹水等症状、使成年人丧失劳动能力,儿童不能正常发育,妇女不能生育等,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预防血吸虫病的措施主要是消灭它的传染媒介钉螺,搞好粪便和水源管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29,代表动物日本血吸虫 1、危害:血吸虫病,肝脾肿大、腹水、丧失劳动力, 2、寄生部位:哺乳动物的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 3、中间宿主:

9、钉螺 4、感染状态:尾蚴,解放前,我国长江以南省份大约有1000多万人患此病,受此病威胁1亿多人。,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30,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多数扁形动物是营寄生生活的。寄生在人体内的扁形动物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猪肉绦虫和血吸虫就是常见的人体寄生虫。,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31,复习巩固,下列动物全属于腔肠动物的一组是( )。 A.海月水母、海马、涡虫 B.水螅、桃花水母、珊瑚虫 C.水母、珊瑚、水螅 D.海葵、太阳虫、草履虫,B,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32,2.关于两侧对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10、.便于动物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 御 B.身体可以分出前后、左右、背腹 C.前端(头部)感觉器官集中,能够最先 感知外界刺激,使身体定向运动 D.这样的体形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 效,有利于动物运动、捕食和防御,A,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33,3.下列动物全是扁形动物的一组是( )。 A.涡虫、华枝睾吸虫、海蜇 B.日本血吸虫、猪肉绦虫、蛔虫 C.涡虫、血吸虫、华枝睾吸虫 D.华枝睾吸虫、猪肉绦虫、珊瑚虫,C,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34,4.关于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叙述错误的是( )。 A.一般消化器官很简单或没有专门的消化 器官 B.运动器官特别发达 C.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D.一般感觉器官退化,B,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35,比较扁形动物、腔肠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